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共读,以道贯身

 HNYZL 2017-08-12



三位吟诵老师早安!崔老师早安!主持人辛苦了!

谢谢!这一节更短,就一句话。但,这是有雷霆万钧之力的一句话,一句石破天惊的断语,一句惊醒梦中人的箴言

我简单说几句我的体会,两位老师和群里朋友指正

有旧解认为,这里的闻道,是指闻“世有道”。就是说,世衰道远,久不闻其道,如果能闻世有道,那么,也就死而无憾。体现了夫子忧世忧民

这一解虽可通,却失之浅显。我总相信,夫子应有更深的意思在

这里,闻道的闻,不是一般看、听意义上的知,而是觉悟、启开,是全方位、全身心的觉知、澄明

何光顺:

嗯嗯,同意黄老师讲的,旧解失之太浅,都是词义上的诠释,而未能进入义理的诠释。今天讲的内容实际涉及到人的自然生命和道体生命的问题,自然生命有长有短,有旦暮之间的存在与消失,但最重要的是一种道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开悟,这种精神生命会超越自然生命,而让自然生命有了光辉,有了意义。

黄裕生:

所觉所明之道,也不是小道,而是大道,也即贯穿天地宇宙的那个“道”,那个“理”,那个“一”,那个“绝对”

是的,很赞同

超越自然生命

显然,要闻这样的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打开自己,不断从这个世界的蝇营苟苟中解放出来

摆脱这个世界的嘈杂,才能闻到天籁

何光顺:

这里的“闻”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见,不只是感官上的获得,而是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开悟与理解,这开悟与理解的意义,实际上让生命冲出了他自身,具有了可以传之久远的性质,物止于其一身,而神可传之久远,当个体闻道时,照亮的不仅是自己,也将开悟和照亮他人。

倪素香:

对的。把“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放到孔子的精神世界、放到整个《论语》中去理解,可以将其阐释为:“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也许较为合理。

黄裕生:

是的,这个道是最高的东西。这意味着,闻大道,觉天理,明绝对,需要一个自我打开、自我开启、自我解放的过程,这种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投入的努力

所以,一旦明觉大道,也意味着投身于大道,以身担道而以道贯身。由此,进入与大道共在而栖身于这个绝对之中。我们借此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绝对性与神圣性

这种绝对性与通天性存在,超越了生与死,超越了生活世界里的其他任何东西。所以闻道则不惧死,不憾死。生活世界中的功名利禄,并非唯一,并非最重要。有比这些生更重要、更高的东西

何光顺:

如果没有精神生命的道之承传,那么,就只有自然生命的止于一身与血脉延续,人就和自然之物或一般动物无异,当他有了对于最高的道的把握和理解时,宗族血脉的延续就被超越了,一个形而上的维度就被建立,这种道的连接就成为人的最高的连接,一种超越于自然共同体的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就成为可能,一个民族就得以由此形成,华夏也就成为一文化之邦。孔子这里强调的个人闻道的含义就是孔子所追求的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奠基。

黄裕生:

所以,这句断语,把完全沉迷于红尘世界里的人唤醒,让他们抬头望见生活的别处,人生的别态

倪素香:

“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是强调为正义最高的道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一个人有志于“仁”,他就会终身实践,毫无怨恨,毫无遗憾。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 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黄裕生:

这句话非常直接也非常深刻表达了孔子思想的宗教性维度

倪老师关于牺牲精神的说法,很切

何光顺:

在这章中,孔子思想的个体性原则得以确立,这种个体性原则就是牢牢建基于一种精神生命的深度,这也是使华夏民族成为文明民族的可能,文明民族和野蛮民族的分野就此显现,当代人总盛行一种逆向歧视,拉平文明与野蛮,但殊不知,文明的个体性原则是其存在的基础,个体性的理性精神的确立,正是照亮了蒙昧的黑暗世界,这种表述,正是人类渴望启蒙获得进步的动力所在。

黄裕生:

为道而道,为学而学,才会有仁人志士,才会有奉献之精神

何光顺:

