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 痰饮

 学中医书馆 2013-12-19

9 痰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故作淡,淡与~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
早在《内经》即有“积饮” 之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湿淫所盛。。。。。。民病积饮。。。。。。”奠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但实际仍属四饮范围;对脉证治疗阐发甚祥,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

    本篇讨论范围以《金匮要略》之痰饮病为主,包括四饮在内的饮证,至于痰证,可参阅总论所述,这里不予重复。

病因病机

    饮证的成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

    (1)外感寒湿 凡气候湿冷,或冒雨涉水,经常坐卧湿地,水湿之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不得宣布,湿邪浸渍肌肉,由表及里,困遏脾胃之气化功能,以致水津停滞,积而成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饮发于中。”即此类情况。

    (2)饮食不当 暴饮过量茶水,或夏暑及酒后,恣饮冷水,或进生冷之物,因热伤冷,冷与热结,中阳暴遏,脾不能运,湿从内生,津液停而为饮。如《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说:“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

    (3)劳欲所伤 劳倦、纵欲太过,或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亦能停而成饮。若体虚气弱之人,一旦伤于水湿,更易停蓄致病。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认为“人因劳役远来,乘因饮水,脾胃力衰”,亦属成为留饮的因素。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作用。三焦主持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是运行水谷津液的道路,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停积为饮。故《圣济总录?痰饮统论》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从三焦分部与所属脏器的关系而言,肺居上焦,有通调水液的作用;脾主中焦,有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肾处下焦,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饮食经胃腐熟后,水精通过脾的转输上行,肺的通调下降,肾的蒸化开合,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指出了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脏有关,如三脏功能失调,肺之通调涩滞,脾之转输无权,肾之蒸化失职,则三者互为影响,导致水液停积为饮。三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要。因脾阳一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水谷不从正化,反为痰饮而干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由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溢流各处,波及五脏。

    论其病理因素,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积为患。虽然间有因时邪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中阳素虚,脏气不足,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因水为阴类,非阳不运,若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阴邪偏盛,寒饮内停。

类证鉴别

    痰、饮、水、湿同出一源,俱为津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分别言之,源虽同而流则异,各有不同特点(相对的)。从形质言,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粘滞;从病症言,饮之为病,多停于体内局部,痰湿为病,无处不到,变化多端,水之为病,可泛滥体表、全身;从病理属性而言,饮主要因寒积聚而成,痰多因热煎熬而成,水属阴类,由于导致发病之因不一,而有阳水、阴水之分,湿为阴邪,但无定体,可随五气从化相兼为病。合而言之,因四者源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故历来医家著作中有“积饮不散,亦能变痰”,“停水则生湿”(《类证汇补?痰饮》)等待的论述,指出相互之间的联系转变。

    在病证关系方面,溢饮属水气病之类,如《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说:“溢饮者。。。。。。即今风水水肿病也。”但溢饮水泛肌表成肿者,具有无汗,身体疼重之症,风水水肿可见汗出恶风之表虚症,二者同中有异。支饮和伏饮还与肺胀、喘、哮等病证有一定的联系。肺胀在急性发病阶段,可以表现支饮证候,喘证的肺寒、痰浊两类,又常具支饮特点,哮证的发作期与伏饮基本类同,如陈修园即认为膈上伏饮,俗为哮喘。为此应予对照互参,同中求异,了解支饮、伏饮是从病理角度命名,而肺胀、喘、哮则根据病证特点为名;支饮、伏饮是肺胀、喘、哮的一个证候,或出现于病的某一个阶段;肺胀病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喘是多种急满性疾病的重要主症,哮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病种。其发生、发展、转归具有一定的区别。

辨证论治

    痰饮的辨证,首应根据其停积的部位区别四类不同的证型。如停留肠胃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同时尚须掌握阳虚阴虚,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同时还当分别标本换机,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祛饮治标,阳微气虚者温阳治本。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功,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医门法律?痰饮留伏论》提出虚实分治之法,临床可作为辨治饮病的要领,凡饮邪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为主,阳气通则饮自化。即使实证,当饮邪基本消除后,如正气虚馁者,亦需继用健脾温肾之剂,以固其本。

