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河诗词·北京篇|通州

 雲泉 2017-08-13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年流淌的大运河,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赢得无数文人墨客的热情讴歌与由衷赞颂。

运河诗词·北京篇|通州

(图片来源:网络)

【通州】

元 马祖常

潞水年年沙际流,都人军马到沙头。

独憎杨柳无情思,送尽行人天未秋。

【作者】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元文学家。他的高祖曾任金末凤翔兵马判官,子孙生活于今新疆地区。马祖常元朝初年曾任御史中丞等职,著有《石田集》,诗作多反映田园生活,亦有若干篇章反映民生疾苦。

【注释】

①通州:今日为北京市通州区,元代为通县,在北京主城区东部,为京杭大运河流经之地。通州以西,元代开凿有通惠河,漕运可直达积水潭。

②潞水:通州以下北运河的别称。汉代曾于此区域设路县,后代相沿称此地人工渠道与自然渠道为潞河或潞水。

【解读】

诗人出生于统一中国之元王朝建国之年,且供职中枢,对于当年的政治矛盾与民族纷争有深入的了解。这首七绝,诗人借对通州运河景色的描写,批判朝廷为镇压叛乱所采取的征剿行为,字里行间含有不满,但隐而不露,怨而不怒,反映了当年元代紧张的民族关系的一个侧面。

唐宋运河改为京杭运河是在元代初年。诗人成年时,由大都(今北京)直达江南的大运河已全线贯通,漕运、盐运、兵运的船只往来不绝。诗人不写漕运、盐运,不写商民往来,而专写“都人军马”,反映了对于朝廷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不满。河边杨柳,通常来说是借物喻人,对于乘舟南下远去的行人不知何日归来,有依依惜别之意。诗人反其道而行之,说是“独憎杨柳无情思”无萧瑟之状,对于大兵南下含厌恶情绪,诗人用了一个“憎”字,属曲笔,为自己的反战立场作掩护,一曲三环,富于诗趣。诗人经过通州的季节是在夏日,可能是夏末,故有“天未秋”之说。此诗今日刻于通州京杭运河广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