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纪轻轻总是心慌气短,你可能得了“假”心脏病!

 欣月儿 2017-08-12

心跳、心慌、气短……常有人感觉到心脏不适,去医院详细检查后,却查不出心脏或血管有任何病症,一切正常,仅少数人被发现心跳稍快,其实这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一种貌似心脏病发作的“假病”。

年纪轻轻总是心慌气短,你可能得了“假”心脏病!

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出现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

年纪轻轻总是心慌气短,你可能得了“假”心脏病!

年纪轻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

1、心理因素

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2、身体素质

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

年纪轻轻总是心慌气短,你可能得了“假”心脏病!

这种病虽然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但确是一种病态或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如何防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应从两方面入手。

1、消除诱因

这种病症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在生活中,应该避免情绪激动,焦虑,过于紧张心胸开朗。国外研究发现,平时饮食中仅含有少量微量元素硒者出现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更多,硒可降低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可以每天取3-5g的蒿稀绿茶用来泡水喝(注意用85℃左右的水冲泡硒的浸出率最高),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焦虑及疲劳等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伴有严重失眠症状的患者睡前2小时不可饮茶。

2、增强体质

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郊游、打太极拳等,但要循序渐进,活动量不宜过大。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