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願隨身 2017-08-07

【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2014-10-12 21:55:04)

  溜索可以作为在两个制高点之间横渡的一种方法,过河、过涧、山地救援等过程中两个地点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地段,可以架设高空索道,通过溜索的方式渡过。登山过程中,如果较大的队伍需要跨越深而宽的裂谷或沟槽,可以用绳子把一个人放下去,由他用钟摆式横移的方式荡到裂谷或沟槽另一侧,在合适的高度设置保护点,让其他人可以溜索通过。


溜索系统绳索布置

  布置绳索的方法有许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


保护站

  用于溜索的保护站必须具有极大的强度,因为绳子需要绷得很紧,所以保护站承受的拉力是溜索者体重的许多倍。如果对保护站的强度或可靠性有任何怀疑,就不应将其用于溜索。策划专门的溜索活动时,应事先选择合适的场地,并且最好准备专门的保护器材,例如加粗扁带套等。


使用动力绳

  尽管溜索应尽量使用静力绳或钢缆,但在攀登过程中需要应用溜索技术时,往往只有攀登绳可以使用。用动力绳布置溜索系统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绳子收紧,产生足够的张力。此外,攀登过程中通常也不会携带专门的溜索器材,往往只有铁锁和简易滑轮。



基本系统

操作方法

  把绳子一端固定在一侧保护站上,另一端在靠近对侧保护站的位置处打一个8字结。8字结的位置很重要,余下的绳长太短或太长都不行,通常只有通过实际测试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在8字结绳圈上扣一把丝扣锁。

把绳子扣进保护站铁锁,再把8字结上的铁锁扣在连接对侧保护站的那股绳子上,形成之字形的滑轮系统。

用力拉8字结延伸出来的绳尾,滑轮系统会放大拉力,让两侧保护站之间的绳子充分收紧。

收紧绳子之后,用锁定的半扣结将绳尾固定。【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注意:

  • 第一个人溜索通过之后,绳子可能需要再度收紧,因为动力绳在受力之后发生的延伸难以马上恢复。

提示:

  • 如果在攀登过程中用溜索的方式通过某一路段,通常需要回收绳索,最好在布置溜索时就使用双股绳索,所有人到达对面后直接把绳索抽过去。



改进式系统

  如果需要把绳子收得更紧,可以增加一个滑轮,提高滑轮系统对拉力的放大倍数。

操作方法

  首先按相同方式固定绳子另一端,打好8字结,在8字结绳圈里扣一把丝扣锁。

  把绳子扣进保护站铁锁,在两侧保护站之间的绳子上打另一个8字结,在8字结绳圈里扣一把丝扣锁。

  把第一个8字结与保护站铁锁之间的绳子扣在第一把丝扣锁里。

  把第一个8字结与其上丝扣锁之间的绳子扣在第二把丝扣锁里。

  用力拉第一个8字结延伸出来的绳尾,充分收紧两侧保护站之间的绳子之后,用锁定的半扣结加以固定。【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高倍系统一

  如果需要反复用溜索方式通过同一地段,例如大规模登山活动中处于大本营与攀登路线之间的河流,则需要采用能提供更大拉力的滑轮系统来收紧溜索绳。这里假设采用静力绳和专用器材,包括专门的滑轮、上升器等。

  如果有具备单向锁定功能的滑轮,可以采用高倍系统一。

操作方法

  首先把绳子一端固定在一侧保护站上,另一端扣进对侧保护站的单向锁定滑轮里。

  在有单向锁定滑轮的一侧,用一把上升器扣在两侧保护站之间的绳子上,上升方向指向对侧。

  在上升器上扣两个滑轮或一个并联滑轮。

  在保护站上扣一个滑轮。

  让单向锁定滑轮延伸出来的绳子以之字形依次通过上升器滑轮1,保护站滑轮,上升器滑轮2。

  用力拉绳可将溜索绳收紧,如果过程中需要移动上升器,单向锁定滑轮可以承受绳子的张力。

  绳子张力达到合适程度后,拆除上升器和多余的滑轮。

  某些单向锁定滑轮要求固定绳尾作为副保护,但在需要松开绳子的时候应能迅速解开,以应对突发情况。【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注意:

  • 架设溜索系统时就应该考虑拆卸问题。由于绳子上的张力很大,所以连接应采用布林结或其他长期受力后仍然容易解开的绳结。


高倍系统二

  如果没有单向自锁滑轮,可以用半扣结锁定绳子。布置溜索时最好两人配合,其中一人专门负责收紧半扣结,否则极难操作。

操作方法

  首先把绳子一端固定在一侧保护站上,另一端在对侧保护站的HMS丝扣锁上打一个半扣结。

  在有半扣结的一侧,用一把上升器扣在两侧保护站之间的绳子上,上升方向指向对侧。

  在上升器上扣两个滑轮或一个并联滑轮。

  在保护站上固定两把丝扣锁,其中一把扣一个滑轮。

  另找一段静力绳,或使用溜索绳的多余部分,一端连接在保护站未扣滑轮的丝扣锁上。

  让这段静力绳以之字形依次通过上升器滑轮1,保护站滑轮,上升器滑轮2.

