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

 茶香飘万里 2017-08-07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一是自然境界、二是功利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天地境界

最高那层正是道家的境界,是人生路径所在。

老子一生只写下《道德经》,区区五千多字,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修身养性、立人处世、治国安民的精髓。

《道德经》告诉我们,当人生达到最高境界,总是“保此道不欲盈”。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行大道,社会安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内无忧患外无战事,故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开田辟地,以期马粪肥田而已。

天下若无道,世道必乱,百姓不能安其业,万物不能安其生,盗贼滋生,兵戈四起,此正是戎马有用之时。故养兵屯马,以备国家之需要。

这一句以“马”喻“道”,讲述的是家国大事治国之道,提醒的却是修身立命做人之道。

对外在物质的欲望要知足少欲;

对内心精神的完善要永无餍足。

点击播放GIF/1K

天下之祸事,皆来源于人心对于物欲的不知足。

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既有身体上的病痛,也有人过度的欲望——嗜欲。嗜欲为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若嗜欲缠身,在生活与工作中必然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久而久之,积劳成疾,就会损害身心健康。

只双眼向外寻物,不内观其心。在对物欲的不断追逐中,身陷欲望桎梏,迷失本性,不识得本性中的真我。终至身为物累,心为物役。

对外界的欲望要知足常乐,如老子所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点击播放GIF/1K

而对内心的探求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命是有限度的,而学问智慧是无穷尽的。

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掘,对自身心灵的不断完善,对内心的探索永无止境。

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是很危险的。

知识都是他人的思想成果,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才能转化为自身的智慧。

停滞于此,满足于现有的状态,不免夜郎自大难以超脱。

点击播放GIF/1K

越是内心缺少安稳,在寂寞与空洞里惶惶不可终日,越是需要借助外界的喧嚣与物欲填补。

若是内里充实而满足,对于物欲的不合理欲望则不会横生至祸。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得道者永远不会自满于内心的丰盛。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旧成新,不断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