我们一定要知道,人在自然生命的维度上是平等的,但是精神生命却有着境界的高低,这就是文明程度的高低,当前世界的多元文化主义者总是提倡各种文化和文明是平等的,都是应该保护的,从法律上保护没有问题,但这种保护是对最基本的生命的保障,并不是说一切文明和文化都可以被拉平了看待,并不是不许对落后和野蛮的文化不进行批评,很多多元主义者实际是在保护野蛮,将野蛮和文明拉平了。这里发挥下。

黄裕生:

这句话也体现了夫子立学求道的独立精神,以及为学之独立价值的 确立

倪素香:

这种为道牺牲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和满足感,正是何老师所说的个体性和人为之人之所能、之所在的最高体现!

何光顺:

是的,如果人的自然生命没有确立对于精神生命的追求,没有确立为学求道的向度,那么这样的自然生命的存在价值就是极小的,就是生物性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闻道和传道的觉悟与理念,而后可让文明之光得以扩展,以让作为整体的族群摆脱蒙昧而进入文明。

黄裕生:

何老师发挥得好。文化多元,并不意味着文化不可能没有高低深浅之别,

何光顺:

是的,我们不能提倡差异共存,却去保护那些不闻道的野蛮习俗了。

目前差异共存,求同存异,几乎成为了不思进取,不去闻道的一个遮差布和万金油了。

黄裕生:

今天文化多元成了全世界的政治正确,但从没有认真一问:为什么多元就是正当的?

何光顺:

是的,这种世界多元主义者的哲学基础是薄弱的,但他们可以讨好愚昧的大多数,这是很无奈的

当你说要给全世界粮食时,全世界的人都很高兴,当你所要提高全世界的精神维度时,别人觉得这是文化歧视。

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维度上去谈多元,也在有限的维度上去谈一元,对话题有所限制,这就会让我们避免走上政治正确的歧途,而真正以道和真理为目标。

黄裕生:

多元的正当性,恰恰以人的自由,以人的超越性能力为前提,所以,维护人的自由及其因自由而拥有的超越性是多元必须承认,在这一点上,不可能是多元的。

人的绝对性尊严,是一元的

何光顺:

中国人提倡的“道”真的非常好,没有局限于宗教,没有门户派别之争,而允许自由自觉的主体生命在进入开启与寻求后,道就在人心中自在彰显

黄裕生:

这种绝对性则体现为人能与天地之大道为一体,

倪素香:

另外,补充一下,虽然孔子主张为正义而献身,但不是不重视生命。“朝闻道,夕死可矣”,应该闻真正的道,仁义之道。但这里的“死”不是殉道,与原教旨主义不同。不是说一旦早上听懂了真理,晚上就是死去也无妨。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死而无憾的意境!非圣人君子无法体验。

何光顺:

是的,黄老师这里就提得很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境界有高低,为什么说文明高于野蛮,这都是在于文明所确立的个体性原则,不再把人等同于动物

朝闻道,就是个体生命的尊严和意义的获得。

黄裕生:

是的,能与道为一,而能获得绝对的意义

体个的绝对性就在于他能与道共在而获得绝对性

何光顺:

是的,道就是最高的绝对的向度,不是强制性由外力施加的,当前很多宗教大多以外力来强迫,而儒家思想重视道体生命的自觉开悟,这就是对于个体之尊严和自由的强调。

倪素香:

这句话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就是为追求真理而斗争,为追求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它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和决心!

