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后,为何不逃跑,有逃跑的例子么?

 思明居士 2017-08-11

要说到赐死,咱们一听这就是特别残忍的,赐死一般都是针对身份特殊的人——比如贵族、大臣、奴婢或妃嫔,通常都是采用毒酒(服毒)、赐剑(自杀)、赐绫、赐绳(上吊的手段),让其自杀。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后,为何不逃跑,有逃跑的例子么?

但其实赐死制度从最早的商代到晚清,却看出来封建帝王的残忍,但是我们看电视剧中常常有这么一段,皇帝赐死一个大臣,大臣都要跪地叩头曰:谢主隆恩!除了是耳聋和精神不健全的,按照常人来看,这时候应该跳起来,破口大骂才对嘛!昏君,你不得好死!或者说为什么不逃跑呢?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后,为何不逃跑,有逃跑的例子么?

但实际上死还有多种死法,一般赐死是比较普通的死法,一旦皇帝不高兴给凌迟来,定个几千刀后才能死,怎么办,况且人为刀殂,你为鱼肉,还是谢恩来得舒服点。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后,为何不逃跑,有逃跑的例子么?

但是真的就没有逃跑的么?其实想逃跑真的很难,因为叫作“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果皇帝真的有心赐死一个大臣,那必然会确保你能顺利自尽,比如把你的宅子给包围了,以免逃跑的现象发生。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后,为何不逃跑,有逃跑的例子么?

翻遍整个历史,也很难找到成功逃跑的例子,事实上这种情况除了赦免以外,决无可逃之机,但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帝王都没有将赐死制列入到国家正式刑典中,只是皇帝们习惯来随意使用,这最后一点细细读来,真的是发人身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