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鳜鱼百科

 学用知行 2017-08-11
鳜(学名:Siniperca chuatsi)是鲈形目真鲈科鳜属的鱼类,俗称鳜鱼、花鲫鱼、桂鱼、季花鱼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食用淡水鱼,体侧上部呈青黄色或橄褐色,有许多不规则暗棕色或黑色斑点和斑块,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口较大,下颌突出,背鳍一个,鱼鳞细小、呈圆形,性凶猛,肉食性。喜食小型鱼类,小型甲壳类动物及昆虫等。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前鳃量骨后缘有细小的锯齿,下角及下缘各具2小棘,间鳃盖骨和鳃盖骨下缘光滑,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鳜

  拉丁学名:Siniperca chuatsi

  别称:桂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鲈亚目 Percoidei

  科:真鲈科 Percichthyidae

  属:鳜属 Siniperca

  种:鳜鱼 S. chuatsi

  分布区域: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


  正在加载鳜鱼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鳜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味道有点像海鱼)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鳜鱼!鳜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值得注意的是,鳜鱼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应特别小心。

  生物学特性

  分布范围

  鳜鱼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各地,分别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等。特别是江苏的十大淡水湖,更是盛产区,鳜鱼也为江苏名特优鱼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前鳃量骨后缘有细小的锯齿,下角及下缘各具2小棘,间鳃盖骨和鳃盖骨下缘光滑,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

  分类

  常见鳜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S.chuatsi ,英文名:Mandarinfish , Aukua)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S.kneri ,英文名:Bigeye mandarinfish)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