何光顺:

这世界上有政权的强迫,有宗教的强迫,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从来却只有强调真正的个体性原则,而此点却不未西方大哲学黑格尔所了解,而反以为中国缺少个体性原则,此亦西方不知中国久矣。

黄裕生:

所以,人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每个人都是普遍的个体。这是孔子对“人”的发现。人类史上,最早发现“普遍而绝对的人”

何光顺:

中国的个体性原则,是由儒、道、释诸家思想所开启的,但是被一元的皇权专制政治权力所摧毁,我们今天重要的是冲出政治的一元专制权力,而开启道体文化生命的个体性生命的自由

黄裕生:

倪老师的这句话:为真理而真理,为自由而自由,可以为今天作总结

何光顺:

小结: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义深矣。在有限性的此在生命的存在中,人最重要的是去领悟向死而生中的本质性生命维度,那就是道体生命的持存,就是超越于自然生命的精神生命原则的确立,这种精神生命就是一种个体性原则,是主体性的自由自觉的开启与启蒙,这使其超越了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血缘等动物性的群体化浅层次认同,而获得人的文化共同体的更高认同,这造成了人冲破地域和血缘限制,走向更大的联合,从而确立了文明的地基,这也是华夏文明能够屹立于世界而感召他种文明之强大基础所在,当前,这个基础虽暗然隐没,然我们当努力以重新确立和建筑这一根基,以抵抗世界之他种野蛮宗教和某些野蛮性文明的侵蚀,吾辈之责重矣,诸君共勉之!

崔茂新:

我理解,朝闻道的闻,是觉悟、体认、通达,个体生命与道融而为一,道,则当是“性与天道”的道。

黄裕生:

国庆老师的质疑与理解,能够警醒我们永远需要面对挑战,永远需要保持开放的精神

何光顺:

@崔茂新 老师每天跟踪,成为论坛的道体精神的坚持者,这真是让人感佩,还有主持人@崔聖 始终如一日的推动论坛,非常辛苦,我们这个时代一种真正的属于我们的文化力量正在兴起。

嗯嗯,黄老师再见

崔圣:

谢谢@何光顺?老师的精彩总结!使对@黄裕生?老师的绝对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崔茂新:

@黄裕生?甚是。如果哪天有反孔派但为人言说真诚的“学者鲶鱼”,我们也可以引进来。[呲牙][呲牙]

绝对的最高的终极性的道。

何光顺:

是的,只要不是胡搅蛮缠,不是盖帽子,打棍子,这点非常重要,就是只要非小人的真诚的思考者都可参与对话

文静:

@倪素香

“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是强调为正义最高的道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崔茂新:

其要求是真读书(熟悉论语),说话讲理(即便是歪理),不是情绪发泄。

@何光顺?老师过奖了。跟踪就是学习,学习之悦无可比拟。[愉快][愉快]

批判是一方面,发掘弘扬孔学真精神,是更重要的且引起社会纷争较小的一方面。

我们群侧重于后者。

何光顺:

是的,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个纯粹的文化阵地,崔老师持之甚善,心体立则万物为用,论语汇群重立文化之体和心性之体,此正是其可嘉之处,然我们各位老师在其他群的辩论和日常生活的讨论中,则需要疾虚妄,明是非,恶不仁,此则论语汇所立之体,而可发为社会之用也!

刘国庆:

这段话虽然只有九个字,涉及的主题却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之一:道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过因为孔子 的话非常简洁,造成后人可以有多种理解,各是其是。从字面来说,这段翻译起来很简单: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

难点不在于字面的含义,而在于理解其因果关系。为什么早晨知道真理,晚上死去都可以?真理高于生命吗?

朱熹解释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深言道之不可不闻耳。

道为人事当然之实理,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可以不闻者,故朝闻之而夕死可以无憾。而至道难闻,老将死而昧于道,深叹其不可也。

人一生而不闻道,虽长生亦何为。人而不闻道,则生亦枉生,死亦枉死。

分析起来,朱熹的意思包括如下观点:

1,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就要寻求一件事的意义和目的。那么,人寻求自己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就是非常重要的。

2,人是自为的,人自己创造自己。而既然人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创造的活动就需要有一个目的,没有这个目的,则手段就没有意义。所谓“生则枉生,死则枉死”的意思,是说生死都是自己的决定,因而都应该有意义在。如果不闻至道,生死作为没有意义的手段,当然毫无价值了。

探寻人生的意义,古往今来,本是作为理性人自然而然的行动,因而,也是人生的根本动力之一。我们年轻的时候,激动我们这一代人的是俄罗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借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说出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当时,我们有谁深问过:人的一生应该献给一项事业吗?

