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山上有小院----太仓日报

 老年人CWK 2017-08-10

  □何济麟

  在太行山上,有一座小院。

  小院有一个破旧的门楼,日夜都向人开放着。通过这个门楼,小院就一览无余了。

  正对着门楼,有一排房,两层。和村里其他的房一样,一律就地取材,用石头砌起来的。粗大的白色石缝,横横竖竖,十分醒目。

  石屋东西各有一道门,门口的石墙上,挂着一些长长短短的刀枪作为装饰。我们走到门口,小心地往里张望着,生怕主人阻拦我们,可是没有,原来这屋子就是供人参观的。小院的东侧还有一间房,锁着门,这才是主人的住所。

  我们于是放心大胆地进门参观。东房和西房有灶有炕,还有些三屉、橱柜之类旧家具,堆放着一些杂物。但值得注目的是满满当当地挂在墙上的镜框、锦旗、书法条幅和照片。书法条幅书有“农民诗人”、“太行山上老导游”“乡村老物件博物馆”之类的题词;照片除主人的人像照以外,还有一些会议合影照;一幅大红锦旗上书写:“为民修路,功在千秋”。主人还没见,但是主人的身份已经跃然眼前了,这是一位有一定的文化意识的农民,更主要的,他是一位修路英雄。

  这里叫郭亮村,位于太行山海拔1700米的悬崖上。郭亮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近乎绝境,出入极其不便。据说郭亮村人的祖先是东汉时期一名名叫郭亮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因起义失败而率众躲入深山,避难于此。为了纪念他,村庄就取名郭亮村。郭亮村避难是好地方,悬崖峭壁,进出全靠一条羊肠般细窄的“天梯”,难以攀爬,连猪、牛、羊之类的牲畜也是在幼崽时由村民抱上去的,可见它几乎与世隔绝。可是村民要生活,就苦不堪言了。为了改变现状,郭亮人卖掉山羊、山药,由村里十三个壮劳力组成了一支“突击队”,顶风冒雪,腰系麻绳,握紧钢钎,挥舞铁锤,在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开始了一段奇迹般的修路工程。

  筑路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正是中国人大学《愚公移山》的年代。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故事。那种艰苦卓绝从今天的眼光去看,已经难以想象。整整五年,郭亮人没有任何机械,全靠钢钎铁锤,一锤一锤地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老人孩子轮流走上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历时五年,终于凿出一条高五米、宽四米,长一千三百米的石洞——被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1977年,“绝壁长廊”通车。郭亮洞最早被日本人发现,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拍摄了专题片,惊称其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有村民数人在工程中献出了生命,长眠于太行山中。

  现在,十三壮士之一的主人正站在院中与游客合影,笑容可掬。如今的他已经过了青壮之年,两鬓染白,年逾古稀。虽然已进入了初夏,他却还穿着一件厚厚的皮衣。皮衣是人造革的,不是真皮,城里人早已废弃不穿了。而且皮衣穿得有些年头了,表面毛毛糙糙,开着许多“小花”。离他不远的一张“石桌”上,摆放着他当年使用过的铁锤、钢钎、铁勺等十几样叫得出或叫不出名的筑路工具,证实着他的“壮士”身份。

  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情既敬佩又复杂。

  有人赞叹郭亮村人的壮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苦干实干,自力更生,气壮山河,人定胜天。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世代发扬。

  也有人觉得郭亮村人的所谓“壮举”,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是特定年代的产物。要是在今天,修路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投资、银行贷款或者社会募资来解决。而且用电力、机械化的手段,完全用不着这样的“以命相搏”。

  今天的郭亮村,已经名声在外。经过旅游开发,郭亮村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一处景点。谢晋的电影《举起手来》第一部在此拍摄,谢晋居住过的小屋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取名为“谢晋居”供人参观留念。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用石头垒起来的小山村。漫步于“绝壁长廊”,他们也许惊叹,也许敬佩,也许只是欣赏,也许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或许还会有些遗憾:这小山村囿于自然条件的局限,看起来还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村民们主要靠向游客出售山货赚取些收入,而旅游收入——门票、旅馆、旅客的交通、餐饮等等,可能都与他们无缘。不知旅游公司赚了钱会不会向村民们返利?但愿如此!

  我想,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郭亮村人的精神确实伟大,但距离今天的我们,却不能说不遥远。如果说郭亮村人引以为豪的英雄主义已经成为过去,那么今天的郭亮村,是否应该将这种英雄主义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找到科学的路径,去创造一条新的“郭亮洞”式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