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热呕吐

 威海知艾善灸 2017-08-10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一、关于呕吐
1、呕吐一般是由于胃气上逆而致,包括呕和吐两部分:呕有声音没有东西吐出来,俗称干呕;吐能吐出东西但是没有声音,有很多孩子,不经意或者没来得及注意,就吐出东西了。呕和吐常常同时出现,所以称为呕吐。
    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很多,有寒热呕吐、伤食呕吐、夹惊呕吐、阴虚呕吐等,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寒热呕吐。
2、胃寒呕吐:脾胃虚弱、中阳不足、大量吃生冷瓜果,导致寒一直在胃里,使肚子(中焦)受到寒而使胃气上逆。一般吃的当时不会吐,走动的时候吐或者下一餐的时候才吐,症状有:舌苔薄白,舌质淡,呕吐伴随脸色发白、神情低落、四肢怕冷、额头有汗,吐清水,小便清长,小孩比较消瘦。
3、胃热呕吐:全身不舒服,烦躁口渴,喜冷饮,恶心,有的吃下就吐,吐物有酸腐味,便结,唇红,舌质红,舌苔黄,脸色红,吐的东西比较多且有酸臭味,身上发热,小便短赤,心情不好。
4、寒热呕吐的病因:
胃寒呕吐的原因是脾胃虚弱,受寒邪侵袭五谷不化。
胃热呕吐的原因是内热滞胃。
二、寒热呕吐的推拿手法
1、胃寒呕吐:揉二人上马、揉外劳宫、揉板门、清胃、推四横纹。
A、揉二人上马要左右同数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B、外劳宫的位置在三四掌骨之间腕横纹到掌骨小头连线的中点的凹陷处,揉的时候左右同数,这个穴位可以补中焦之阳,对脾胃虚寒的人效果很好。在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曾经提到:“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C、板门的位置在手掌大鱼际中部,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运化不良、腹胀、腹泻、呕吐等症。调理中焦,特别是脾胃之气,有暴吐暴泄揉这个穴位效果很好,可以协助胃经清除邪气,揉的时候左右同数。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D、四横纹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掌侧近端指关节处。从食指横纹滑向小指横纹,来回推,可和中焦之气,对消化不良效果很好,促进胃消化。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2、胃热呕吐:退六腑、清板门、清胃、平肝、清大肠。
A、注意退六腑是大凉之穴,是退实热,可退全身脏腑之热,不要做太过!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B、板门是腕横纹与虎口连线的中点,清板门是从腕横纹推到板门或者虎口。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寒热呕吐——《三字经小儿推拿》学习笔记之六


三、案例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人很纤细,早晨吃的食物,下午或者晚上吐出来,还是食物原样,没有腐熟。稍微劳累,就会呕吐不止,送来就诊,体瘦色黄、舌苔薄白、神情萎靡、吐口水,诊断为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寒性呕吐。我们运用揉二人上马10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补脾10分钟,揉板门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四横纹10分钟。连续三天后,呕吐现象消失,继续推拿四天后,食欲有所增加,精神好转。这个小女孩以后每月还来做四次的保健调理,三个月后,脸色红润,食欲大增,能从逼着吃饭,到主动吃饭。半年后见她,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活泼可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