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的几点策略

 GXF360 2017-08-08

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的几点策略

■文/宋兵卫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与方式,它既符合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又可以借助游戏的益智性来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区域游戏更是占据着幼儿园游戏教学的高比例部分。因此,幼儿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开展幼儿区域游戏的教学活动。

一、主题式游戏策略

主题式游戏指的是给游戏设定一个主题,通过场景模拟的形式来玩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逛超市”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去找玩具中和超市里面的糖果盒、生活用品包装盒、饮料等等非常类似的来作为道具,把它们逐一摆上货架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给这些商品增设包装,比如绑上彩带,绕一圈彩色纸、贴上有趣的标签等等。在货物全部上架完毕后,让幼儿来数一数、分一分、算一算等。在这个过程中,找道具培养的是幼儿一种物件意识以及比照能力。给道具玩具二次包装,培养的是幼儿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色彩鲜艳,各不相同的道具也是对学生色彩敏感度与色彩审美力的一种培养。数一数、分一分、算一算则是对幼儿进行10以内数字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一个启蒙培养。幼儿教师所设计的游戏都是为了特定的主题服务,通过这种主题式游戏策略,有助于避免游戏活动脱离了教学目的而变成“纯玩”的游戏。对幼儿来讲,在特定的主题下玩游戏,各种不同的场景也容易让他们觉得新鲜有趣,别有新意,自然熟悉下更容易进入游戏的状态,比如“逛超市”就是一个生活气息浓厚的主题游戏。

二、体验式游戏策略

体验式游戏指的是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一种感受与体验,从而对幼儿进行一种精神思想领域的启迪与教育。比如,在指定的区域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比如,教师制定某一幅动物,如大象、老鹰、啄木鸟等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及对这种动物的认知来剪纸。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可能非常重视动物的体貌特征,力求将它的每一个部位都剪出来从而拼凑得更加完整与形象。有的幼儿可能思维比较广,比如啄木鸟,他可能是想到啄木鸟太难了,所以就剪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动物来做抽象代表,同时又在它旁边剪了一棵树,这种两者拼凑在一起时也容易让人理解啄木鸟这一种动物等等。

三、合作式游戏策略

合作式游戏指的是幼儿教师鼓励幼儿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帮忙来共同完成游戏。比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理想之园”的游戏,让学生借助提供的各种道具来搭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且不分配统一相同的道具,而是鼓励小组内自行商量。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就需要先商量确定出“理想之园”的主题、基调、特色、基本构造,比如,很大的游乐场,里面有很多的游乐设施,还是有很多功能区,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等等,颜色要以哪一种为主色调,大概的构造又是怎么等。当这些设计的元素被一个个确定后,再让幼儿自行去教师那里领取自己想要的道具,如果没有,则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来尝试制作。可以看出,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虽然其本质是类似于“搭积木”和“手工剪裁/涂鸦”,但是幼儿们却会因为伙伴们的互相合作与帮忙而主动性更高,也更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比单纯让幼儿“搭积木”和“手工剪裁/涂鸦”来得更加有趣。因此这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手工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幼儿的交际能力。

四、模仿式游戏策略

模仿式游戏策略指的是模仿别人的一种游戏。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幼儿非常喜欢模仿,这也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在家里,可能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看电视时,特别是唱歌跳舞类的节目时,可能会模仿电视上的明星手舞足蹈。同样,在幼儿园里,可能会模仿其他小朋友,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定规律,从正面的角度去玩这种游戏。比如,通过大屏幕来展示若干种动物的习性、动态,若干位明星的经典动作等等,学生可以有5-10分钟的观看时间,在这之后,由教师随机指出一种动物或者一位明星,让幼儿来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即让幼儿来模仿后,由其他幼儿来评评,看谁模仿得最像等等。

幼儿园区域游戏指的是幼儿在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培养倾向所设置创造的一个人为的环境中去玩游戏。玩游戏几乎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与兴趣,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毫无目的,只求开心地玩,而是要从培养幼儿各方面启蒙能力的角度去玩。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时,可以采取主题式、体验式、合作式、模仿式这四种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游戏的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华洋幼儿园

编辑 张晓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