分享

痰证的成因病理及临床运用体会

 负鹏载舟 2017-08-07


王谢江1980


痰是内生五邪之一。痰之为病,非常广泛,即指排除体外的有形之痰,又指临床表现上有痰的特异症状。疑难杂症无不与痰有关。由于成因不同,其病理性质有寒、热、燥、湿、风等因素。其病变部位在脏在腑之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现将痰证在临床常见病的成因、病理、治则及运用,作初步探讨,以飧同道。
        一、痰证的形成原因、病理变化:
痰证的成因为外感寒湿、气机不畅,饮食不节,劳欲所伤,素体阳虚等,以致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聚,变生痰证。
      (一)、病因:
1。外感六淫,酿成风、寒、湿痰。
凡气候寒冷、或冒雨涉水,经常坐卧湿处、水湿之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不得输布,湿邪浸渍肌肉,由表及里,困遏脾胃之气化功能,以致水津停滞,变生风寒湿痰。
2。气机不畅,影响水液代谢。
由于情绪变化,喜怒忧思损伤气机通畅,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水液功能,气郁化火可煎熬津液为热痰、燥痰。
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生痰。
暴饮过量的水液,或夏暑时节,饮酒不节,恣饮冷水及寒冷之物,损伤脾阳,脾不能运湿,津液停聚脓缩成痰。
4.劳欲所伤,伤伐阳气而成痰。
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能停而成饮成痰。
5.素体阳虚,易成痰饮体质。
先天禀赋不足,肥胖体质,中阳虚弱,脾气不旺,易感内伤,三焦气化失同,湿聚成痰。
(二)、病理:
痰饮形成,成为内生之邪,停留脏腑,影响脏腑功能,流注肢体、变生怪病,其病理如下:
1。痰阻于肺,宣降失常。
临床所常见肺系疾病,均与痰饮有关。痰为宿根,阻塞呼吸道而致咳嗽、哮喘、伏痰遇感引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呜如吼,气息喘促。
2。痰瘀交结,阻闭心窍。
痰流注于心,与瘀血交结,使气血失畅,脉络不利,气滞血瘀,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致胸痹。若痰火扰乱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变生心悸、怔忡、不寐。
3.痰饮中阻,脾阳受困。
痰饮中阻,清阳不升,导致疏泄失常。痰与湿结,困遏脾阳之气,脾气不得伸展,清阳不得升发,浊阴不得下泄,燥湿不相济,升降不相因,中枢失运,水液代射功能失常,痰饮更加为患,可导致头痛、眩晕、腹痛、腹泻等。
4.痰气交结,郁阻于肝。
气郁痰结相互为患,影响肝之疏泄功能,肝气不疏,气机郁滞,横窜经络,气机散乱,上壅于咽喉而发为梅核气;或痰气交闭,阻塞心窍而致中风、偏瘫等。
5.痰阻经络、肢体痹阻。
痰饮流注于肢体关节。痰瘀气滞,络脉痹阻为面瘫、瘰疠、瘿瘤。
6.痰动于肾,气化失常。
痰浊流注于肾,导致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或虚阳外浮,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以及肾孟的过滤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变生淋浊、水肿、腹泻。
二、        辨治原则:
(一)、治疗痰证,首先要辨部位,明虚实,分兼夹,涉脏腑等要素。
1.辨部位:痰之形成,留于体内,随之升降,遍身皆到。辨明痰之为患部位,即以不同的证候来区分。在肺为咳、为哮,在胃为呕,在心为悸、在肝则郁滞,在肾为肿,在脾则功能失调。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胸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痛,在四肢为痹 。变动百端,昔人所谓“怪证多属于痰”。
2.明虚实:明辨虚实,始能确立或补或攻之治则。痰为有形之物,正气亏虚之处,痰就会产生,病程之新久,禀赋之强弱,权衡虚实之偏胜。实证如风阳夹痰气上逆而作眩晕。痰浊阻肺而见哮喘。痰阻经络而为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或疼痛。风痰横窜而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蒙心窍而作神昏或癫狂。虚证,脾胃阳虚而见呕吐、反胃、腹泻;肾阳虚弱而见痰动于肾,见腹痛、水气凌心。
