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代理机构本应是组织好招投标程序过程,维护好招投标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的机构。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有代理机构在编制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和评分办法时,设置带有排斥性或歧视性条款;也有代理机构不择手段抢揽业务,通过恶意压低招标代理服务费或不收代理费占领市场,严重影响招标投标市场的竞争秩序。 针对于这些不良现象,国家发改委近期动作连连。 发改委近日连出三大招 招标代理资格或将全面取消 7月31日,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委托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组织市场主体、业内专家学者,就《招标投标法》第十四条关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管理的条款修订收集意见。 此次会议重点讨论经以下两个问题: 1、取消招标代理资格对招投标市场的影响和效果; 2、招标代理资格取消后,政府和协会应从哪些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业自律。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发布公告称,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管理规定,今年暂不受理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认定申请……资格证书有效期即将届满的,有效期统一延续至新管理规定实施之日。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延续期内,不换发新证。 另外,7月17日发改委发布了新版《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发改委今年1月6日发布的《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比较,取消了工程设计、招标代理和工程监理等由住建部管理并发放资质许可的业务内容。其次,在1月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工程咨询单位应取得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在认定的专业和服务范围内开展工程咨询业务,此次未再提资质要求。 十八大之后,政府相继取消了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机构资格、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从发改委近日一系列动作来看,作为招标代理机构最后一个法定资格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被取消,将是铁板钉钉的事! 如果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被取消,那意味着招标代理资格认定被全面取消。之前,政府已取消招标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如再全面取消招标代理资格,这将客观上促进提升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凭本事吃饭,将成为行业共识。 招标代理资格全面取消 代理机构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招标代理机构对于完成好招标人委托招标事务、履行好招标代理人的工作职责、维护好招投标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组织好招标投标程序过程,保证代理质量、提高代理信誉、规避代理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弱化或取消实质上是市场准入资格弱化和取消,意味着更多的企业或公司将涌入招投标市场,这时更需要做好行业的监管,完善企业招投标监督管理机制。 随着十多年来招标代理机构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招标代理机构专业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业务方面应进入2.0时代向全过程咨询发展,采用多种咨询方式组合,为项目决策、实施和运营持续提供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其次,应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联合经营,从而提升专业价值。 同时,招标代理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大力推广电子招投标系统,完成从项目策划、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网上报名、招标文件下载、网上修改与澄清、网上异议与答复、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全流程的电子化,优化和升级服务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今后长远发展凝聚力量。全流程电子化将最大限度保障整个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了权力寻租、腐败等违法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全程网上阅评标、中标结果公示等环节也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干扰,也将最大限度的保证过程公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