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历史之群雄角逐的舞台——凉州古代民族追溯

 mrb8 2017-08-07
 古老的凉州大地,受惠于祁连雪水的滋润,林木葱笼,水草丰美。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 这里就有先民居住,戎、羌、月氏(也作月支)、匈奴这些古老的民族虽已成为历史的过客 ,但他们在大漠、绿洲间搅起的烟尘,曾久久停留在历史的天空,以自己的文明和生存方式 影响着华夏历史的进程。
  经考古断定,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凉州绿洲上就有跟中原文化相接近的民族部落生息繁衍,放牧耕种,最早的居民应为戎、羌。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变革时代,因而也是民族大迁徙、大纷争、大融合的 时代 。这时的凉州一带是西戎驻牧的地方。《礼记》载:“西方曰戎”《左氏春秋》载:“允姓之戎,居于瓜州。”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些许信息,加上考古发现,大致可以确定西戎是凉州大地进入文明时代后的最早先民,而羌族是西戎的后代,他们都是炎帝 (神农氏)的后裔。羌的本义是牧羊人,他们做为游牧民族,居无常依,逐水草而生,在整 个河西都留下了足迹。后来随着乌孙与月氏的逐渐强盛和扩张,羌族被迫从广阔的河西绿洲 平原迁徙到祁连山中,一部分进入青藏高原,成为后来吐蕃等民族的祖先。乌孙和月氏这两 个民族共处了一段时间后,月氏打败了乌孙,并杀死乌孙王,乌孙部众四散,月氏成为凉州 的新主人。乌孙部落失败后,大部分归附了河西走廊北部的匈奴,一部逃到伊犁河流域,建 立了乌孙国。其后,张骞通西域时汉朝又与乌孙建立了友好关系,汉武帝先后以宗室女细君 公主和解忧公主嫁于乌孙王,其后乌孙逐渐与邻族融合。月氏同样是一个原始游牧民族,秦之际,它是我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实力十分强大,整个河西走廊都是月氏和乌孙的游牧领地,而凉州一带则主要是月氏人。元前170年前后,月氏 人不 能阻挡匈奴族强大的铁骑,战败后,大部逃往西域,后征服大夏人,建立国家,史称“大月 氏”;小部分月氏人则避居到祁连山以南,与羌族杂居,史称“小月氏”,逐渐和其他民族 融合。从此,广袤富饶的河西走廊随即为匈奴所居。
  匈奴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于我国北方的大漠南北、黄河河套地区及阴山一带。秦末,匈奴乘 中原楚汉相争之际,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即位后,历经多次征战,于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派匈奴右贤王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地区,同时向东征服了东胡族 。它的疆土东至朝鲜半岛,西逾葱岭,整个北中国都归于匈奴统治之下。匈奴政权机构由单于、左贤王、右贤王组成,单于是匈奴及其政权的最高首领。左贤王派休屠王、昆邪王分管 河西东部与西部,并将一部分部落迁居于此,设立了统治机构。今武威一带,是休屠王的领 地。休屠王在今石羊河西岸,筑有休屠城,作为王宫。姑臧城也是匈奴所筑,原名盖臧,后讹为姑臧。这两座城是凉州历史上最早的城市。而姑臧城又是凉州城的基础,有2100多年的 历史。从此,姑臧作为武威乃至凉州的政治中心和别名一直出现在历代典籍当中。姑臧 城的建立是凉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见证。匈奴人统治武威 期间利用这一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畜牧经济,积极增强实力,不断侵扰汉朝北部和 西部边境,严重威胁着汉朝政权。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 兵万人两次深入河西腹地,彻底打败了匈奴,并置武威等河西四郡,强化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此后,匈奴又经过汉王朝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打击后,逐渐衰落,北匈奴大都迁徙到西域或 欧洲,南匈奴归顺汉朝,逐步融合到其他民族中。从此以后,中原文化开始向河西走廊传播 ,文明开化之风逐渐形成。
  汉开河西四郡之后,少数民族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仍然频繁地在这一地区活动,有时 甚至严重影响着汉族政权的统治。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羌族势力大盛,乘乱侵扰河西诸地 。东汉时,羌族三次大起义,河西局势很不安定。东汉末至曹魏,卢水胡(匈奴的一支)等 少 数民族在河西的力量逐渐强大,河西又进入民族纷争时期。汉灵帝先后派段?、皇甫嵩等平定了羌族之乱,魏文帝派张既平定了卢水胡之乱,晋武帝派马隆平定了鲜卑之乱,凉州地区 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安定局面。
  东晋十六国时,五凉政权更迭交替,其中三个政权属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后凉、鲜卑族建 立的南凉、卢水胡建立的北凉)。这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和之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西魏、北 周统治凉州200多年,对凉州的历史文化曾产生过深刻影响。隋唐之际,突厥、吐谷浑、 吐蕃先后崛起, 不时侵扰凉州。贞观九年(635),吐谷浑积聚兵力大举进攻凉州。唐太宗任李靖为统帅, 与凉州都督李大亮全力合击,打败吐谷浑。为牵制吐蕃,唐朝又支持吐谷浑建国,并以宗室 女弘化公主许配吐谷浑西平郡王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妻。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蕃进 攻吐谷浑,诺曷钵不能抵御,与弘化公主率数千帐逃奔凉州南山,吐谷浑从此亡国。吐谷浑 王族在凉州居住九年,大部分成员死后安葬在凉州南山青嘴喇嘛湾。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 煌的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经丝绸之路在这里交融、汇聚,使凉 州的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唐朝边镇空虚,吐蕃乘机侵入河西。唐代 宗广德二年(764),凉州沦落,陷入吐蕃统治近百年。期间,吐蕃文化和藏传佛教等宗教 随之传入。咸通二年(861)张议潮收复凉州,但好景不长,吐蕃复占凉州。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吐蕃、回鹘、党项族和宋朝围绕凉州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最终是在公元1003年,以党项 族首领李德明攻占凉州告终。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后,凉州作为西夏陪都,被统治220多年,西夏文化在凉州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攻占凉州,凉州归蒙古族统治 。由于蒙古族的异常强大,中国北方多民族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从此以后,凉州和整个中国 大地基本结束了各少数民族相互争战的历史。公元1644年,满族建立清朝,凉州又归满族统治,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而结束。
  异族的入侵,自然不是一件幸事。生灵涂炭,人民背井离乡;田园被毁,城市变为废墟,甚至相当一段时间的停滞。然而战争在客观上又是历史进步和民族融合不自觉的工具。纵观凉州民族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纷争、不断融合的历史,同时也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 的历史。凉州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吸引了历史上多民族的俊彦英才,如金日、姚辩、安兴贵、安修仁、契何力、余阙、斡栾、达云等,他们为凉州经济文 化的繁荣和政治社会的稳定而不遗余力,子孙后代及部族多与当地民族融合。从时间而言, 若从汉武帝开始在凉州设郡置县算起,共历2100多年,其中由氐(羌)、鲜卑、匈奴、 吐蕃、党项、蒙古、满族先后建立国家政权统治达900多年,期间虽有战乱、纷争,但 民族 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的历史大潮流却并未改变,而且汇入历史的长河,创造了辉煌凉州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大量的少数民族 融合于汉族的同时,也有许多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既有少数民族的“汉化”,也有汉民族的“胡化”。通过“汉化”和“胡化”,推进着民族融合的步伐,共同促进了民族的大团结。凉州的历史,凉州的民族关系尤其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