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鬓穴的准确位置图,曲鬓穴,曲鬓穴的作用与功效

 寂寞的季节314 2017-08-09

曲鬓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曲鬓穴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曲鬓穴位于头颞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之交点处;或于平齐耳尖之横线与耳屏根直上的交点处取穴。

曲鬓穴位位置图

曲鬓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曲鬓穴位于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

正坐仰靠或侧伏,在耳前上方入鬓发内,约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穴位解剖

曲鬓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顶支,颞肌受下颌神经的前干肌支支配。

层次解剖:同颔厌。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

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顶支。

曲鬓穴的作用

曲鬓穴意义:胆经经所在此化雨而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化为地部经水。

曲鬓穴功效:降浊除湿,清热止痛,活络通窍。疏经通络的作用。

主治疾病

曲鬓穴主治偏正头痛,齿痛,颔颊肿,口眼斜等。

曲鬓穴主治头面、口齿等疾患:如头痛连齿、口眼喁斜、口噤不开、颌颊肿痛、暴喑、颈项强急等。

现代又多用曲鬓穴治疗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面神经麻痹;

五官科系统疾病:颞肌痉挛,牙痛,视网膜出血及其他眼病。

穴位配伍

曲鬓穴配风池穴、太冲穴治目赤肿痛;

曲鬓穴配下关穴、合谷穴、太冲穴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曲鬓穴配太阳穴、头维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曲鬓穴配冲阳穴、颊车穴,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

曲鬓穴配廉泉穴、合谷穴,有清热开窍的作用,主治暴喑。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

向后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曲鬓穴解析

特异性:曲鬓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

曲鬓。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质为悬厘穴传来的天部寒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虽与天部气血相比而为寒湿,但仍为温热之性,故名。

足太阳少阳之会。本穴虽为胆经之穴,但其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受膀胱经外散的寒湿之气而表现为冷降收引,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曲鬓为经穴名(qūbìn GB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属足少阳胆经。曲鬓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曲即弯曲,鬓即鬓发,此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故名曲鬓。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口噤,齿龋。

《针灸甲乙经》:颈颔支满,痛引牙齿,口噤不开,急痛不能言。

《针灸大成》:主颔颊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 ,口禁不能言,颈项不得回顾,脑两角痛为颠风,引目眇。

研究进展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针刺曲鬓,能明显改善细胞聚集状态,降低血粘度。

对脑血流图影响:针刺该穴可使脑血流图(近效应)平均波幅增高,流入时间缩短。说明针刺该穴有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