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里干燥寒冷,伤风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会不请自来,因此,此节气最好温补,不仅要坚持冬季养肾、护心的养生总原则,还要注意以人体调养、祛寒育肾为目的。 一:天冷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二: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三:多吃点萝卜。 四:艾灸正当时,祛寒湿补肾阳。 做好这4件事,冬天不生病 养 生 要 义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出门注意防风防寒,不要着凉。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既然今年是燥冬,补肾首选当然是黑芝麻了。黑色补肾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锦上添花的一笔。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的强太多了。 黑芝麻盐做法超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大雪节气养生九大原则 1、保暖护阳气。 冬季一阳养好,来年的健康就有了基础。可是如果冬季阳气没有补充足够,到了春天,生发之气到来,就会出现哪里阳气不足哪里病的现象。如过敏、容易感冒、手脚冰冷、全身没力、上火等。 2、起居宜早眠早起。
3、养宜适度。 。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养勿过偏。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7、保持精神良好。 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8、通风健脑。 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大雪时节是进补的大好时节 主要分为食补和药补还有艾炙补 吃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还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不可过于机械,应根据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 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些药物进补。 大雪节气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药补要注意要因人、因时、因地,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温馨提醒艾灸补阳的顺序: 1、因为背部为阳气最汇聚的地方,所以先从背部的穴位大椎、至阳、心俞、肾俞、依次艾灸下来, 2、接着艾灸腹部的膻中,神阙,关元 3、最后艾灸涌泉穴。 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为什么大雪节气要重点艾灸这几个穴位呢,因为寒湿最容易入侵这几个重要穴位进入人体, 这是护阳养阴的不二之选。
⊙版权声明:本视频为【艾灸祛百病】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