3.分兼夹:痰证的发展,无不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是本脏及他脏,或是一脏涉及多脏。痰证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是肺气不宣,输布功能失常,还是脾之运化功能失调,升清降浊紊乱,或是肾阳温煦无力。
(二)、治痰以化、消、涤法灵活运用。
辨清部位、虚实、病机、脏腑之后,既能确立治疗原则。又能理出具体处方用药。痰证的治疗,主要以化、消、涤三法为主。一般轻者用化痰法,较重者用消痰法,留而不去则用涤痰法。治痰也涉及脏腑配合问题。调养肺气,化痰除湿;补中益气,燥湿化痰;暖肾固本,温阳化气。多法结合治疗,能获良功。
1.化痰法:本法适用于痰郁滞脏腑之实证。痰郁于肺,或肝;都能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据诱发因素不同,化痰法又分宣化、清化、温化、燥化。宣化:适用于风寒束肺,痰饮犯肺之表证。药用牛蒡子、前胡、桔梗、杏仁、乌贝母、半夏、橘红、蝉衣等,方如三拗汤。清化:适用于痰热壅肺,肺气不宣证;药用桑叶、蝉衣、杏仁、川贝母、胆南星、枇杷叶、瓜蒌仁、石膏等,主如泻白散。燥化:适用于寒湿阻滞证,药用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苡仁等,方如平胃散、五苓散。温化、温化:适用于寒痰犯肺证;药用桂枝、白术、茯苓、干姜、半夏、五味子、细辛等,方如苓桂术甘汤之类。
2.消痰法:痰浊内患,不能化除则用消痰法。化是着重在痰浊的原因上,清除病理因素。消痰是强行使其痰浊排除。消法又分消痰平喘法、消痰软坚法。消痰平喘法:适用于痰浊内阻,妨碍于呼吸通畅而致喘、哮;药用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射干、厚朴、猪牙皂,方用三子养亲汤为宜。消痰软坚法:适用于肝胆气逆与痰浊郁结之痰核阻络证;药用象贝母、僵蚕、海藻、昆布、山慈姑、半夏、夏枯草等,方如礞石滚痰丸、定痫丸。
3.涤痰法:痰饮停聚,化之不去,消之亦不去,始用此法。本法适用于痰涎壅盛,蒙蔽心窍之癫痫病;药用胆南星、川乌、生附子、木香、,方如礞石滚痰丸,控涎丹。还可用搜逐风痰法,驱逐肢体之痰核、流痰、流注,药用防风、白芷、细辛、皂角刺、白附子、白矾,方如三生饮、牵正散、大秦艽汤、大、小活络丹等。
4.调养肺气法:久病肺气虚损,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不能使其痰涎吐出。用补益肺气而鼓舞阳气升发。补肺气,药用人参、黄芪、淮山药,冬虫夏草。肃气,药用白前、旋复花。宣肺,药用麻黄、紫苏、荆芥、防风、桔梗。润肺,沙参、麦冬、玉竹、百合、阿胶等。
5.补中燥湿法:脾胃同居中焦。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源。中焦如衡,升清降浊。痰之形成,全由脾胃虚弱所致。故补中即治本。痰无处派生,不为患他脏。燥湿助脾运化,补益中气以助燥湿化痰,药用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扁豆、红枣、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茯苓、苡仁、猪苓、苍术、半夏、白豆蔻、藿香、佩兰等,方如参苓白术散、三仁汤等。
6.暖肾固本法:水液的代谢,全赖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协调。肾阳之温煦,蒸藤气化尤为重要。肾阳虚弱,气化无力,应以温阳助火,所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才能达到固本之目的;药用附片、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淫羊藿、仙茅、胡芦巴等,方如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三、        治痰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内科疾病或其他临床常见病,由痰而发病者较多。百病多生于痰,怪病则之于痰。笔者凡遇疑难杂症,将治痰法与他法有机结合运用,疗效满意,现举例于后。
