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害怕去麻烦别人?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个小孩子排队买麦当劳,一个年轻妈妈和5岁左右的儿子排队点餐,妈妈让小男孩自己点。孩子踮起脚尖,看着售货员、手指着上面的广告牌,说自己要哪一款套餐,但是饮料要换成另一种,还需要加什么佐料,服务员说,那样的话需要加钱,还得现做、要等一会儿。 小男孩点点头,说:“没关系,我和妈妈可以等”。小孩子几句话把自己真实的需要,怎样去调整说的一清二楚。 当时我的心里有些许感动,觉得小男孩是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的人,随后我又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她每一次都是点正常的套餐,不会有任何的其他要求,如果想要换掉套餐里的固定搭配,她会选择另外去点,甚至多要一袋番茄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我问她为什么啊,她说:“那样会不会太麻烦人家了”。 我感念着朋友的贴心,总是为他人着想,可是,却又觉得,是不是小男孩的方式是对自己更加的关爱呢? 为什么两个人会有这样的不同,为什么有些人不是很在意自己的需求,总是会牺牲自己来爱护他人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内心活动、人际互动主要是与我们的自尊有关。
面对他人的需求,你是选择牺牲自己,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为他人妥协,这与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是息息相关的。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也会让我们更容易委屈自己,我们会害怕提出自己的要求,害怕麻烦别人,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情感,想要去迎合别人的需求,而自己的需要总是被自己否定了,或者直接忽视了。 不愿麻烦别人的背后, 都有颗敏感善良的内心
我想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夸大了“麻烦别人”的结果,大部分时候别人并不会觉得被麻烦,而是我们自己所想象的。而给别人添麻烦的想法,是当我们不够觉得自己不够好时才会出现的。 其实在我们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时候,才会在寻求帮助时,本能的觉得自己是会被拒绝的。 自己是不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的人,或者会觉得如果我不去帮助别人,让别人帮助我,真的会亏欠别人了,是麻烦了别人,也总是在麻烦别人的时候,常常感到恐惧、紧张和焦虑,提出想法的时候也总是会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而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呢,我们总是想要第一时间就去帮助别人解决麻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方式中,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被需要的人,是别人认可的人,这样才会得到内心的满足。 所以,不愿意麻烦别人,只是一个表象,真正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可。 你已经足够好了,无需他人的肯定 小诺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在生活中也总是想要去委屈自己去满足室友的无理要求,室友向她借钱,每次都不会说自己不方便不能借。 而当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也根本不好意思向室友开口,每次需要帮忙的时候,也总是会说:“别人也很忙的,还是算了吧”。 当她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如果办不好,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真的很恨自己为什么做不好。 你已经足够好了,无需他人的肯定 一个美好的自己并不来源于我们是否所有的事情都要答应别人的要求,去帮助他们,一个美好的自己不在于是否每次都能把事情做好,一个美好的自己是来源于真正充盈的自己,来源于对于自己的肯定。 这种肯定,是相信自己无论有没有答应别人的要求,满足别的需要,自己都是美好的,我们不需要用答应别人每一次的要求,帮助别人做很多的工作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美好的,与其他人无关,与是否委屈自己帮助别人也没有关系。 因为自我的充盈与外界无关,它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的。 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真的肯定自己,就会不断的从外界来寻求肯定,而外界的是不真实的,自我内心的肯定才是真实和永久的。 你是值得被帮助的,值得更多的好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帮助的时候,没有什么资格让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也会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 比如,在恋爱当中,自我的价值感很低的人,总是会觉得他对我好一点就可以了,我没有什么资格让他对我更好。 但是其实并不是的,他宠爱你,因为你就是值得的,他应该对你更好,因为你值得的更多。 所以,提出自己的需求,敢于提出自己的需求,是高自尊的表现,同时,当我们开始提出需求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值得更多的,那本来就是应该拥有的,被宠爱,或者被帮助。 为你的渴望,提出需求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提出需求,很多时候是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可以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渴望的是怎样的关系,希望别人怎么去帮助自己。 我们知道了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帮助自己,这样也可以让别人明白,你希望他怎么去做才是好的,而不是就是在心里想着,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不公平,那样也没办法让别人知道。 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需求的时候,其实可以大胆的、自信的说出来,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需要,走出这一步,给自己更多的信心,才能获得更多的价值感。 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关怀自己的需要,我们会发现,我们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