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沧海一粟1951 2017-08-11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题记:这是我刚学习中医时候写的第一篇文章,参加学校的论文比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真的写得很肤浅,整篇泛泛而谈,还大量的引用、抄袭其他资料,缺乏独创的思想,或者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不过,凡事总有迈出去的第一步。毕竟,当时曾经努力过。感谢参加文章创作的好伙伴,是你们陪我一起打造了学校史上最庞大最强悍的论文创作团队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 Qi - 和尘想当年,电脑还不太普及,是我的好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一字一字的把文章敲上去的。谢谢你们!现在把文章放上来,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怀念吧。
(文章比较长,分开来发)

本文网络版最早发表于我的QZONE空间,转载请保留本文出处:本文来源:Qi的博客
=====================================================
 
二   “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早在先秦就有许多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淮南子·天文训》称“(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老也。”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认为人禀四时五行之气,人生皆具阴阳:“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论。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太平经》卷35)。追求人的生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在一些道家养生著作中,甚至将人体视作一个“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体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将大小宇宙的统一作为“反朴归真”的目标。
这些思想融会进中医,贯穿于中医的所有领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在脉象上谓“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即弦脉),夏应中矩(洪大脉),秋应中衡(浮毛脉),冬应中权(沉石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一天之内的阴阳有不同,人体也与之相适应。《素问·生气通天论》: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指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指汗孔)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一天是如此,一年也是如此。故应该根据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适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亦与之相应。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空气由干燥转为湿润,是一阳出生的季节。影响于人体、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功能得以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加,汗腺的分泌量亦增加。这样皮肤就变得润泽起来,人体生理上亦出现了一种镇静和催眠的春困现象。为了适应春天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就会损害肝脏,提供给夏令养长的基础就差,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对精神调摄以应春气,务必使自己的思想开朗,精神愉快,胸怀畅达,避免郁闷,伤害肝之条达,罹患肝气郁结。在饮食方面,《云笈七签》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温也,禁吃热物。”春之主气为风,季节上由燥转湿,雨水较多,痹症容易复发,故可选用黄芪、党参、牛大力、千斤拔、桑寄生、何首乌、猪脚筋煲服以预防之;此外,阳虚之人忌食生冷寒湿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夏天,气候最为炎热,有谓元阳下济,地火上腾。阳气最为隆盛,亦是万物生长发育最壮盛时期,人体阳气最易发泄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是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亥疟,奉收者少。”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提供给秋收之气的基础就差,到了秋天则易发生寒热病亥疟。应夏的精神调摄是要保持神气的旺盛饱满,让气机宣泄,不要动怒。在饮食方面,一宜防止助心以克伐肺气,《千金要方》云:“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一宜略寒以制暑热,《养心论》云:“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予热也”,针对暑性升散,耗气伤津,阴冷过度,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心悸等,可用沙参、玉兰、竹蔗、马蹄、白扁豆等煲水饮服。
秋天,气候转凉,燥气主令,天高气急,阳气渐收,一阴初生,植物一般都结实成果,是收藏的季节。为了适时顺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容易伤及肺脏,提供给冬藏之气的基础就差,到了冬天容易得飧泄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无外其志,收敛神气,是谓动静必应时。在饮食方面,“秋气燥,宜食芝麻之属以润之”(《养生论》),减少辛辣而略增酸味,以免肺气太过而使肝气不舒。
冬季,气候由凉转寒,阴气最盛,万物生机闭藏潜伏。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拢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若违逆了冬令闭藏之气,就会伤害肾脏,提供给来年春生之气的条件就不足,到了春天易生痿厥一类的病症。在饮食方面,应少食咸味,略增苦味食物,以助肾气固实;另外,酌情进补,亦有利于强壮人体,为养生之气打下基础。
然而气候的异常变迁,对人体来说终究是属“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要采取措施,去顺应之。现代科学研究,气候因素可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因此《孙真人卫生歌》云:“春寒莫著棉衣汤,夏日汗多需换著,秋冬觉寒渐添加,莫待生病才服药。”具体说,一要调节寒暖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如《养生延命录·教诫篇》说:“夫冬温夏凉,不适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二要避免寒温太过,过寒则肌肉收缩频频,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及热量,血管的收缩阻滞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过热则体表血流量剧增,加速汗腺分泌液以降低体温,罹致体液的大量丧失,电解质的紊乱,使人烦躁不安,甚至导致中暑、休克,故《抱朴子·极言》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千金药方·道林养生》亦说:“凡冬月勿有大热之时,夏月勿有大凉之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的“顺时摄养”,使人体生理活动与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周期同步,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时气候特点,不同的地域环境特征,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注意不同天时气候下的治疗禁忌:“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素问·气元正论大论篇》)。同一病在不同地域常用不用的治法。如江南两广一带,温暖潮湿,人们腠理开疏,感冒以风热为多,常用桑叶、菊花等辛凉解表之药;西北地区天寒地燥,人们腠理闭塞,感冒多以风寒为多,常用麻黄、桂枝之类辛温发汗以解表之药。
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只要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健康长寿。
 
   重人贵生,我命我在
“重人贵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太平经》指出“死亡非小事也”“从得一生,不重生也”,乐生者最善,认为人应当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保全形骸,避免早衰,以尽其天年。又天道好生,故医家必须具有仁、慈之爱心,关心患者疾苦,悬壶救病,济世活人。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曾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追求精湛的医学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他曾带领麻风病患者往深山,“莫不一一抚养”,审察病情揣摩治疗方法,为患者及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还有修道与庐山的董奉,对往来求医着,不收银钱,只让患者种杏,数年之后,所居之处蔚然成林,传说有老虎帮着看守杏林,“杏林春晓”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后世用“杏林”比喻良医。所有这些,都为高尚的医德医风树立榜样。
    道家《仙经》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寿夭强弱,全系人之调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实践“重人贵生”。“我命我在”与宿命论的“生死有命”针锋相对。对中医倡导积极养生影响很大。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就根据此提出了“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自人为”。明代张景岳进一步指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由此发展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道家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包括吐纳(气功)、导引(医疗体操)、按摩等等,形成了中医养生学的最主要部分。先秦的《庄子》就提到过“响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之士,能养形之人”。《吕氏春秋》更记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著名格言。
在“我命在我”“重人贵生”思想影响下,出现众多的养生家。如东晋时葛洪的《抱朴子》中指出,养生之道,其“诀在于志”,“在于宝精行气”,提出养生要领:“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指导养生的原则。梁代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提供了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汇集了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养生之大成,载录了《华佗五禽戏》,主张进行呼吸导引的体育锻炼。闲心寡欲以养神、吐纳导引以养形的养生观点。唐代被尊为孙真人的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养生之道为十要:养神、爱气、引导、言论、饮食、房室、反欲、医药、禁忌,基本要点在于“积精全神”,而却病延年益寿。在《备千金要方》中收录了老子按摩、天竺国按摩法。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均收载了很多养老延年的药膳,如茯苓酥、杏仁酥等,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宋代道士出身的王怀隐主编了《太平圣惠方》精辟论述了“食能派邪而安脏腑,清神爽气,以资血气”,专重食疗和药饵健身。明代冷谦在《修龄要旨》中不仅辑录了十六段锦等导引医疗体操,还提供了延年去病的导引歌诀:“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按。梦失体金匮,形衰守玉关。鼓口句消积聚,兜礼治伤寒。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另外还有长春子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万全的《养生四要》、陈直的《养生奉亲书》、高濂的《遵生八笺》、龚延贤的《正统道藏养生书选录十六种》、曹慈山的《老老恒言》等等专著,极大地丰富了中医预防医学(养生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