1。益气化痰、宣肺逐瘀治肺源性心脏病
王女,53岁,于2006年5月15日初诊。心慌、心累已半月余。曾患慢性支气管炎已15年,肺心病已2年。近来加重。症见:心慌、心累、咳嗽、痰多而粘稠,胸脘作闷,短气喘息,四肢无力,倦怠懒言,声低气怯,面色少华,苔白滑腻,脉细滑。辨证:心肺气虚,寒痰壅盛。治则:补益心肺,化痰止咳。处方:半夏、白前胡、贝母、茯苓各20g,薤白、陈皮、丹参、苏子各15 g,桂枝、五味子各10 g,苍术、党参、黄芪、淮山药各30 g。服3剂后,心悸、咳痰清稀,其他症状缓解,嘱再服5剂,临床症状基本消除。
体会:本案病程较久。久病耗伤心肺之气,心气不通,肺气失宣,痰涎壅盛,阻塞肺之通降功能,使心肺之气升降出入受阻,故排痰无力。治疗时,既注意心肺气虚之本,更应注重痰瘀阻塞气道升降失常。故方中用半夏、贝母、白前胡、陈皮燥湿化痰,清理气道障碍,苏子肃降肺气以助排脓,苍术、茯苓健脾除湿以杜生痰之源;佐以黄芪、党参、淮山药补益脾肺之气;桂枝、薤白开通心气,五味收敛耗伤的心肺之气,丹参活血化瘀,诸药配伍以收全功。
2。升清降浊,消痰排脓治鼻窦炎
洪女,72岁,于2004年10月15日初诊。患鼻窦炎已25年,时发时止。近来发作已半月余。经住院治疗已缓解。但仍鼻塞不通流脓涕,时从口内吐出,头昏脑胀,饮食不思,呕恶欲吐,全身疲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辨证:痰浊阻滞中焦,蒙闭鼻窍。治则:升清降浊,消痰开窍。处方:柴胡、菊花、防风各10 g,藿香、苡仁、砂仁、半夏、白芷各20 g,桔梗、苍耳子、辛荑花各15 g,蒲公英、夏枯草、鱼腥草各30 g。每日1剂,服2剂后,头昏脑胀减轻,鼻孔通畅,排脓渐少,仍守前方加川芎、构杞各20 g,服4剂调理而愈,至今年内未复发。
体会:本案由于湿浊阻碍滞中焦炭,痰浊交结,上犯鼻窍,浊涕下流,清浊不分。治疗时既要升清降浊,又要消痰排脓以助清阳之气上升鼻窍。故方中用柴胡、菊花、防风辛温轻清之药上升入鼻窍,透邪达表;藿香、砂仁、苡仁、白芷芳香化浊,以助清阳之气上升。半夏燥湿化痰,与白芷、苡仁配伍排脓除涕。桔梗开宣肺气,以使浊降,苍耳子、辛荑花透脑止涕,开通鼻窍;蒲公英、夏枯草、鱼腥草清热解毒,助芳香化湿药以化痰排脓。
3。补中逐瘀,化痰通脑治美尼尔氏综合征
张女,55岁,于2004年9月1日初诊。眩晕已1年余,时发时上。头重如蒙,视物昏花、旋转,动则晕甚,沉楚不舒,不寐嗜睡,恶心、呕吐痰涎,胸闷、食少便溏,素体肥胖,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辨证:痰湿中阻,蒙闭清阳。治则:燥湿化痰,补中止眩。处方:半夏、白术、党参、天麻各20 g,陈皮、泽泻、茯苓各15 g,白蒺藜、砂仁、白芷各10 g。服3剂后,眩晕减轻,大便成形,仍宗前方所5剂告愈。
体会:本案患者,由于素体肥胖,痰湿较重,脾胃虚弱,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如《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困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故方中用二陈汤燥湿,白术、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天麻熄风;砂仁芳香和胃,与白芷配伍芳香化浊,驱痰止眩;白蒺藜平肝潜降肝阳。诸药合用,补中化浊,逐痰止眩。
4。温肾化痰,逐瘀通络治冠心病
汪男,70岁。于2005年3月12日初诊。患冠心病已15年,加重已半月。胸中闷塞,心胸刺痛,短气心悸,口干少津,形体肥伴,身重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弦滑。辨证:心肾阳虚。治则:驱痰开窍通络。处方:肉桂、附片、木香各10 g,熟地、淮山药、半夏、藿香各30 g,瓜蒌壳、薤白、丹参、郁金、胆南星各15 g。服5剂后,胸中闷塞感消失,刺痛减轻,苔薄白,嘱再服5剂而临床症状基本痊愈。
体会:本案素体肥胖,加之病程日久,心脾肾阳气虚弱,气化功能失常,温煦蒸藤无力。水饮津液转化为痰浊,以致气血来往受阻,气随痰凝血瘀。故方中用肉桂、附片温补肾阳,熟地补肾阴,瓜蒌壳、薤白开通心阳,丹参、郁金活血通络,半夏、胆南星化痰除湿,藿香芳香化浊,诸药合用温通心肾之阳,除湿化痰,逐瘀通络以见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