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审批退休时,人事档案发挥了哪些作用?

 湛蓝明月 2017-08-13

在审批退休时,人事档案发挥了哪些作用?

通过前面的几篇文章,大家已经知道,人事档案在批退休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

人事档案是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参与退休审批过程的。在退休审批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人事档案的,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个人身份的认定。这里的“个人身份”是两个意思:一是认定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女干部55周岁退休,女工人50周岁退休,认定了身份,便于认定退休时间。

二是认定个人是否为合法的正式招工身份。不同时代,国家有不同的招工政策和招工指标,通过人事档案中的招工手续来确认个人是否为国家计划指标内正式招工。如果不能认定为计划指标内合理招工,将会影响到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二)退休时间的认定。退休时间与出生时间密切相关。通过人事档案参加工作时的原始材料来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个人出生时间一旦认定,退休时间也就认定了。

在出生时间认定上,身份证只有辅助参考作用。

没有人事档案的也不要着急,既然没有人事档案,身份证的作用肯定会变大。国家政策会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三)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根据人事档案参加工作时的原始材料来认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包括认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间、部队服役时间、临时工时间、招工时间、毕业分配时间等。

在审批退休时,人事档案发挥了哪些作用?

(四)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国家政策把基本养老保险开办之前,没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作时间,统称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期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所以社保系统中没有缴费记录。

确定后的视同缴费年限,参与养老金的计算。

(五)核对实际缴费年限。根据人事档案记载的工作经历,核对与社保系统中的个人缴费登记是否一致。

实际缴费年限及缴费数据是参与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因素。

(六)认定特殊工种工作情况。包括认定是否为特殊工种,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累计为多少年,是否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

认定了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才能按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七)认定与退休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早期工作经历,需要接续工龄,再办退休手续,人事档案记载也是重要依据。

总之,在审批退休的过程中,在个人重要数据的认定上,人事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审批退休时,人事档案发挥了哪些作用?

再补充说明两点:

(一)没有人事档案或人事档案资料不齐全的人员,也不要着急。只要你们是开办基本养老保险以后参加工作的,社保系统就有全部的缴费登记,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等你们退休的时候,应该会更重视社保系统的登记数据。

(二)开办基本养老保险以后参加工作的,有人事档案的,还是要重视对人事档案的关注。万一你在社保系统的缴费数据出现错误,人事档案记载会成为修改、调整、补交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