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功针刺之理论依据(下)

 为什么73 2017-08-10


哈哈

内功针刺

1


理论依据

 


针刺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临证中能够随时随地做到“治神”,也就是《素问·宝命全形论》所描述的“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其手段是在针刺手法纯熟的基础上,通过内功修炼,培养术者自身的真气,从而做到精神内守,以意领气,手随心转,随心所欲地控制针具,这在长针治疗经筋病的操作中尤为重要。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我们每个针灸临床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问题是“治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今人多将“治神”简单的解释为精神专一,这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根据程门雪和裘沛然等前辈的治学经验,学习经典著作要专读白文,必须结合文章的前后文来理解其语义,综合全书进行分析,也就是“以经解经”,绝不可断章而取其义,更不可以现代汉语语意强释古代医学经典。


    “治神”一词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以上文字目前一般解释为:“故用针刺方法治疗疾病,向天下宣布的有五个关键问题,而一般黎民只知取用余食,以维持生活,对于针刺的道理及其奥妙是不知道的。第一是治神,医生必须专一精神,才能洞悉病情的变化。第二是懂得养生的道理;第三要熟悉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主治;第四要懂得制取砭石的大小,随病所宜,以适其用;第五要懂得对脏腑血气的诊断。”对于“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等则注释为:“针刺的重要道理,在于首先治神,医生要精神专一。对于五脏虚实的情况要胸有定见。”


    “黔首”一词,首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本为战国及秦代对民众的称谓。《辞源》注曰:意为庶民、平民。一说因以黑巾裹头,故称。《礼·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注:“黔首,谓民也。”但是此处本身讨论的是医学专业问题,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及教育水平及其低下的时代,不可能要求普通民众了解乃至于掌握高深的针灸专业知识,即便是在今天,这种要求也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此处的“黔首”,应该指的是医疗技术有待于提高的普通医生,即后文所称的“众工”。正是因为“众工”对于“针有悬布天下者五”,“莫知之也”,只知道“共余食”,其水平当然也就只能达到“虚者实之,满者泄之”的层次。“黄帝”和“岐伯”感到当时的针灸已经发展到了“末世之刺”的境地,必须提高广大医生的针灸技术,以便使“众工”的针灸水平提高到“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的境界。“治”,《辞源》注曰:管理、梳理,惩处,较量,与乱相对(特制政治清明安定),旧谓王都或地方管署所在地。如在与《素问》成书年代基本相同的《论语·宪问》一书中记载道:“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可见“治”为长期管理之意,而非临时之举措。

    从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针有悬布天下者五”的五项内容讲的都是医学教育问题,也就是要求医生要在日常的学习之中,练好这五项基本功,然后才有可能在临症之时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将“治神”简单地解释为“医生必须专一精神”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就把本属于医学教育的高深内容简单的说成了临症时的精神状态,因而忽略了“治神”与“养身”的训练。“治神”应该象“治宗庙”和“治军旅”一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内容。

    后文的“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呼应前文的“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也就是说在这五项治疗要点当中,“治神”是第一位的,这不仅是因为“治神”较其它四项内容重要,也是因为此项内容不易为众人所理解,这是因为当时针灸水平已经到了“今末世之刺也。”境地,高深的道理是不易为“众工”所理解的。正如赵京生教授指出:“此‘治神’非仅一般的集中精神,而是要求达到一种较高水平的精神安定、心境平静状态,颇似气功之‘入静’。”另外,从全文的角度来看,本文的题目是《宝命全形论》,纵览本篇,皆谈“宝命全形”之旨,也就是重点论述“治神”与“养身”。文章开篇即说道:“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文中旨在说明无论是“君王”还是“众庶”,“尽欲全形”,必须要“应四时”与“知万物”,也就是要懂得养生的道理,当然作为经常接触患者的医生就更不能例外了,不仅自己要有养生实践,同时还要指导患者的养生调摄。

    此外,就连我们每天挂在口上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其“正气”的本意也和练功观想有关而非目前中医理论中所指的正气。其原文出自《素问·刺法论》:“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