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吃过京都的炸猪排吗 | 故事学院

 见素抱朴780 2017-08-07

图片源于网络


炸猪排

by【日】柏井寿


越过寒冷彻骨的漫长冬日,京都也终于迎来了春意。


背对东本愿寺,跨过宽阔的乌丸通,就到了正面通的入口。往来在这条狭窄街道上的人们也洋溢着春的气息,淡蓝、柠黄、浅粉之类春意盎然的衣装格外显眼。


广濑须也子朝东走去。她穿着深灰色连衣裙,外面套着黑色夹克,样式土气。


经过周密的调查,她仍无法确认面前这看起来已经歇业的商家就是她要找的店铺。门口别说布帘,就连招牌都没有。


铝质拉门旁边有扇小窗,从那里传出的谈笑声听起来不像来自住宅。飘来的香气也和高级百货商场地下的一样。


“谢谢款待。”


一名穿白色夹克的年轻男子猛地拉开拉门,走到店外,趴在店前的虎斑猫立刻跑了过去。


“不好意思,请问这里是鸭川食堂吧?”须也子询问正在抚摸猫头的男子。


“应该是的,这是鸭川父女经营的食堂。”


须也子轻轻点点头,唰地打开拉门。


“您要用餐吗?”鸭川流一边用手巾擦手,一边走出厨房。


“我是来麻烦你们帮我寻找食物的。”


“侦探工作由我女儿负责。”流淡淡地答道,随后转向小石。


“不过真正去找的是我老爸。您真的不用餐吗?”


时钟正指向十二点半。


“你们有什么菜呢?我有很多不吃的东西。”须也子瞥了一眼吧台席上的拉面碗,里面只剩下一点汤。


“初次到访者的菜式由我们来决定,您对什么食物过敏吗?”流接过话题。


“那倒没有,但我很不喜欢肉和脂肪多的东西。”须也子环视店内。


“如果您吃得不多,我倒是马上就能准备好。”


“我饭量小,少点最合适了。”须也子仿佛松了口气。


“今晚正好有来吃日式套餐的客人,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我适当挑一些料理一下。”流一路小跑进了厨房。


“请坐。”小石拉开红色的折叠椅。


“没有招牌,也没有菜单,真是奇妙的店啊。”须也子重新打量店内。


“您还真找到了呢。”小石将茶杯放在须也子面前。


“我看到了《料理春秋》上的广告。”


“只凭那一行广告?”小石倒好茶。


“联系方式也没写,问了问编辑部,也坚持表示无可奉告。就算我问‘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做广告’,也没有得到任何答案。最后依靠各种传言,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须也子缓缓地喝干了茶。


“真不好意思。别人总这么说我们,可我那个顽固的老爸一直说,就算只有一行,只要有缘就一定能找到。”小石瞥了一眼厨房。


“让您久等了。我为您准备的全都是装在小碟子里的小分量。”流从圆形深托盘里端出小碟,一个个摆在须也子面前。


“看着真可爱!”须也子的目光亮了。


“从左上方起,分别是花椒煮宫岛牡蛎、小米面筋蘸款冬花芽味噌、蕨菜竹笋煮饭和炭烤颌须,还有山葵拌的京都土鸡的胸脯肉,若狭的腌青花鱼是用腌圣护院芜菁片卷起来的。右下方碗里的是用葛粉勾芡的蒸蛤蜊丸。客人要求我做一道残留着冬天的气息、又能同时感受到春意的料理,我就做了这个。今天的米饭是丹波的高志水晶稻。请慢慢品尝。”流将圆形深托盘夹在腋下,按顺序介绍了碟子的内容。


“从哪个开始吃好呢?”须也子睁大眼睛,拿起筷子。


“我把茶壶放在这里了,茶不够了请随时叫我。”小石和流并肩钻入厨房。


须也子首先朝颌须伸出了筷子,那款充满无限春光的碟子吸引了她的目光。小开本书籍般的黄濑户豆皿里盛着两条小颌须,让她想起了三年前在京都的一家日式餐厅和前夫冈江传次郎一起吃饭的场景。


传次郎满面笑容地告诉须也子,颌须是在琵琶湖捕获的小鱼,是预告京都之春的风景诗。那时,须也子觉得传次郎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关西人。


