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GXF360 2017-08-09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大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田克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切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进入文本,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和谐的阅读氛围中充分地与作者、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教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1.画面引入。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有许多插图,这是极为形象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适时运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等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迅速触摸文本意境,与文本展开直接对话。如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通读课文,可先依次出示文中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感知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想象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借助插图,兴趣盎然地描述他们之间的各种语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真正与文本对话,感悟文本的寓意。

2.音乐渲染。

在阅读教学中,适宜的音乐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阅读情境,融入文本语言。如《月光曲》一文讲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过程的传说故事。如果仅凭读书和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感受出月光曲的美好意境。适时播放钢琴曲《月光曲》,让学生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入情入境地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再读这段语言文字,学生读得相当专注,感情真挚深沉,此时的一字一句都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极富感染力。

3.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的阅读表现方法。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扮演角色的方法有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和改编课本剧。《我要的是葫芦》《称赞》《掌声》等写人、叙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将相和》《孔子拜师》《一次成功的实验》等故事性强或角色鲜明的课文,可组织学生装扮成不同的人物角色,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本剧能更直观地展开戏剧冲突,展现人物形象,反映文本主题。如《手捧花盆的孩子》《小摄影师》《巨人的花园》等,可以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课件展示。

课件能模拟鲜活的教学情境,它将图、文、视频融为一体,是当今最直观的网络教学资源。它能有效渲染气氛、烘托形象,让僵硬的文字变得灵动活泼,使教学活动声形并茂,情理交融,言意共生,增强学生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有效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课件,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再现文本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