青年时代,学习西方哲学,又为苏格拉底为寻求至善而丧失生命的事迹而慨叹。周国平先生叙述这段故事说:

苏格拉底因为“渎神”被判有罪,在由原告和被告提议各自认为适当的刑罚,审判员进行表决,在二者中择一时,原告美勒托提议判处死刑。苏格拉底说:“我提议用什么刑罚来代替呢?像我这样对城邦有贡献的人,就判我在专门招待功臣和贵宾的国宾馆用餐吧。”说这话是存心气人,接下来他有些无奈地说:我每日讨论道德问题,省察自己和别人,原是于人最有益的事情。可是,一天之内就判决死刑案件,时间太短,我已无法让你们相信一个真理了,这个真理就是“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这高于个体生命的道究竟是什么?果真有高于个体生命的“道”吗?

何晏《论语集解》直接把“道”理解为社会秩序,是“世道”而不是“人道”,把生命理解为行道的工具:“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

皇侃《论语义疏》引栾肇云:“道所以济民,圣人存身,以行道也。”

黄式三《论语后案》:“依何解,年已垂暮,道犹不行,心甚不慰,世治而死,乃无憾也。”

这种解释,把“闻道”解释为“闻天下有道”,或者说有点类似于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愿“如果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哪怕看一眼也好啊”。

这种理解,论语中有非常坚强的内证: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段话可以证明孔子的“道”,包含“世道”。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段话,可以佐证孔子提倡“杀身成仁”。

但另一方面,儒门也认为人生是其唯一的关注对象: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对于子路这个勇于为义的学生,孔子甚至不回答与死有关的问题。儒门对生命的尊重,从曾子临终的行为看得更清楚: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临死前,告诉弟子们“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即死亡才能免除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可见对曾子和儒门来说,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事人先于事“鬼神”。

王艮专门写了一篇《明哲保身论》,论述生命的至高无上,他说:

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国家哉?此自私之辈,不知本末一贯者也。若夫知爱人而不知爱身,必至于烹身割股,舍生杀身,则吾身不能保矣。吾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君父哉?此忘本逐末之徒,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崔茂新:

至高的道,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永远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而不可能完全达致的,道是终生追求的绝对的最高的终极的人生目标,任何人都要体认自己心中的道,而不是让领?给我指明一条为之去死的道。

刘国庆:

在尊生命为至高无上,和“杀身成仁”之间,这个表面上的矛盾如何解决呢?我们就要回到看看这个世界的真实情景了

《太平广记》: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我们自己也都读过小说,或者看现在的抗日神剧等,动不动就是在机关枪面前,一颗子弹就“消灭一个敌人”,人的生命抵不过一颗子弹。可见对普通百姓来说,即使太平犬的地位比太平人低,也未必差过朝不保夕的乱世人生活。只有在秩序之下,人才得以为人。因而,“杀身成仁”正是在极端特殊时代下对生命尊重、保护的体现,不能作为正常的道理来提倡。在乱世之下,恢复秩序就意味着拯救生命。换句话说,只有在保卫生命本身时,以献出生命为代价才是正当的。除此之外,任何以生命为代价的“道”,都是反人类的。

馬震宇:

[惊讶][偷笑][强] 孔子对“死”的理解,与今人的理解有什么差异?

崔茂新:

孔子似乎不太关心死后的事,只是关心人应当怎样在仁、道、学中度过一生。

馬震宇:

哪为何要 闻道后用可“死” 来阐述闻道的重要呢?

朱玉昆:

@馬震宇?闻道之人就能活得明白、死得清楚,顾有此说,一家之言,望大家指正。

馬震宇:

@朱玉昆 是的 [抱拳];

所以我关注一下 孔子对于死的态度与今人有何不同。

如果不关注死,死的清楚或不清楚有什么区别?