须也子蘸着酱油醋,转眼间就吃完了两条鱼,随后把芜菁片包裹的青花鱼放入口中。说起青花鱼寿司,她也吃过很多次,在故乡山口常去的小店,有时也会在料理的最后端上佐贺关青花鱼做的压制寿司。但是把青花鱼和腌菜放在一起吃,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甘甜的芜菁片和腌青花鱼的酸味在她的舌头上纠缠融合。


涂漆碗盖上用金粉绘出了发芽的柳枝。取下这象征季节的盖子,热气立刻腾起,飘出蛤蜊和用来提香的柚子气息。须也子啜了口汤汁,轻轻吐了口气。


“还合您口味吗?”流从厨房走出。


“太美味了,对我这种乡下人来说简直太奢侈了!”须也子用蕾丝手帕擦了擦嘴。


“您从哪里来?”


“山口。”


“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等您吃完了,我立刻带您去里面。”流撤下空碟子。


看到流消失在厨房里,须也子把胡椒煮牡蛎放在饭上,倒上茶水,用力搅拌了一通。她时不时夹一口山葵拌鸡胸脯肉,把饭吃得一粒不剩。


“要不要再来一碗?”流走出厨房,伸过托盘。


“已经足够了。让您看见这么粗俗的吃法,真是不好意思。”须也子脸颊绯红,觉得对方注意到了自己在吃茶泡饭。


“吃饭不分什么粗俗还是优雅,按照喜欢的方式吃就是最好的。”流撤下餐具,边擦桌子边说。


“我吃饱了。”须也子放下筷子,双手合十。


“那我差不多该带您去里面了。”小石瞄准时机说道。


小石打开吧台旁边的门,率先进入走廊。须也子稍慢半拍,跟在后面。


“这里的照片是……”走到一半,须也子停下脚步。


“全都是我老爸做的料理。日式、西式、中式,他什么都能做!”小石指着贴满走廊两侧的照片,骄傲地挺起胸膛。


“什么都能做,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专长啊。”


“虽然也不是不能这么说……”小石不满地鼓起脸颊。


“这个也是吗?”须也子惊讶地来回扫视着其中几张照片。


“这是和服店的店长委托做的河豚宴。大盘子里的是河豚刺身,小炉子上的是烤河豚,砂锅里是河豚锅吃完后做的菜粥。我老爸可是有河豚料理的许可证呢。”小石昂首挺胸。


“我一直以为是家普通的食堂,店里的样子和料理有点不般配呢。”须也子回头望了望店内,脸上浮出一丝笑容。


“您喜欢河豚吗?”小石迈开脚步,有些不悦地问道。


“我是山口人,所以从小就特别喜欢河豚。”须也子回答得很干脆。


“我家啊,第一次吃河豚是在庆祝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呢。”小石回头说。


“我父亲是大学校长,总能收到很多东西。”


“是吗。”


小石似乎感觉到须也子傲慢的语气会继续下去,不由得板起脸,嘭的一声打开门。


“请进。”


“打扰了。”


须也子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小石的表情变化,一脸平静地在沙发上坐下。


“能请您填一下吗?”


小石递出活页文件夹,语气比任何时候都冰冷。她一边往茶壶里放茶叶,一边用余光观察须也子。须也子正运笔如飞。


“这样就可以了吗?”


“广濑须也子女士。您看起来真年轻,一点都不像五十岁。那您要找什么料理呢?”小石直率地问道。


“炸猪排。”须也子直勾勾地盯着小石。


“您不是不喜欢肉和脂肪多的东西吗?”听到意外的回答,小石立刻反问。


“不是我想吃,而是想给某个人吃。”须也子露出求助般的目光。


“什么样的炸猪排?”小石问。


“我也不知道,所以才想请你们帮忙找。”


“话是这么说……您能再说得详细些吗?”小石皱起眉头。


“要说到什么程度……”须也子迟疑地歪起嘴角。


“在您能说的范围内。”小石冷淡地说。


“你知道出町柳站吗?”


“我觉得住在京都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小石鼓起脸颊。


“那个车站旁边有座寺院。”


“有寺院……吗?”小石忍住一个哈欠,一脸疑惑。


“那你应该也不知道寺院旁边有家叫炸传的炸猪排店吧?”


小石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我想让你们找到那家店的炸猪排。”


“那家店如今已经不在了吧?”


这次轮到须也子点头。


“那家店一直经营到什么时候?”


