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绣春刀》里,被黑惨了的崇祯帝在历史上究竟如何?

 水云随缘斋 2017-08-07

武功低微,被沈炼轻松夺刀。薄情寡义,对昔日情人下追杀令。违背人伦,为夺帝位制造沉船事件谋害自己的哥哥。损人利己,借魏公公的刀围剿为自己卖命的心腹。举止猥琐,在魏公公面前摇尾乞怜。最后一幕虽然反转了,但是对于不了解历史的观众来看,崇祯帝是否被这部电影给黑了一把?



他十七年宵衣旰食,忧国如病,恢复万历中期废黜的三六九常朝外还坚持每日视朝。每天五点起床,一直干活到深夜,十七年未有一朝停歇。不好女色,不听戏,兢兢业业,累到吐血。奈何气数已尽,孤掌难撑,天道不酬勤,最后身死社稷。


他是宁死不曲膝盖的人,自缢煤山前留下血诏:“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无伤百姓一人”悲壮至极。他不投降,不南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人,编剧让他给魏忠贤下跪?


关于天启之死,完全不是剧本写得那般,天启虽是暴毙,但落水之时是天启五年,乘的也不是什么宝船,而是蚱蜢舟。

话说天启五年春,皇帝从安定门外祭方泽坛回来,携皇后来西苑游乐,没一会儿张皇后因疲乏困倦,与皇帝说明原委后先回了坤宁宫。游乐未尽兴的天启叫着小宦官陪伴去湖心划船,小宦官名为高永寿,《宫词》中记载:“御前牌子高永寿,年未弱冠,丹唇秀目,姣好如处女,宫中称为高小姐,宴会之际,高或不与,举座为之不欢。”——其实就是天启的男宠。

天启与高永寿正在湖中缠绵之际,大风突起,把小船吹翻,船上之人落入水中,随从人等顿然失色,喧呼救驾。管事太监谈敬率先入水,其它人也纷纷跳入水中,天启被众人救上岸来,而高永寿却溺死水中。

天启在落水后又过了两年才因疑似纵欲过度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死去,和信王,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皇帝没有子嗣留下,弥留之际欲召信王。魏忠贤还想阻拦,却被张皇后阻止,使朱由检可以及时入宫,见了皇帝最后一面。

天启病入膏肓,说话都已经困难,打量信王一番后,开口第一句话竟是:“弟弟何瘦,需自保重。”又说:“来,吾弟,当为尧舜。”这话意思,便是将祖宗江山社稷托付于你了。


信王的反应是“惧。”他怕魏忠贤哄得皇帝借机试探自己,给自己按上不臣的罪名,吓得跪在地上,说:“臣死罪。”信王伏地说着死罪之时,却再也抑制不住的痛哭出声“涕泗横流”,“愿以身代之”。天启似乎回光返照,露出欣慰的笑容来,拉着信王说了最后一句话: “弟弟爱我。”(熹宗闻之曰:弟弟爱我)


提到魏忠贤,人们就会想到,这是一个残暴、冷库、自私,无恶不作的奸佞。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史·宦官传》记载:“上病亟时,召皇弟信王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宫为托,及委用忠贤语。既崩,忠贤自出迎王入。”天启的言外之意,千万不要杀魏忠贤,遇到大事的时候,他能够帮助大明朝。朱由校对魏忠贤评价这么高,主要是魏忠贤虽然专权独裁,但是以国事为重,不像东林党人专事党同伐异。比如破格利用袁崇焕;重用熊廷弼等。

但崇祯登上帝位后,第一个就收拾了魏忠贤。1627年12月,崇祯朱由检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东林党重新掌权。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他们在时局动荡之际,能够以道自任,致力于社会道德文化秩序和政治法律秩序的重建,知行合一,其人格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赞扬,钦佩的;但是在现实的经验操作过程中,东林党壁垒森严的门户之见,意气用事,挑起了晚明剧烈的党争,既给自身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给国家、民族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后代学者认为东林党对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至李自成兵围北京的时候了,国库亏空,崇祯向朝臣们借钱,个个都没有了平时激昂高亢的爱国词。是他们没钱?不是。李自成一进京,从他们身上就收刮到七千万。他们是宁可国破,也不肯出钱。 有的东林党人干脆投降了李自成,像保举过袁崇焕的侯恂当上了大顺的工部尚书。崇祯在失望之余才想起了他哥哥朱由校临终前对他所说的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在他要在煤山上吊自杀前的第五天,命人秘密将魏忠贤的遗骸收葬于香山碧云寺。


(图文整理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