否则,仅关注能活得真明白就好了。

文静:

@馬震宇?只是一种强调而已

小阎:

@朱玉昆?不知生焉知死,死生,生死

馬震宇:

@文静 谁会用自己不重视的东西,来强调自己重视的东西?

文静:

一般而言

馬震宇:

对死亡 要么是一种终结 、要么是一种空间转换、要么是一种思想转换。

所谓知死 也是不同的

叶紫:

@何光顺 广州?关于政治正确和多元的解读非常精彩。这正是西方白左自由派面临的大问题,导致了川普现象的产生。

@倪素香?这句话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就是为追求真理而斗争,为追求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它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和决心!——这就是反复读经典的意义,可以照亮人生,哪怕独行,也不寂寞

因为与道同行!天地万物相伴!

朱玉昆:

@馬震宇?儒释道对死各有所解,但都认为生命有永恒之说。所以死只是肉体消亡,精神不灭。

馬震宇:

@国学教育一朱玉昆 后来也许是这样理解,但孔子时代还没有这个分法。

刘国庆:

@叶紫?在假设灵魂不死的时候,生命本身就失去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了。

我个人宁愿选择尊重生命。

叶紫:

@刘国庆那也不一定,如果做恶,灵魂就下地狱了,[呲牙]

@刘国庆?生命本身就包括肉体,精神和灵魂,很多人将精神和灵魂混为一谈,其实不是。

刘国庆:

嗯。汽车本身就有发动机、方向盘、底盘和运行。

叶紫:

举个通俗易懂例,精神恋爱和灵魂伴侣,在情感的体验上深浅不同,很多时候不是一回事。

刘国庆:

有离开身体的精神?精神恋爱不要求身体的爱?

叶紫:

完美的爱情是肉体,精神和灵魂的交融。

很多网恋就是精神恋爱,不见面的。

千山暮雪:

@叶紫?所言极是[强][强][强]

完美的爱情是肉体,精神和灵魂的交融。

叶紫:

甚至网恋会见光死!

千山暮雪:

爱情太极端了

叶紫:

@黄鈺淇?可是难遇啊[表情] 要修炼,心诚,感天动地才可以拥有。

凡夫俗子可以肉体和精神交融已经万幸了。可以知足常乐嘛

千山暮雪:

太极端了,还是友情来得更温暖长久

爱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一个人

叶紫:

@北京-黄鈺淇?男女之间真的有纯粹的友情吗?

崔茂新:

@刘国庆?当然有离开身体的精神,比如,孔子的肉身之体早已不复存在,但他的生命精神、道义精神却依然存在,且将继续存在下去。

叶紫:

孔子见了南子一面都被非议千年!

朱玉昆:

@馬震宇《礼记》中有明确记载人死后分灵魂与肉体,所以烧油脂祭灵魂,用三牲祭肉体。

中国古人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

馬震宇:

@朱玉昆

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

礼记的内容是否与孔子的理解一样,是一个新问题;

同时 理解貌似是西汉整理编辑,与孔子所见是否一样又是另一个新问题;

但比用佛道儒来解释或思考孔子对“死”的理解贴近些了。

[抱拳]@国学教育一朱玉昆

这个“未知生焉知死”是一个理解境界(对一类人说的);

这个“朝闻道 夕死可矣”是另一个理解境界。闻道即包括的“生死”之道,生与死的差别和意义还那么大吗?

刘春红:

也 是判断句 矣 是感叹句 从这角度想下呗[玫瑰]

汤兆宁:

我认为不管有没有来世,在世都应该活出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吃喝玩乐,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而是作为人类独有的“仁”性的发扬。我认为“仁”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因为“仁”是对整个人类的要求。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如何,但对自我的要求是可以控制和选择的。“民主自由”这两个字的基础是仁爱,没有仁爱的自由是自我的自由主义,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回到了追求“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里了。一点个人看法[抱拳][抱拳]

張弛弘弢:

哲學三命題:

1、我從哪裡來——【生】的問題;

2、我到何處去——【死】的問題;

3、從 生——>死 的這三萬多天,該怎麼過——【人生】問題。

四家的人生之喻:

儒 —— 線段

釋 —— 圓

道 —— 直線

耶 —— 射線

儒: 人生,就是一個求道的過程; ( 朝聞夕死亦可矣 )

釋: 人生,是六道輪迴的過程,需脫離才圓滿;

道: 人生,是修行, 成仙吧;

耶: 人生,就是贖罪,等著審判吧。

朱玉昆:

@馬震宇?《礼记》记载得是周礼的仪式。

張弛弘弢:

@崔茂新? 好文!

