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391期)

 为什么73 2017-08-13

吴某,女,35岁。

患者6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饥饿感,伴周身出汗、心慌、四肢颤抖,进食后症状即消失。

初则每日发作3~5次,后日渐加重,食毕即饥饿,需不断进食。

三个月内体重由52公斤增加至87公斤,腹围由78厘米增加至126厘米。全身无力,行走困难。

无烦渴多饮,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均正常。多方治疗无效。

处方:██汤。 

服药后强烈饥饿感即消失,体重亦下降,服药12剂后痊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桂枝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张某,女,34岁,1990年7月20日初诊。

1989年春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

经查血沉、抗“O”、血象、尿常规等无阳性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时气温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履自然。

询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脉弦长按之无力,舌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瘀血块。

此乃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

治用柴胡桂枝汤:柴胡15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煎服5剂,怕冷减轻,不需厚衣;又进15剂,诸症全消,身和如常人。(赵崇学医案)

按语:此证多见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阳气不伸所致。其证除畏寒外,常兼见身疼、汗出、恶心、口苦、月经不调等,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和,每收奇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来苏集》: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参、芩、夏,得柴胡之半;姜、枣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并非各半也。

取桂枝之半,以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之微结;凡口不渴,身有微热者,当去人参,此以六七日来邪虽不解,而正气已虚,故用人参以和之也。

外证虽在,而病机已见于里,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前,为双解两阳之轻剂。

《古方选注》:以柴胡冠于桂枝之上,即可开少阳微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以桂枝,即可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甘草,以奠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