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缅铁路——临沧人永远的痛

 浮生偷闲 2017-08-10



游历在外,时常有人问我家乡有无火车,每次我都摇摇头,山太多修不了。前两天在搜索云县信息的时候,猛然发现“滇缅铁路遗址”赫然列于其上。震惊、激动之余,不免开始惭愧起来,原来这世上还有一条滇缅铁路,就在离家40公里之外的云县,而我居然一直不知道。



云南地形复杂,大山大川纵横交贯,因此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凤庆因为茶马古道而曾经一度为府。时至今日,茶马古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临沧、云县等更利于修建公路,于是府治移为临沧,是为临沧市,而云县因为交通相对便利发展也比凤庆快些。即便今天交通便利了许多,但是临沧市内依然没有高速公路,更别说是铁路了,最多也就是国道、省道。每次离家或回家,都可以明显的看到如今的公路一如以往的茶马古道,蜿蜒迂回、悬崖深涧,唯一的不同就是道路宽了些,路面平整了些。正因如此,才一直以为临沧是修不了铁路的,也就不作多想。



实在想不到的是,原来铁路曾经离我只有40公里,可如今却已是遥不可及,那便是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那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证国际畅通,由国民政府和云南省政府共同组织修建的。从昆明出发经安宁、楚雄、祥云、云县、孟定等地出境直达缅甸的腊戌,衔接缅甸铁路网,在昆明与滇越铁路接轨,连入越南。接受滇越铁路的教训,不再假手于外国人,而是自己修建,大量的铁路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和各地劳动人民一呼百应,迅速聚集于铁路沿线。滇缅铁路全线870多公里,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全程靠人工挖掘,而云南的山川阻隔,可见劳动难度和强度是多么的艰巨。



当时整个临沧地区根本没有多少劳动力,因为战争劳力锐减,再加瘴气肆虐人口剧减,因而参与修路的有大量的妇女儿童。除此之外,因为缺乏劳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外加瘴气、野兽和意外等,每天都有人倒在铁路线上。据中央电视台专题纪录片《滇缅铁路》的采访实录,当时参与修建铁路十几岁的小孩现在已是垂垂老者,回忆起当年倒下的人们,因为来不及建墓而就地掩埋在路基之下,更有被开山炸死者,直接扔进了滚滚南汀河,甚至还在叫喊的伤者也被无情地抛进了江里,讲述人只是哽咽着说“没有办法啊”。



就是在这样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条件下,人们依然热情高涨,从1937年至1942年前后5年时间,克服中间种种困难和变故,从昆明出发的东线已经开始铺轨,而西线也基本完成路基,全线贯通只待铺轨,也就是说再有一年半载便可试行通车,临沧便有了火车。可就在这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缅甸,攻入云南地境,腾冲、龙陵、畹町相继失守,蒋介石为免滇缅铁路落入敌手,下达了以免资敌,就地炸毁的命令。30万军民为之日夜奋斗,为之付出10万鲜活生命的铁路眼看就要建成,如今却要亲手炸毁!人们眼含热泪,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最终无条件的坚决的执行了这一命令,于是滇缅铁路在隆隆的炮声中化为一片烟尘。炮声持续了很多天,之后人们死的死、散的散,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滇越铁路“一条钢轨一条命”,滇缅铁路“8米死一人”,至少滇越铁路至今还在通车,而滇缅铁路却被遗忘在萋萋荒草中。据说昆明还有一段12公里尚存,但是知道滇缅铁路的人又有多少呢,连本地人都已记不清,遑论国人。不过,略微可以欣慰的是,滇缅铁路仍然在某些人的记忆中,央视纪录片《滇缅铁路》,彭荆风《滇缅铁路祭》(想不到彭荆风就是课文《驿路梨花》的作者),临沧市《滇缅铁路资料汇编》和《滇缅铁路史料专辑》,云县“滇缅铁路遗址”,孟定“滇缅铁路遗址纪念馆”,以修筑滇缅铁路为背景、弘扬临沧人爱国主义情怀的30集电视连续剧《孟定之恋》(可惜网上无片源)……这一切都算是对先人们的一种纪念和缅怀吧。


滇缅铁路对临沧人来说,是一项悲痛而又悲壮的工程,是一个很近却很遥远的梦,是一部惨烈的血泪史。今天,虽然还有不少人在为重建滇缅铁路而努力,但是昆明的铁路早已修到大理,时下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西线直接从瑞丽出境连接腊戌,没有临沧什么事了。滇缅铁路,临沧人心头永远的痛,永远的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