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砥砺奋进的五年 经济发展篇丨市域经济增实力

 绿叶发于春枝 2017-08-12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桐城砥砺奋进的五年,是桐城经济社会跨域发展的五年,是实施“五大”发展理念成果丰硕的五年。为展示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喜迎党的十九大,本报从即日起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以飨读者。

五年前,汇通汽车公司在桐还名不见经传。从当初的百余名工人、27亩地、5000万元产值、200万元税收,到如今400多号工人、140亩地、3亿元产值,2016年纳税1600万元,今年上半年纳税1650万元。汽车底盘系统推力杆由汇通实现欧美产品“国产化”,一举揽下东风新车型100%、福田车型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宇通、比亚迪、金龙等新能源汽车独家供货商。目前,该公司新研发的汽车稳定杆项目已投产,正在研发汽车转向系统,三五年内,有望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汇通公司的发展正是五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缩影。

2016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亿元,是2011年的1.45倍,年均增长10.4%(按可比价);财政收入24.2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296.1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9亿元,是2011年的2倍,年均增长15.5%;各项贷款余额217.8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8%。

这五年,“调转促”战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产比重较2011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四上”企业增至597家,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1家。2016年底,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1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19.7%。

这五年,与央企合作从无到有,招商引资取得突破。2016年我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4.6亿元、境外资金1076万美元。目前,有14家央企与我市企业签约12个合作项目,总投资42亿元,已到位17亿元。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集聚发展。

这五年,金融创新持续推进,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全市设立产业引导基金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5亿元,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桐城经开区与省徽行成立创盈基金5亿元,支持单个企业达2000万元。“助保金”、“政银担”、“税融通”业务不断拓展,各类风险补偿金规模扩大至1.15亿元,过桥资金规模扩大至1.26亿元,完成新型政银担担保4.26亿元、“税融通”贷款1.6亿元、过桥金额32.86亿元。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全市上市(挂牌)企业增至20家。

这五年,人才战略跟进有力,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建立“1+3+8”财政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兑现发展奖补资金3769万元。当年,我市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增至2家、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增至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增至6家,青草镇成为省产业集群专业镇。

这五年,总部经济实现新突破。盛运集团是我市老字号企业,也是首家总部在桐企业。该集团被E20环境平台、E20研究院评为焚烧领域全国投资运营标杆企业。市委市政府多渠道培育总部经济,继盛运之后,金田集团在桐设立总部,进一步夯实了桐城经济发展的基础。(汪桂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