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中年猝死!别总指望身边的人救你,其实你可以自己救自己

 长沙7喜 2017-08-07

日前有新闻报道称:成都一名44岁男子在等待观影《战狼2》时猝死。据当天赶到现场的急诊科医生说,赶到现场后发现有人在对男子进行胸外按压,可惜的是仍未能挽回男子生命。据了解,该男子今年44岁,日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在取票时就有点不舒服了。

这是事发时现场目击者的朋友圈:

又见中年猝死!别总指望身边的人救你,其实你可以自己救自己

图片来自@急诊夜鹰

心肌梗死为什么死亡率那么高?有人说是因为发病突然来不及救,我想说是因为轻视。出现症状,不管,以为一会儿会好——亲,不会好的,只会更严重。

如逝者般,平时就有高血压、取票时就已经不舒服——如果,在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采取措施,或许不会是这样的悲剧;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疾病以及发病的严重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平时就重视,随时准备好急救策略……

现实是没有如果。

人们往往把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放在了速效救心丸、心肺复苏术上,我们总以为运气会那么好,可以等来人救我们,但现实呢?全国有多少人会心肺复苏术?又有多少会的人会那么巧的出现在你需要的时候?与其期望发病后心跳停止的4分钟内有人把你奇迹般的救活,不如好好识别你自己身体给你的更多信号,自己救自己。

心脑血管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血管管腔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造成通往心脏和大脑的血氧含量相对不足、导致氧气缺乏和养料供应不足并诱发一系列病变:比如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头痛眩晕、耳鸣、心绞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又见中年猝死!别总指望身边的人救你,其实你可以自己救自己

而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输氧”向血液里直接补充氧气,一般吸氧30分钟以后,相关症状就得以缓解或消除。

早在1987年2月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家庭氧疗学术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坚持氧疗使一些疾病的死亡率成倍下降,病体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综合医疗费用下降。

又见中年猝死!别总指望身边的人救你,其实你可以自己救自己

最最最重要的是,一旦在公共场合发现自己不太舒服,只要立刻拿起随身携带的便携无源制氧机吸氧,就可以缓解急病症状,为医生的抢救赢得时间。此外,吸氧还能帮助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一般人体在缺氧环境下,很难让药效充分发挥,只有同时配合吸氧才能让机体有足够的能力把药物分解吸收。

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往往很极端,要么太重视,要么太不重视,而猝死往往就是发生在太不重视的人身上。珍爱生命,不仅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术以备不时之需,更需要将预防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拉长急救的时间线就是拉长人的生命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