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绝世工程应该知道,更应该敬佩那个村的人

 茂林之家 2017-10-05

中国从来都不缺大工程,不管是秦始皇的兵马俑还是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也不论是明成祖建造的故宫还是李冰主持挖掘的都江堰,还有万里长城和三峡水电站,如果要论工程难度,我认为这些都比今天要说的这个简单,因为这些都是国家支持的,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相对要容易的多。而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工程,只靠一个贫穷的村子,一群勇士用原始方法开创出来,放在全世界都是奇迹。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绝世工程应该知道,更应该敬佩那个村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举起手来》,在潘长江和郭达一起搞笑的同时,都会被哪条挂壁公路的场景震撼,这就是郭亮挂壁公路。这条淹没在太行山深处的绝世公路,地势险要,很多人都不敢走,何况当时还是用的最原始方法修建,称为奇迹不为过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的口号喊的震天响,郭亮村为了解决出行的实际困难,决定打通一条通往外面的公路。虽然只有1250米的距离,也就两里半的路,但地形却是难住了所有人,这一段全部在几乎90度的垂直山崖上,没有落脚处,连山羊和猴子都不敢轻易尝试,完全不比蜀道容易。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绝世工程应该知道,更应该敬佩那个村的人

当年的村支书申明信号召大家开会研究,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富贵等坚决拥护支持,全村人都因为从一条天梯上下出行走怕了,脚滑跌下山崖时有发生,而要绕道就得多走三十多里路,大半天都耽误了,大家太想希望有一条解决实际困难的路了。这一年是1971年,因为文革的闹腾,还有对非洲的援助,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家拿不出多余的钱,所以这条公路自然是得不到国家的拨款。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如果都等国家拨款,将有一半的工程胎死腹中,所以郭亮公路在没有工程款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测量、绘图、设计、动工,虽然也上报到了辉县,但县上也拿不出一分钱来支持。村里人自发集资,大家都知道,当时还在搞大集体,村民哪有资产?除了一副身板和破房子,其他的都是国家集体的,连砸锅卖铁的锅都没有。卖掉圈养的山羊和地里的山药,也只能买些钢钎和铁锤,当时村里不通电,夜间无法施工。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突击队,在山崖前发誓不修通公路就不回家,当时穷的连一条结实的绳索都买不起,村民就把耕地的犁上绳子解下来,一截一截的结起来,有的人还把衣服拧成绳结上。所谓的工人们就是把这样的绳子拴在腰上在绝壁上打炮眼,没有任何怨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绝世工程应该知道,更应该敬佩那个村的人

安全得不到保证,当时吃的更是差的没法说,突击队员们干着超负荷的危险体力活,每天的伙食只有一毛二分钱,也就两斤玉米,其他的都是从山上找来的野菜和在一起,这还是村里在上缴的公粮后紧巴紧的挤出来的口粮。后来实在是拿不出一分钱的时候,村里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去额外挖鱼鳞坑(国家修水利时在荒山上挖坑栽树,一层一层的,老远看就像鱼鳞),一冬加一春,勉强挣了三千块钱。支书申明信赶紧拿着这些钱去采购了钢钎铁锤(原来的都是由本村铁匠负责将旧的加工,随着消耗,最后实在用不成了),还有雷管、导火索、炸药,这个时候要爆破了。

五年多时间共打出了三万多个炮眼,钢钎打秃了12吨,铁锤都打烂了4000个,突击队员王怀堂不幸牺牲。放炮过后的工作依然艰巨,几十万方的石块需要清理,全村几乎所有人都投入了清理工作,没有机械,甚至连个架子车都没有,村民只能用手搬、肩挑,妇女老人和孩子就用小竹篮子挎,这和愚公移山没什么两样。后来县教育局前来帮助,在局长原永的带领下,100多名教职工加入到清理队伍里,加快了工程进度。1977年劳动节那天,郭亮挂壁公路正式打通,全村人五年多的坚持付出,终于创造了奇迹,印证了毛主席的那句“人定胜天”的口号。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绝世工程应该知道,更应该敬佩那个村的人

郭亮挂壁公路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全长1250米,宽4米,高5米,有35个大小不一的天窗。虽然并不长,也不如现在的通村公路宽,但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凭一个小小的穷山村村民纯手工打造,其艰难不逊于滇缅公路和青藏铁路,只有对岸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能够相提并论,但红旗渠还得到了林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有几百万的储备资金,郭亮挂壁公路连乡镇的补贴都没有。如今这里成了影视基地和著名4A旅游景区,被称为太行隧道之父,排进世界十大最险要公路之列,也是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得到全世界的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