“应该是在三年半前关的门。”须也子露出微妙的神色。


“也不是多久远的事啊。要是这样,我觉得肯定有办法找出来。炸传是吧?”小石在笔记本上记录。


“我也这么想,还在网上试着查了查,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信息。”阴云笼罩在须也子脸上。


“要是三年半前才关张,那些口碑网站、美食博客写手等等,应该会留下评论吧。”


“或许就像这里一样,虽然还在营业,可完全没有任何信息。”


小石闻言,表情舒缓下来。“这么说也有可能。我老爸也是,很讨厌被奇怪的评论干扰。无论事先说多少遍,都有可能被写在口碑网站上,所以才摘掉招牌,装成关张的样子。”


“我丈夫的想法也一样,虽然他还是挂上了招牌和门帘。”须也子语气直爽。


“炸传是您丈夫的店?”小石睁大了眼睛,探身向前。


“嗯。确切地说,是我的前夫。”须也子微微点头。


“那您直接问他不就好了。”小石再次鼓起脸颊。


“要是能问,我就不会拜托你们了,因为我就是想让他吃。”须也子头也不抬。


“真是让人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石焦急地用指尖转着钢笔。


“二十五年前,我和在山口经营河豚料理店河豚传的人结了婚。我父亲自不用说,家里其他人也都强烈反对。”须也子似乎想要喘口气,把手伸向茶杯。


“毕竟是大学校长啊。那为什么经营河豚料理的人会到京都开炸猪排店呢?”小石抬起脸。


“因为店里出现了河豚中毒。”须也子悠悠地啜着茶。


“河豚中毒可事关性命啊。”小石皱起眉头。


“有一个人去世了……”


“真是不幸。”小石压低了声音。


“去世的是我的表兄。他从小就很强硬,说出的话绝不让步。他拿着自己钓的河豚到了店里,强迫厨师做给他吃。那天正好有当地餐饮业协会聚会,我丈夫不在,刚把看店的任务交给二把手增田,就出了不得了的事。”须也子咬着嘴唇。


“对方是店主的亲戚,没法拒绝啊。”小石叹道。


“增田拒绝了很多次,最后几乎是被胁迫的。”


“那后来呢?”


“我们那里是个小镇,各种传言满天飞,店铺最后只能关张。要是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倒也还好,可……”须也子脸上愁云密布。


“是关于赔偿之类的问题吗?”小石翻动着笔记本。


“表兄家是靠贸易发家的大户,倒没在金钱上有什么要求……但亲戚关系由此越来越僵,最后我前夫那边提出离婚。”须也子垂下视线。


“可那是您表兄硬拿进店的,您丈夫没有责任吧。”小石有些愤愤不平。


“冈江的责任感比一般人都强一倍……”


“您前夫姓冈江啊。”小石边记边说。


“他叫冈江传次郎。”须也子盯着笔记本。


“不离婚不是也可以吗?和夫人一起离开山口,应该就能平息一切了。”小石不满地噘起嘴。


“也许让我说出来有点不合适,但广濑家在山口的地位很特别,是一个名誉至上的家族。而且我当时还在担任钢琴老师……”须也子挺直腰板。


“夫人您是钢琴老师?”


“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参加比赛的音乐学院学生,最多时我同时教上百人。”


“那么离婚后,夫人您留在山口,而您前夫来到京都开了炸猪排店,是这样吧?”


“离婚后的头两年,他好像一直在关东辗转,后来才到了京都。”须也子淡淡地说。


“那么来京都是在……二十年前啊。”小石掰了掰手指,继续道,“为什么要开炸猪排店呢?”


“我也不太清楚。冈江只有一次带了炸猪排回家,说是给店员们做的。他时常把店员们的饭菜带回来。”须也子几次歪头思考,似乎在努力回忆。


“店员料理很好吃的,我家总是如此。”小石冲须也子笑道。


“是吗,我总觉得是让我吃剩饭。”须也子眉头一皱。


“那为什么事到如今要找前夫店里的炸猪排呢?而且为什么不能问您前夫呢?想给他吃吗?净是不明不白的地方。”小石翻眼看着须也子。


“我的生日是十月二十五日,每年他都会送来用心包装的礼物,但去年什么都没收到。我有些在意,就试着联系了他,结果得知他正在东山的红十字医院住院。新年一过,我立刻去探望他,发现之前那么高大壮实的他已经瘦得不成样子。”须也子措辞谨慎。


“是很严重的病吗?”小石停下笔,放低声音。


“按医生的说法,最多也就再活三个月。”