  用力拉绳即可将溜索绳收紧,同时另一人收紧半扣结上的绳子。

  如果过程中需要移动上升器,需要先由另一人锁定半扣结,调整好上升器之后,待滑轮系统受力再解锁半扣结。

  绳子张力达到合适程度后,锁定半扣结,拆除上升器和滑轮。【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注意:

  • 绳子至少应在一侧通过受力时能够解开的方式与保护站连接,例如单向锁定滑轮或锁定的半扣结。如果用上升器代替半扣结,绳子绷紧后就很难拆除,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


副保护绳

  除了主要的溜索绳之外,最好再架设一条副保护绳,这样不仅能提高安全性,还可以让溜索者用绳子借力。在攀登过程中临时应用溜索时,通常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架设副保护绳,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值得考虑。

  副保护绳的松紧程度取决于用途。如果用途主要是作为副保护,防止固定主溜索绳的保护站失效,则应收紧到一定程度。如果用途主要是借力,或是拖拽装备,则没有必要收紧。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副保护绳不会干扰溜索过程,并且所有溜索者都清楚两条绳子各自的作用。

注意:

  • 为体重较轻的人架设溜索系统时应非常小心,如果绳子收得太紧且两侧保护站有一定的高差,溜索者就可能越溜越快,难以控制速度而受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较低一侧采取减速措施,例如可供抓握的绳圈。


溜索通过方式

  架设溜索系统时应考虑清楚该如何通过,通过方式取决于可用装备,例如攀登过程中偶尔进行的溜索可能只有几把铁锁作为装备,而专门的溜索活动则可以使用专门的器材。

简单方式

  最简单的溜索通过方式只需要一把铁锁,通过短扁带套连接到安全带。扁带套的长度要能保证溜索者的双手双脚都能容易地接触到绳子,因为通过时很可能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进。

  在登山过程中使用动力绳架设溜索系统的问题是,每个人通过时都会导致绳子发生一定的延伸,即使每次都把绳子重新收紧,下一个人通过时仍然会让绳子再度延伸,在通过后半段时可能需要从低处向高处移动,并且距离对侧保护站越近,绳子的角度就越陡。所以,在通过用动力绳架设的溜索系统时,最好准备好抓结绳套或上升器,一旦靠手脚借力无法前行就采用类似沿绳上升的方式。使用抓结时要特别小心,不能把作为滑轮的铁锁压在抓结上,否则极难把重量移开。连接抓结的扁带套要足够短,如果抓结处在无法触及的位置,受力时就难以控制。

使用滑轮

  滑轮可以让溜索的过程变得容易许多,最好是带有单向自锁功能的滑轮,以免在后半段发生向回滑动的情形。

  在专门的溜索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器材种类和数量更多一些,例如普通滑轮与单向自锁滑轮的组合、专门的副保护绳等。因为装备更多元化,所以可选择的操作方法也更多。

出发点较高的情况

  某些情况下,溜索系统的出发点可能明显高于目标点,在这种情况下,旁边的人可以为溜索者提供保护。

注意:

  • 进行任何形式的溜索活动时都应该戴手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绳子灼伤手掌,还可以在接近对侧保护站的地方提供更大的抓握力。

  • 如果出发点比目标点高出许多,可以把溜索绳架设得略松一些,让溜索者在到达对侧保护站之前自动减速,以免发生危险。这种情况下的溜索不能与“沿索滑降”混为一谈。

  •  


操作方法

  布置好溜索绳之后,把副保护绳布置在略高一些的地方。

  在溜索绳上扣一个滑轮,不用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滑轮沿倾斜的溜索绳滑向对面。

  在滑轮上扣一把铁锁,连接一个单向自锁滑轮。

  把单向自锁滑轮扣在副保护绳上,使其在往回移动的时候锁定。

  如果溜索者需要向上攀登一段才能到达出发点,保护者可以把多余的绳头抛下去,用跟攀保护的方式保护溜索者上来。

  溜索者到达出发点后,把安全带上的短扁带套扣在溜索绳滑轮下部,让溜索绳承受体重,同时保护者做好给绳的准备。

  保护者用类似放绳下降的方式控制溜索者到达对侧保护点。

  溜索者在对面解开身上的绳头,连接在溜索绳轮滑上,解除副保护绳轮滑的自锁模式,让保护者把绳头和两个滑轮抽回去。

  最后一人通过时,可以用副保护绳进行类似双绳下降的自我保护。【装备知识】溜索系统的架设及通过方式

注意:

  • 集体溜索活动与下降活动一样,要避免参与者的头发或衣角卡进滑轮。

提示:

  • 背着沉重的背包溜索不仅吃力,而且可能发生危险。如果条件不允许让背包单独沿绳索通过,可以用扁带套把背包挂在作为滑轮的铁锁的下方。这样背包的重量就不会对溜索者造成影响。

  • 如果溜索者的重心太高,可能需要胸式安全带与坐式安全带配合使用,以维持合适的身体姿势。

  • 溜索者在出发前要确保口袋里的物品不会意外掉出去。


相关考虑

  专门的溜索活动中,如果一侧保护点明显高于另一侧,副保护绳可以不必跟溜索绳平行布置,而是一端扣在溜索绳滑轮顶部,另一端由保护者控制。

  在大多数溜索活动中,将副保护绳与溜索绳平行布置、使用单向自锁滑轮避免回滑的做法都很常见。除了溜索绳和副保护绳之外,往往还需要一条拖拽绳,用来在一个人通过之后把滑轮拉回来,让下一个人继续通过。如果装备足够,也可以为每个人配备自己的滑轮,这样就无需拖拽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