痰饮
    病因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衰,饮留胃肠。由于虚实主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1)        脾阳虚弱
【症状】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声,腕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脉弦细而滑。
【证候分析】胃中停饮,支撑胸胁,故胸满腕痞,胃中有振水声。寒饮内聚,阳气不能外达,则见腕冷、背寒。水饮上逆故呕吐痰涎,水入易吐。水停中焦,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饮凌心故心悸、气短。水饮中阻,清阳不升,则头昏目眩。脾运不健故食少、便溏。脾虚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充养形体,而致形体日瘦。舌苔白滑,脉弦细滑,均系阳虚饮停之证。
【治法】温脾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腕痞、呕吐、眩悸。药用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若眩冒、小便不利,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升清;若脘部冷痛、吐涎沫,浊配干姜、吴萸、川椒目、肉桂等温中和胃;若心下胀满加枳实以开痞。

(2)        饮留胃肠
【症状】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候分析】水饮留胃,则心下坚满或痛。水饮下行故利后反快。饮去难尽,新饮复积,故虽利心下续坚满。饮邪从胃下流于肠,则畅间沥沥有声。饮结于中而致腹满、便秘。饮郁化热故口舌干燥、苔黄。脉沉弦或伏,舌苔白腻为水饮壅盛,阳气郁遏之象。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前方攻守兼收施,因势利导,用于水饮在胃。药取甘遂、半夏逐饮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借遂、草相反相激,祛逐留饮。后方苦辛宣泄,前后分消,用于水饮在肠,饮郁化热之证。药用大黄、葶苈,攻坚决壅,泻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利尿。饮邪上逆,胸满者加枳实、厚朴以泄满,但不能徒快一时,攻逐太过,损伤正气。

悬饮

    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它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痛,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在病程发生、发展全过程中,可见下列各证:

(1)        邪犯胸肺
【症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肺居胸中,两邪为少阳经脉分布循行之处,今时邪外袭,热郁胸肺,少阳枢机不和,则寒热往来起伏,胸胁疼痛。肺热内蕴,肺气失宣,故身热有汗,不恶寒,咳而气急少痰。热郁少阳则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乃属肺卫受感,邪在上焦之候。
【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本方功能和解清热,涤痰开结。用于初期寒热往来,胸胁闷痛等症。药用柴胡、黄芩和解清热;瓜蒌、半夏化痰开结;枳壳、桔梗、赤芍理气和络。咳逆气急,胁痛加白芥子、桑白皮;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以与半夏、瓜蒌合伍;热盛有汗,咳嗽气粗,去柴胡,和入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宣肺化痰。如寒热未罢,胸胁已见停饮,可同时结合胸胁证治疗。

(2)        饮停胸胁
【症状】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胁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证候分析】肺气郁滞,气布津,停而为饮。饮停气滞,脉络受阻,故咳唾引痛。因水饮已成,气机升降痹窒,反见痛轻喘息加重。饮邪上迫肺气,则咳逆不能平卧。饮在胸胁,故肋胀满隆起。舌苔白,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十枣汤或控涎丹。二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前方力峻,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用之,去甘遂、大戟、芫花研末,大枣煎汤送下,空腹顿服。后方药力较缓,反应较轻,系十枣汤去芫花加白芥子为丸,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有宣肺理气之功。剂量均宜小量递增,连服3~5日,必要时停二、三日再服。如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同时服用椒目瓜蒌汤以泻肺祛饮,降气化痰。药用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苏子、蒌皮、陈皮、半夏降气化痰;椒目、茯苓、生姜皮利水导饮。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舌苔浊腻加薤白、杏仁。如水饮久停难去,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白术、甘草等通阳健脾化饮,不宜再予峻攻。若见络气不和之候,可同时配合理气和络之剂,以冀气行水行。

南方的风铃 发表于 2009-12-9 19:12

(3)        络气不和
【症状】胸胁疼痛,胸闷不适,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质暗,脉弦。
【证候分析】饮邪久郁之后,气机不利,络脉痹阻,故胸胁疼痛,闷塞不舒。气郁化火则痛势如灼。气滞血瘀则刺痛经久不已。脉弦,苔薄,质暗,乃属气滞络痹之候。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复花汤加减。本方功能理气化痰和络。药用旋复花、苏子、杏仁、半夏、薏仁、茯苓降气化痰;香附、陈皮理气解郁。痰气郁阻,胸闷苔腻加瓜蒌、枳壳;久痛入络,痛势如刺,加当归须,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水饮不净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

