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CharlizeHuang 2017-08-07





临床思维:逻辑学

临床思维能直接体现一位医生的临床能力。



临床诊断思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临床资料(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收集;

  • 通过分析资料做出诊断;

  • 通过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对诊断进行检验和修正。


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哲学辩证过程,将自己的医学理论用于实际疾病,在一疾病的共性中,又寻找患者各自独有的病情。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诊断依靠的是仪器,医生的临床思维越来越「懒惰」。


但是,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永远都是临床诊断的灵魂。


举个例子,《住院医生日记》里面有个病例:一位头晕、双下肢乏力的患者,做了 CT、核磁等检查都没有明确诊断。


但是细心的接诊医生追问到患者基本不吃肉类、蛋类食物等病史,又检查到患者双下肢深感觉障碍、双巴氏症阳性,立即查血常规提示贫血。


最后诊断考虑「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补充 B 族维生素后患者病情缓解。




语言沟通:语言学

有了正确诊断,下一步就是实施治疗。如何将各种枯燥、深奥的专业知识传达给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是架在医护和患者之间的桥梁。不然每次病情告知,就像医生在唱独角戏。



记得在心内科上班的时候,患者和家属总是分不清楚,心脏的检查竟然同时需要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这不是在坑我们吧?


如果你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心脏好比排成「田」字的四个房间,房间的结构、电路、水管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你都会住的不舒服。心脏彩超就是看房间的结构,心电图就是检查电路,冠脉造影就是排查水管是否通畅,三个检查相辅相成,基本就可以查出你心脏的毛病了。


我的导师就常说,没有听不懂的患者,只有不会说话的医生。语言沟通的魅力就是,让患者听得明白。




心理分析:心理学


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各种类型的病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我们要揣摩他们的心理,对症下药,从而不同病人需要不同的应对「招数」。


或许这样你会觉得很累,然而始终坚持以病人利益为中心,你的病人依从性就不会太差。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甲亢、甲亢心」的重症患者:甲状腺毒症明显、全心增大、快速性房颤、甲状腺三度肿大、双下肢重度水肿。住院 5 天,经过抗甲亢、强心、利尿等治疗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患者和家属吵着出院。


「其实像你母亲这种病情危重的患者,我巴不得她立马出院。因为她随时有心脏骤停、心肌梗死、脑中风的风险,留在科室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然而我留住她,是因为管理她 5 天,和她有了感情,不希望所有的治疗前功尽弃,现在回去可能会死在家里。」我十分诚恳地跟患者子女说道。


患者子女听到后连连点头,立马回到病房做母亲的工作继续治疗。


如果语言的艺术是让病人听得「明白」,那么抓住患者的心理,你说的话会让病人听得「舒服」。




行为举止:伦理学

医疗界有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可见从医以道德为先。关爱患者,是从细微的行为举止体现,某种意义上说,医生的行为举止能折射出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



前阵子,白岩松在 2017 年整合医学大会上做医学与医德的报告,他提出中国只有两个职业带「德」,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


其他的职业就用「职业道德」来笼统而言,只有这两个职业是另论的,因为教师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而医生负责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报告中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大夫叫华益慰,是感动中国的获奖者,看他片子的时候白岩松的眼泪哗的就下来了,不是因为高超的医术,而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从他当医生开始,每天早上他要去查房之前,都要先把听诊器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捂热才进病房,他一辈子没让患者用过一次凉的听诊器。


无独有偶,我之前认识的一位主任,每次查房都会握住患者的右手,消除患者紧张的同时,还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自我保护:法律学

其实有了以上的四点已经足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然而我们迫不得已还要学好医学法律,是目前的大环境使然。



近几年医患问题处在风口浪尖,医患关系并不是十分和谐,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加之国民素质逐渐提高,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加,医生有必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法律法规。在合理行使医生权利的过程中,保护患者基本权益,更能保护自己。


医疗法律法规十分枯燥无味,应避开「填鸭式」学习。高资历的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教训通过举例为年轻医生讲解并敲响警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普通医生才能成为道德高尚、医技高超、知法守法的优秀医生,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促进医学事业健康发展。(责任编辑:赵晨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