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丨你听过贝多芬的《战争交响曲》(Op.91)吗?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8-09
《战争交响曲》风格探析
《战争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该作品在当时给贝多芬带来了近似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并没有赢得音乐学家的认可,在音乐学界也不被重视。这部作品究竟有无价值?笔者以贝多芬几部有定评的作品作为参照系,拟从标题音乐理念、音乐形象、曲式以及配器四个方面,对《战争交响曲》的风格进行了评析,以期给这部作品以重新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原载《艺术百家》 , 2012 年第六期。

《战争交响曲》(Battle Symphony)是贝多芬于1813年为音乐发明家梅泽尔(Maelzel,1772—1883)发明的“自动风琴”而创作的器乐曲,后来被贝多芬改为管弦乐曲。1813年12月8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大学礼堂举行的一场慈善音乐会中首演,大获成功。《战争交响曲》在当时给贝多芬带来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贝多芬也因此被誉为“欧洲的荣耀”,但这部作品并没有赢得音乐学家的认可,音乐史书上也少有提及。也许是因为对“不入流”作品的鄙薄和不屑,直到目前为止,国内音乐界对这一作品的研究尚不多见。这部作品也许只是贝多芬全部作品中微不足道的一部,但既然贝多芬把它写出来了,而且在当时还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我们就不能忽视它在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特殊位置”。下面,本文将以贝多芬几部有定评的作品作为参照,对《战争交响曲》的风格试作一些分析,相信对国内有关贝多芬的研究或许有补白之用

(一)“标题音乐”创作的又一次探索
19世纪是标题音乐充分发展的时期,而这一音乐样式的“始作俑者”一般都认为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作品68号,完成于1808年)。贝多芬对于标题音乐的理解认识,也集中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它是感受多于音画。”由此可见,贝多芬对标题音乐的观念是——在模拟性描绘、叙述的基础上,更注重于概括和抒情。

《战争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相似之处在于,两部作品都有大量的对自然声响的模仿,这是描绘和叙述所需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田园交响曲》中描绘是为抒情服务的,而《战争交响曲》,更多的是单纯的模拟。在《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畔小景”中,有对小溪潺潺流水声的模仿;在乐章接近结束时,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模仿了大自然中夜莺、鹌鹑和杜鹃的鸣叫声。在第四乐章“暴风雨”中,弦乐声部用快速的半音阶下行旋律刻画了急骤的倾盆大雨和旋风。但是,在整个作品中,这种模仿手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与抒情性的段落相比,它明显地居于次要地位。而在《战争交响曲》中,情况有所不同。贝多芬大量使用机械性噪音来模仿真实的枪炮声,以营造战斗气氛。在第一乐章中,这种音乐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乐谱的上方首次出现了罕见的符号〇和,这分别代表着英法两军的炮声。最初战斗的开始还并不激烈,后来战争进入到激烈阶段,两军的枪炮声此起彼伏。枪炮声的密集或稀疏,表明了战争的激烈程度,仿佛让人亲临了战争现场。用较多的篇幅描绘战争的场面,成为这部作品的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这时描绘多于抒情是显而易见的。如在第一乐章结束之前的行板(Andante)段落中,谱面上只剩下越来越稀疏的符号,那是英军的炮声,而且第一小提琴的主旋律也越来越弱。毫无疑问,这些都暗示着英军即将到来的胜利和战争的结束。这一点,也和在《田园交响曲》中描写暴风雨的结束时,以牧歌中微弱的雷声逐渐消失的手法如出一辙。

(二)“英雄”系列交响诗史的又一篇章
贝多芬一生崇拜英雄。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尤其是交响乐创作中,英雄的音乐形象是贯穿始终的。《第三交响曲》(“英雄”)自不必说了,其它8部交响曲也莫不如此。他的九部交响乐就是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贝多芬作品中英雄的形象是丰满的、多侧面的、真实的和可信的。对英雄的崇敬和对英雄的构思,从而形成了贝多芬音乐中庞大的“英雄”系列。而《战争交响曲》,毫无疑义也可以跻身于这一系列中。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在他的心目中,英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实现他资产阶级革命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因此,英雄的“音乐形象”带有一定的典型性、抽象性。但是,从音乐形态的角度来看,英雄的“音乐形象”又是具体的,是以某些特定的音乐语言塑造出来的。其中号角性音调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战争交响曲》中,除了几首现成曲调的引用外,占据着引人注目地位的,是英法两军的号角声(同样的旋律,法军用C大调,英军用降E大调)。这种号角音调不可否认具有某种“英雄性”的气质。“法国革命音乐对贝多芬的影响,主要地局限于信号性的主题与进行曲。小号和定音鼓的信号,也和贝多芬的政治观念相符,这一点从《爱格蒙特》配乐第八曲的一个脚注中也可以看出,贝多芬在那里写到:“小号的进入表示出为祖国争取到的自由。”在贝多芬的英雄性题材作品中,号角性的音调随处可见。例如在《英雄交响曲》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就是号角音调的典型形态,甚至在后面的乐章中,也总是依稀可闻。又例如在《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接近结尾时的两次威武的军号声,也预示了狂喜的末乐章,唤起了英雄的形象。这种具有隐喻性的音乐素材,还并不局限于他的9部交响乐中,在《列奥诺拉》序曲(第3号)发展部中两次出现的嘹亮的军号的场外独奏,是重获自由的暗示。在《战争交响曲》中,对号角性音调的使用,也可以作如是观。

(三)曲式创新的又一范例
按照古典主义音乐的结构原则,“交响曲”一般为四个乐章,而且第一乐章应采用奏鸣曲式。这部作品既然名为“交响曲”,则理应照此办理。但这部作品的曲式相当特殊。全曲只有两个乐章,标题分别为《战斗》和《胜利交响曲》。那么,它是否遵循了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乐章。它主要是由四个段落组成,他们分别是:
《统治吧,不列颠》;
《马尔布鲁克》;
《场面》;
《突击进行曲》。

这看起来颇杂乱,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四个段落的比例并不平衡。
第四部分《突击进行曲》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正是第一和第二两部分材料的融合;并且在尾声处,代表法军的《马尔布鲁克》进行曲变成了类似葬礼音乐的行板(17个小节),以此来暗示法军的溃败。这样一来,此乐章的实际结构就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