(4)        阴虚内热
【症状】咳呛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证候分析】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故咳呛痰粘量少,口干咽燥,阴虚火旺则潮热,颧红,心烦,盗汗,手足心热。脉络不和故胸胁闷痛。病久正虚而致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小数,乃系阴虚内热之候。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泻白散加减。前方清肺润燥,养阴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质红。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咳呛气逆,肌肤蒸热。药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等清肺降火。潮热加鳖甲、功劳叶;咳嗽配百部、川贝母;胸胁闷痛,酌加瓜蒌皮、枳壳、广郁金、丝瓜络;积液未尽,加牡蛎、泽泻。兼有气虚、神疲、气短、易汗、面色晄白者,酌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本证须防迁延日久,趋向劳损之途。

溢饮

    病因外感风寒,玄府闭塞,以致肺~脾~失职,水饮流溢四肢肌肤,水寒相杂为患,若饮郁化热,则可见饮溢体表,热郁于里之候。表里俱寒的,多为宿有寒饮,复加外寒客表所致,如支饮遇寒触发而见形体浮肿者应于溢饮互参。表寒里热者,可见于新发之饮病,应与风水表实证互参。
【症状】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水饮流溢四肢体表,则身体重痛、浮肿。风寒束表,故恶寒、无汗。寒饮内伏,上逆迫肺,则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为表里俱寒之象。
【治法】发表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本方发表温里,用于表寒里饮之证。药取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细辛温化寒饮;半夏、甘草化痰利气;佐以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肢体浮肿明显,尿少,可配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祛饮。若伴有发热、烦躁、苔白兼黄,为表寒外束,内有郁热,可加石膏以清内热。寒象不著者,去干姜、细辛。处方可改用大青龙汤以发表清里。

支饮

    病因受寒饮冷,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留伏,支撑胸膈,上逆迫肺。在感寒触发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时以正虚为主。

(1)        寒饮伏肺
【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往往经久不愈,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每值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疼、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饮邪上逆犯肺,肺气不降,故咳喘不能卧。津液遇寒而凝聚为饮,以致痰多白沫。饮邪恋肺因而久病不愈。饮为饮邪故受寒每易诱发。水饮泛溢则面浮肢肿、伏饮因新寒触发,故见外寒束表之候。饮邪迫肺,痰阻气壅喘剧,则目泣自出,身体~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为寒饮内盛之征。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本方有温里发表之功,用于支饮遇寒触发,表寒里饮之证。药用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半夏、甘草等化痰利气;佐以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体虚表证不著者,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不宜再用麻黄表散。若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盛不得者,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痰多粘腻,胸满气逆,苔浊,配白芥子、莱菔子豁痰降气。饮邪壅实,咳逆喘急,胸痛,烦闷,可仿十枣意,配甘遂、大戟以泻之。
若邪实正虚,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黧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经吐下而不愈者。当行水散结,补虚清热,用木防己汤;水邪结实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导水破结。若痰饮郁久化为痰热,伤及阴津,咳喘咯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滑数,用麦门冬汤加蒌、川贝母、木防己、海蛤粉养肺生津,清化痰热。

(2)        脾肾阳虚
【症状】喘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小腹拘急不仁,脐下悸动,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弦,舌苔白润或灰腻,舍质胖大,脉沉细兼滑。
【证候分析】久病及肾,肾不纳气,则喘促气短,动则为甚。肺脾气虚,痰饮内蕴,故咳而气怯、痰多、胸闷、食少。肾阳虚弱,不能温养形体则怯寒肢冷。肾虚气化无权,水饮停蓄下焦,故小便不利,小腹拘急不仁,或冲动而为悸。饮溢于外则足肿。饮逆于上故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胖苔白,脉沉细而滑,亦属阳虚饮聚之象。
【治法】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二方均能温阳化饮,但前方补肾,后方温脾,主治各异。药用附子、桂枝助阳化饮;淮山药、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茯苓、泽泻利水祛饮;熟地、山萸肉补肾纳气。食少,痰多配半夏、陈皮;如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候,可先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金匮要略》根据脉诊,推动痰饮病的预后,认为久病正虚而脉弱者,是脉证相符,可治;如脉反实大而数是正衰邪盛,属于重危之候。脉弦而数亦为难治之症,因饮为阴邪,脉当弦或沉,如弦而数乃脉证相反之征。临证可作参考。

    凡有痰饮病史者,平时避免风寒湿冷,注意保暖,饮食易清淡,忌肥甘、生冷、戒烟酒,注意劳逸适度,以防诱发。

结语

    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为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

    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司,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