“三个月?那已经没时间了啊!”小石瞥了一眼墙上的日历,立刻喊道。


“我听护士说,他每天都一个劲地说炸传的炸猪排,于是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炸猪排,但他完全不告诉我。就在那时,我偶然看到了《料理春秋》的广告。”须也子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也没告诉护士们是怎样的炸猪排吗?”小石翻眼盯着须也子。


“没说太详细。据护士说,冈江只要白天说了炸猪排的事,夜里肯定就会说什么五毫米还是三毫米之类的梦话。但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须也子再三摇头。


“五毫米和三毫米吗?完全不明所以。不过您的情况我已经很明白了,我老爸一定会为您找到的。我这就去告诉他。”小石合上笔记本站起身。


“拜托了。”须也子也起身鞠躬致意。


“详细问过了吗?”看到两人回到店中,流合上报纸。


“这可是个急活儿,老爸,赶紧去找炸猪排。”小石抬高声音。


“怎么回事?没头没脑的。”


“你知道经营炸猪排的炸传吧?”


“炸传?好像听过,又好像没有。”流歪头思考。


“什么啊,你这不可靠的回答!”小石嘟起嘴说。


“听好了,小石,我不是一直都这么说吗?话是要心平气和地认真传达给对方的。”


也许是流的话语让小石平静下来。她让须也子坐下,自己也坐到她身旁。“须也子女士因某些原因和丈夫分开了,但现在那个人患了重病。”她按顺序大致讲述了情况。


流专心听着,时而思索,时而点头,最后从架子上取出京都市的地图。


“老爸,我想起那家炸传的炸猪排了。十多年前我曾去过好多次,确实是在出町柳站旁边的长得寺背后,店面很小,店主身材高大,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炸着猪排。”


流展开地图。“没错,就在这座寺院旁边。那位身材高大的店主现在……”


须也子从手包里取出记事本,拿出夹在其中的照片给流看。


“也不能说没有当时的样子,但他的大块头给人的印象太深了。”流一动不动地盯着照片。


照片应该是在医院的大房间拍的。须也子说,静静坐在窗边床上的纤瘦男人就是冈江传次郎。


“您的手指还真漂亮啊。”流的目光停留在须也子拿照片的手上。


“须也子女士是钢琴老师,手指当然漂亮。比起这点,老爸,这边可没时间了啊。”小石用目光催促着流。


“三个月……吗?”流喃喃道,依旧盯着照片。


“医生说的是最多。”须也子有气无力地说。


“我知道了。要是给我两周时间,我觉得怎么都能找到。您能在下下周的今天过来吗?”


“两周?不能再快点吗?”小石尖声问道。


“找到炸传的炸猪排并且重现它,至少需要两周。”


流的话没有任何余地。须也子听完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须也子走出店门,午睡缠在她的脚边,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喂,午睡,再这样缠着可不行。”小石蹲下身。


“没关系,我家也养了猫。”须也子抱起午睡,递给小石。


“您家的猫叫什么呢?”


“哈农,是钢琴练习曲集的名字。”须也子这天第一次对小石露出了愉快的笑脸。


“您真是全方位的钢琴老师啊。”


小石报以笑容后,须也子便朝西迈出脚步。流和小石朝她的背影鞠了一躬,午睡在他们脚边发出两声猫鸣。


“我真是对老爸你估计错误。”


“怎么了?”流翻看着小石的笔记。


“好,无论如何都要在三天之内找到!我以为老爸你会这么说呢。你忘了老妈那时的情况了?”小石锐利的视线瞥向流。


“五毫米、三毫米……”流似乎没有听到小石的话,一直在翻笔记本。


“老爸你没听见吗?”小石拍了一下流的后背。


“即使是单纯的食物中毒,也会给餐馆带来污点,何况还死了人,这可难办啊。”


“你嘟嘟囔囔说什么呢!”小石瞪着流。


“你老爸我啊,明天要去趟山口。难得去一次,我要去汤田温泉住一晚。温泉馒头之类的特产我还是会给你买的,要好好看家啊。”流合上笔记本,站起身。


“反正要去,好歹买个河豚锅套餐回来啊。”小石鼓起脸颊。


“那么奢侈怎么行!”这回轮到流向小石的后背拍去。


(选自《鸭川食堂》[日] 柏井寿 / 史诗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17)


责编:笑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