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十多年以来: 看衰中国的人-----------掉阶层 看平中国的人-----------维持阶层 看好中国的人-----------升阶层
▲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认知中有那么一条:居安思危 我并不是要否定这个认知, 我想说的是,从来更为乐观的情况与更为悲观的情况都要考虑一遍 所以居安应该怎样? 居安思乐与居安思危同时并存。 只考虑单方面的思维一定是狭隘的。 当你身处安逸的时候,你要思考坏的可能这是本手 同时你还应该思考更为乐观的可能。这样你才不会随波逐流 太多的自以为是的人,总以极度的悲观论来标榜自己的思想深度。 其实思想的“深度”有时还不如思想的稀缺度
▲ 存在即合理,对待一件事物,你适合用更为多数的时间来找寻其存在的成因。而不是去用大多数的时间去回避去否定存在的合理性。
▲ 一网友私下问我,他问北京的房产,他问这个区域2.5万单价的你建议买么? 他又问那个区域3万单价的你建议买么? 我反问“你是不是被当下流行的所谓追求低单价的潮流给洗脑了?”你那些区域算北京么,是环京吧,北京建议你还是多看看5万以上单价的,少看那些2万多单价的。
▲ 为什么总有人说成功与书本知识没有太大关联。 其实我想说书本的知识体系是重要的,但有更多更为重要的东西,书本上是学不到。尤其是那些比较边缘地带的知识,审查就通不过,更何况上书本,书本上都是小清新,社会的复杂是书本知识无法诠释的。
▲ 从文理的角度来诠释成功因素。 你去看,两种失败者与另两种容易成功的人。 一种失败者是纯理工男,一辈子做技术,你说他聪明吧,做技术的时候特聪明,你说他笨吧,除技术以外就是个二楞,情商基本为零。 另一种是纯文科生,情商高超,但大脑里没有安装逻辑模块,所以也难言成功。
这两个象限的人看各自都很好笑,理工男看纯文科生搞不定电脑程序的时候无力吐槽,纯文科生看到理工男为人处世或者追女生时各种不解风情也是无力吐槽。
更延伸开可能要涉及精算式思维与模糊数学之间的优劣,以后再展开。 最强大脑看过吧(当然我知道里面部分有掺假),里面一个弱智儿童数学天赋超过绝大多数地球人。 马晓春知道吧,昔日围棋算路顶级高手,但你看看这面容,咳咳。
纯文科我也举个,蜗居作者六六,文科天才,但她不具备逻辑模块的,你去看看她的投资水平,因为这个不是她的思维象限可以思考的东西。
但这两个象限的连接部有两种人却更为容易成功。 那就是拥有情商天赋的理工男 以及拥有逻辑天赋的文科生
▲ 首尾呼应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 看衰中国的人-----------掉阶层 看平中国的人-----------维持阶层 看好中国的人-----------升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