德,道之核心;仁,德之核心。仁愛,道德之核心。

教育的核心目的: 讓一個生命成為他最好的自己。而點亮生命之仁心是第一步。可是@李老师? 國內 0——6歲,國家(放棄)不管,無教育;6——13歲,都被體制課本糟蹋了。(雖有點太悲觀)

馬震宇:

@朱玉昆

《礼记》记载得是周礼的仪式没问题,但是西汉编辑的记载,有多少误差呢?

简单例子,今日都很难完全复原清代 天坛礼乐的内容,何况那时?

张楠:

我觉得各家其实都是在寻求一种永生 而儒家是以孝道为基础的一种永生 也就是在后人身上实现永生 所以我们会祭祖 我们也希望后世有人祭拜我们 所以我们也会思考留下什么给后人 传承什么才能让他们不衰落 我想这也是一种永生的方式 我们会永生在后人的追思中 如此看来每代人就好像锁链的一环 我们从是传承中的一环

所以无后也会被认作很大的不孝

传承式的人生

吴小萌:

“朝闻道,夕可死矣”,这个议题,在孔子以后的儒家、一直到现代新儒家看来,无论如何不好理解。不好理解之处,无非在于“为什么要死?”

由于我研究孔子模式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这个议题,对我来说,有天然的总结性(我在写《孔子模式和西方科学》)。

对于中国哲学,我把老子模式和孔子模式归为一类,类比能量守恒类(对文科生而言,比较突兀)。只不过,老子的守恒,不需要人去做功,而孔子的守恒,需要人去努力。孟子以后的中国哲学,包括佛教、道教,具有了宗教情怀,所以,我把他归于“能量不守恒”类。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是一样。这后一类哲学,从科学角度看(我不是科学主义者),能量可以凭空产生,或是由小可以产生大。

孔子模式的人为努力,使社会的一个阶段可以产生和谐氛围,但这是以人的“克制”为代价的。克制,就是使用人力,就是付出,“仁者先难而后获”,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我们要想生活美好,就一定要工作、要劳作、要勤奋(对有钱人也是一样,另题讨论)、要有事情做,不像宗教,万事都可以从神佛那里求的来。

孔子模式最后,当人力付出也办不到的事情,还是不去求神,而是让给自然,这时,孔子模式,退回到老子模式,自然而然。这个,就是“忠恕之道”的全部含义。

这样,孔子模式的今天,与它的明天和后天,是概念上一样的。不像宗教模式的明天、后天,它是有天堂或极乐世界等待着的。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杨伯峻】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论语正义】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

o正義曰:《爾雅釋詁》:“朝,早也。”《說文》:“朝,旦也。夕,莫也。從月半見。”朝夕言時至近,不踰一日也。“聞道”者,古先聖王君子之道,已得聞知之也。聞道而不遽死,則循習諷誦,將爲德性之助。若不幸而朝聞夕死,是雖中道而廢,其賢於無聞也遠甚,故曰:“可矣”。《新序雜事篇》載楚共王事,《晉書皇甫謐傳》載謐語,皆謂聞道爲已聞道,非如注云“聞世之有道”也。《漢石經》“矣”作“也”。

【论语注疏】

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

【疏】「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表情]正義曰: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

【论语集注】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聞道,雖死可也。」又曰:「皆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死生亦大矣!非誠有所得,豈以夕死為可乎?」

(本文来源【论语汇】,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微信服务号: xhxwhxd)

《论语》共读,以道贯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