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思明居士 2017-08-08

战国时期,齐庄公到大臣崔抒的家里跟崔杼的老婆通奸,崔杼不甘心当绿乌龟,当场把齐庄公杀了。齐国相国晏子在得知国君死后,在别人都不敢去的情况下,自己要亲自去崔家吊念国君,顺便给国君收尸。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他的家臣左右问他:你会陪国君死么?晏子的回答是:国君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我要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离开齐国出奔逃走吗?晏子答:国君的死又不是我的罪过,我为什么要逃?左右又问他:那么回家吗?晏子答:国君都死了,回到哪儿去呢?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晏子真是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话,不死、不逃、也不回家,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国君,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点也不怕激怒崔抒。而崔抒确实有杀掉晏子的心思,但是左右臣子认为晏子是贤人,不能杀,晏子才没有被杀。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晏子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所谓“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晏子认为: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私呢和亲信,才有份儿,堂堂大臣是不干的。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也就是说,他将忠君和爱国分得很清:如果君主是为国家而死,那么,跟他一起死,就是爱国;反之,如果君主死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下半身快活,那自己就没必要跟他一起死。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为什么不会被成为“赵奸、楚奸”?

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代表了主流的忠君爱国的意识,他们将忠君与爱国分的很明确。而将忠君爱国混为一谈的是汉朝,秦朝虽然统一天下,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被认同的国家意识,以至于秦朝很快被推翻。而汉朝延续400年,秦朝延续二世,各地还是自称楚人、魏人、齐人、赵人,而汉朝过后只有一种人,就是汉人。忠于汉人忠于国家,是汉人的本分,出卖汉人利益就会被称为汉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