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不起的教育,输不起的孩子

 昵称40077028 2017-08-12

偶然在澎湃新闻上看到一则报道:《寒门难出贵子?2017年高考状元40人仅6位来自农村》。甚至连某高考状元接受采访时都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你看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学子或者农村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送孩子去大城市上学”成了四五线城市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让孩子能够充分享受优秀教育资源,家长们绞尽脑子,想尽办法,买学区房、全家陪读……其实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某重点发挥潜能,一飞冲天。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无法适应环境、自理能力差、思维方式不一致,甚至导致孩子变得自闭、叛逆,成绩反而一落千丈。

究其原因,还是基础打得不牢靠。

早在八九十年代,城市和小乡镇的基础教育就已经出现了差异。大城市开始发展幼儿教育,而小城镇,要么是只有两个老奶奶的厂办托儿所,要么就在家玩到上小学。东北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最需要基础教育开发潜能的三岁年龄,教育缺失的差距却达到了四到五年。

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出生后大脑是否继续发育。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人刚刚出生时是没有自主能力的。但是后天大脑的发展,却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例如最聪明的犬类,也无法超越七岁孩子的智商。而人类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实际上是最初的3周岁以内。我们能看到,宝宝的坐卧行走语言沟通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

等不起的教育,输不起的孩子

在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从小学开始的,而再此之前,什么都学不会,也不用学。这个观念错误的原因,就是没弄清楚学习和发育的关系,并且把它们的重要性本末倒置了。

人在0-3周岁时,大脑发育占整个人生的60%以上。在发育时期如果未能夯实基础,那么在之后的学习当中,同样不会做得很好。我们以为是孩子先天智商不够,其实是发育期各方面的影响。

等不起的教育,输不起的孩子

而这些理论,早在2010年以前,就已经在大城市流行起来。家长为孩子在早期教育的投入上,甚至大于在小学、初中的投入。通过系统的进行早教课程引导和感觉统合训练,培养孩子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逐步的学会开发思维、融入环境、积极沟通等能力。而小城市刚刚步入宝宝必须上幼儿园的思想概念上,注重的是孩子要在入学前提前学习。这种揠苗助长的培养体制,最多能帮助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以前看起来聪明伶俐。九十年代大型城市昙花一现的诸多神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很遗憾的是,小城市至今对早期教育,存在思想误区。

例如我的妈妈,一位幼儿园老教师,至今认为她可以在家里教孩子一直到上小学。

我向她解释:“即使课程跟得上,对环境的熟悉和适应能力,也是在家里无法锻炼出来的。”

上个月我们在东北的一个县级城市召开了一次0-3周岁育儿知识公益讲座,讲座全程免费。当地一家早教中心负责承办,对宣传后收集的适龄宝宝父母进行邀约,声明能参加的有300多个家庭。我们的场地能容纳500人,结果只来了30几个家庭。

回访的时候没来参加的原因让我们惊讶:在洗衣服、没记住时间、带孩子去淘气堡到时间孩子不出来、周末着急去爷爷奶奶家……主讲的张教授很惊讶,在北京,她的讲座收费还一票难求。

等不起的教育,输不起的孩子

错过了幼儿园的学习时期,上学以后还可以通过各种补习班弥补回来。

错过了大脑发育期,就像一场人生赛跑,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根本没有拿到参赛资格。

所以想考个状元出来,不在于家庭又好又厉害,而在于你是否重视,什么时候开始重视。

越是又好又厉害的家庭,越明白,输了孩子,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