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我曾经排斥过杰克·韦尔奇,准确地说,是排斥他的书,他的有关管理学方面的书。这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认为国度不同,体制不同,很难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圣经”;另一个,要怪就怪书商,走进书店就会看到,韦尔奇的书,往往被过度包装,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失去购买的欲望。
如今看来,是自己浅薄了。尽管我对书籍的过度包装仍然持否定态度,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韦尔奇在管理学方面的真知灼见,即便在世界经济面临新常态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相信他在《赢》一书中的许多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本书是他与第三任妻子苏茜合力打造的。苏茜曾是《哈佛商业评论》杂志记者,奉命采访韦尔奇时,两个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尽管两人都各有自己的家庭。为了不被人诟病,两人也各自迅速离婚,并很快走到一起。不过,他们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从蜜月第一天起,就全力投入到《赢》一书的写作中。这是一本为想在商界大展宏图的人准备的指导书。这本书多处提到“来自一个朋友”的案例,则是直接取材于苏茜的职业生涯。
当然,我今天要介绍的是韦尔奇的新著《商业的本质》。这本书,或多或少,仍然有《赢》的影子。比如,在《赢》中,韦尔奇认为,企业员工分为三个类别:最好的20%,中间的70%,最差的10%。 在一个组织中,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靠中间70%的员工来完成的。所以,你不能只让这中间的70%默默干活,却对他们不加理睬。就如同在一个大家庭中,除了引人瞩目的天才和喜欢惹是生非的坏孩子以外,那些循规蹈矩、性情温和的普通孩子,也应该得到关怀。
在韦尔奇看来,如何做好市场营销,如何克服财务恐慌,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化,如何做好大数据时代的危机管理等,仍然属于细枝末节。领导者工作的核心,还是管理企业,而管理企业,就是管人。把人管好了,企业的事情就做成了;人管不好,事情也就做不成。人,依然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作为领导者,在管人方面,必须具备哪些素质?韦尔奇认为,起码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领导者要体谅下属。韦尔奇说,一个好领导,就像好教练,自己站在场外,看到队员有了出彩表现时,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当选手们走出赛场时,他们会不顾选手浸满汗水的衣服,而给予热情的拥抱;他们还知道如何跟每一个队员打交道才奏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最优秀的领导者在涉及利益时,应先人后己。
第二,领导者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什么意思?就是对于确定了的目标,要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告诉他们: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将奔向何方;你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应该做什么。你还要多解释几遍,以便让下属更好地理解。
第三,领导者要为下属的前进扫清障碍。韦尔奇最痛恨官僚主义。他说,一些公司里的管理人员,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打击下属的积极性,甚至给下属进步设置障碍;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恰恰相反,他们的职责,是为下属扫除进步的障碍。
第四,领导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他们看到员工成长和晋升,应当感到无比高兴;他们要尽其所能,用各种方式庆祝下属的进步,比如给下属涨薪,予以晋升,赋予更多职责,或当众表扬。有意思的是,韦尔奇认为,最卓越、最有效、最令人惊叹的领导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喜欢给下属涨薪。
第五,领导者要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在韦尔奇看来,下属为了工作,奉献出了白天的时间,有时还要奉献出晚上的时间,付出了自己的脑力、体力和情感,公司是给他们发了工资,充实了他们的钱包,但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还需要充实他们的灵魂。这就是,要体谅下属,让下属的工作充满意义。
有人认为这很难,但韦尔奇不这么看。他说,如果下属取得一个小小成功,你不妨为他举行一个庆祝仪式;你还可以幽默些,坦率些,让员工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如果官僚主义抬头,你就要及时遏制;有时,你还可以在办公室之外,与下属聚一聚。工作中,难免会有困难和压力,但领导者不能让这些成为常态,而要让下属热爱工作,这是领导者应该做到的。
商业,其他行业也然,归根到底是一项“团队运动”,任何人都不应该单枪匹马去拼杀,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所以,《商业的本质》特别强调协调力和领导力,并强调实现协调力的一个大前提,是提升领导力。
韦尔奇提出领导者必须具备五种素质,说白了,其实是说,领导者,要么给员工创造一个晋升的空间,要么让员工多赚钱,倘若连晋升、金钱你都办不到,那么,至少要给员工创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很多领导,这三项要求,一项也做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