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根穴,乳根穴的准确位置图,乳根穴的作用与功效

 寂寞的季节314 2017-08-09

乳根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乳根穴位位置图

乳根穴的准确位置图

乳根穴怎么找

仰卧位,男性在乳头下1肋,即乳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相交处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线中点处取穴。

解剖位置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乳根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腹外斜肌、第五肋间结构。有肋间动、静脉分支及第五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四、五、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针经皮下组织, 至胸大肌及腹外斜肌, 前肌由胸前神经支配,后肌由肋间神经支配。第五肋间结构包括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动、静脉和肋间神经。其深面,除胸内筋膜、胸膜和肺外,左侧穴位内侧有心包及其内的心脏,右侧则有膈、肝的上缘。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和肋间神经、动脉分布。

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分支及肋间动、静脉分支。

乳根穴的作用

乳根穴意义: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及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内外,气化之气循胃经疏散。

按摩乳根穴的作用

功效作用

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燥化脾湿的作用。

乳根穴位于胸部足阳明经上,阳明经乃多气多血之经,本穴位于乳房根部,有理气活血、通经下乳之功,可治疗乳房病,是治疗乳房疾患及心前区疼痛的主穴。

因乳根穴内对应于肺脏,又可治疗胸肺病。

主治疾病

乳根穴主治乳痈,乳汁分泌不足,乳癖,乳痛,乳腺炎,胸痛,咳嗽,呃逆,膺肿,咳逆,哮喘,呕吐,食噎,霍乱转筋,难产,胎衣不下,肋间神经痛,气喘,少乳,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臂丛神经痛等。

乳根穴主治乳痈、乳汁少、胸痛、咳嗽、呃逆。

乳根穴主治胸肺、乳房等疾患:如胸痛、膺肿、咳逆、哮喘、乳痈、乳痛、乳少、呕吐、呃逆、食噎、霍乱转筋、难产、胎衣不下等。

现代又多用乳根治疗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肋间神经痛等。

乳根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

乳根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痛;乳汁少,乳痈,乳癖。

主治乳痈、乳少等症,均用灸法。

妇产科系统疾病:乳汁不足,乳腺炎;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臂丛神经痛。

注意:库房穴与乳根穴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配伍应用

乳根穴配少泽穴、足三里穴,治产后乳汁不足。

乳根穴配少泽穴、足三里穴、血海穴,有补益气血,化生乳汁的作用,主治产后乳汁不足。

乳根穴配膻中穴、少泽穴,治乳房肿痛。

乳根穴配膻中穴、内关穴,治心前区疼痛。

乳根穴配乳中穴、俞府穴,有降气化痰,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痰哮。

乳根穴配少泽穴、膻中穴治乳痈;

乳根穴配少泽穴、足三里穴治乳少。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

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直刺0.4寸。

一般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向外斜刺或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乳房。

注意:不宜深刺,以免导致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禁直接灸。

乳根穴解析

乳根为经穴名(Rǔgēn ST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乳指乳头,根即根部,穴在乳房根部,故名乳根。主治乳痈,乳汁分泌不足,乳癖,乳痛,乳腺炎,胸痛,咳嗽,呃逆,膺肿,咳逆,哮喘,呕吐,食噎,霍乱转筋,难产,胎衣不下,肋间神经痛,气喘,少乳,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臂丛神经痛等。

乳根的别名

薜息《备急千金要方》,气眼,胸薛。

乳根。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部分不断气化,加之膺窗穴外传体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实,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

薛息。薛息,歇息之假用也,亦为停驻之意。薛息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驻,故名。理同乳根之解。

出处:《针灸甲乙经》: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乳根穴名解

乳指乳头,根即根部,穴在乳房根部,故名乳根。

乳,指乳房。根,指根底。穴当乳房下缘,以其所居位置而命名。

研究进展

治疗乳腺增生:根据报道,选乳根配合屋翳、天宗、肩井等穴,呈25°向外斜刺1.5寸,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7.32%。

实验研究发现,刺乳根穴可以条件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

治疗早期房颤:实验研究发现,针刺乳根穴,可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房性早搏短期内相对减少,对早期房颤有一定的复律作用。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乳下满痛,膺肿,乳根主之。乳痈,凄索寒热,痛不可按,乳根主之。

《针灸大成》:主胸下满闷,胸痛膈气,不下食,噎病,臂肿痛,乳痛,乳痈,凄惨寒痛,不可按仰,咳逆,霍乱转筋,四厥。

《医宗金鉴》:主治胸前肿,乳痈,小儿龟胸等证。

《席弘赋》: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