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视德育量化管理

 领巾工作室 2017-08-07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 麦叶勇

【摘要】当前很多学校、班级在管理中,都信奉量化管理。事实上,量化管理在教育管理中,忽视了人的情感性、独特性和丰富性,使教育管理异化成冷冰冰的数字。

【关键词】学校德育 教育管理 量化管理

先来看看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一天晚上,妈妈夸奖小婷说:“班主任刚才打电话来,说你公开课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是全班回答问题最积极的一个……”

“我回答问题是为了加分,要不,我才没有这么积极呢。”没等妈妈说完,小婷就半认真半得意地说。

“加什么分?”妈妈有些愕然。

“德育加分啊,班主任规定,公开课回答问题一次可以加5分。”

故事二:小明和小王在教室里吵了起来。事情是这样的:小明的一百元钱被风吹到了桌子底下,当小明得知小王捡到之后,就请小王还给自己。但小王执意要交给班主任,理由是按照班级规定,拾金不昧可以在班级量化评估中加10分。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但是事情最终得不到解决,两个人走向班主任的办公室……

故事中小婷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并不是内在的热情,而是冲着外在的“分数”而来,小王原本可以直接将钱还给小明,可因为德育评估非得要上交给班主任。面对这些“异化”的学生行为,不能不对当前兴盛的“量化管理”进行一番审视。

一、量化:从神化到僵化

本来,量化管理只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工具,它和质量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一样,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有些行业如果能够切合实际、恰当地运用,还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一味邯郸学步、盲目照搬,就有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而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就是这样机械地量化,导致僵化的管理局面,暴露出很多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企业面对的是机器和产品,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教育管理应该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这是教育管理的特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机器,德育不是产品,所以大工业生产的一整套系统与教育的系统运作截然不同。直接把工业的量化管理嫁接到教育管理中,显然是缺乏理性分析的行为。

二、数字的困惑:良心多少钱一斤

量化管理的突出特点就是用数字说话,把人的行为、活动和操作情况通过数字标识出来。在德育管理中通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表述:课间操缺席一次,扣3分;不参加打扫卫生者,一次扣2分;自习课违反课堂纪律,一次扣2分;值日生劝阻不听的,一次扣3分;班集体被全校点名批评的,一次每人扣5分等。

这些条文,量化的感觉常常让教育管理者为之欣喜,好像这样就可以牢牢控制住某个学生或者某个班级。很多班主任、领导都过于迷信量化管理的力量。在他们看来,这种“数字化”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追问:友谊怎么计算出来?班级文化怎么打分?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加分?班级凝聚力怎么样才能避免扣分?人的良心能否量化出来?由此看来,量化并不是万能的。

打分的困惑还在于打分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行量化管理,学生必然会形成一种对分数过分敏感的心态,久而久之,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为人上,量化的观念将深植其中。凡事必与量化联系起来,出现这样的言谈也就不为怪:“今天你值日扣分了吗?”“你这样的头发会扣分吗?”“迟到了,又得扣一分。”……既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那么学生就一定会想方设法“争分夺秒”。这样的后果是“制造”分数的闹剧会不停地上演。那这样的分数究竟还能代表多大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呢?还有多少意义呢?事实上,以理想为起点的量化管理,终究会以大量的形式主义和虚假主义为终点。

三、用一把尺子量人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回到“人”上,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而且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抽取了人的独特灵魂的教育,都将异化为一种物性的调教,而量化管理恰恰就在很大程度上抽取了人的独特灵魂。

量化管理在面对群体学生时,在思想上追求整齐划一,在行为上追求“大统一”,在结果上追求标准化,一言以蔽之,是“用一把尺子量人”。这种格式化的管理工具,极大地抹杀了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和群体差异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违背了教育的本质特征,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其结局必定是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用一把尺子量人”的唯一好处就是参照既定的标准能够方便快捷地处理事情,管理者只要做一个称职的计分器就行,这也许就是许多领导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简单化、机械化和单一化的量化管理,与人的复杂性、人文性和多样性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迟到了,扣分,至于为什么会迟到则不予过问;回答问题了,加分,至于为什么回答问题则不必追究……许多问题在量化管理的体制下,变得简单粗糙,而实际上,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具有自然生命、具有思想意识的活生生的人,或许是自行车坏了而迟到,或许是从众而回答问题……生本管理就这样在量化中失去其应有的人性光辉。

四、机器—听话机器—人

我们最不愿意把学生视为机器,但是在量化管理的调控之下,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学生被异化为机器。每天要写多少作业,每周要回答多少次问题,每月不得迟到几次,考了多少分才能加多少分,得了多少德育考核才能评为优……这些原本机器才能兑现的一组组冷冰冰的数字,如今转移到了对学生的要求上。在这里,学生被当作没有情绪反馈、没有情感需求的冷冰冰的事物,这些要求恰恰遗忘了他们是一个“人”,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大写的“人”。

量化管理者常常自以为是的理由是,通过细化要求和强化管理,使学生做该做的事情,以便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且不说良好的习惯是否能这样培养出来,单看这一管理者的成人化理想,就足见其思维的幼稚了。比方说,不乱扔纸屑就不会扣分,管理者会这样认为,学生不乱扔纸屑,不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吗?事实上,这种不顾事实的简单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学生是不乱扔纸屑了,这只是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在特定的时间内给评分者满意的环境卫生,而并非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量化管理者往往只陶醉在这样表面的管理效果之中,以为量化管理是“灵丹妙药”,实际上这样的“灵丹妙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道德危害。当外部环境不存在加分、扣分的量化管理时,学生们能否遵从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呢?

五、迷信量化就没有科学

量化管理运用于德育工作中,其弊端日渐明显,一些奉量化管理为圭臬的教育管理者,开始把原因归为乱用滥用量化管理,指出挽救途径就是要科学运用量化管理。事实上,他们还是相信量化在教育管理中的巨大力量和效果。但是,把量化管理移植到德育工作中,这一做法本来就已经很不适宜,而希望进一步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效果,实际上就已经步入了歧途。因此,迷信量化是没有科学而言的。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这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到人的情感性、生命性和独特性;而量化管理则带有很大的标准化、物性化和客观化。德育工作的主旨是“教化”,而量化仅仅是管理方式之一。在这里,学生有无限可塑性和操作的严格标准化发生了根本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因此,把德育工作和量化管理统一起来,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常结合,只会形成畸形的发展胚胎。

德育工作是一个综合系统,内隐和外显同时并存,依据量化管理中的一系列可测量的外显数据来评定一个班级,是不够全面的,因而也是有失公允的。同时以此来评价一个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不够科学的,它往往掩盖了许多非量化因素,并常常会在无意中把量化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扩大化,从而做出不客观的评定,其最终结果就是“好的未必是好的,差的未必是差的”。由此可见,量化管理在客观评价上也是难以奏效的。

量化管理可以追求科学化,但是在德育工作中,如果还强调量化的事实,还迷信量化的“威力”,则没有科学而言。

参考文献:

[1]刘彦.走出德育量化管理的误区[J].中国德育,2009(08).

[2]李雪松.师范生德育目标量化管理新探[J].职业时空,2010,6(1).

[3]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