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伐军各军的命运

 Darcy_zang 2017-08-13

第一军:以黄埔学生军为骨干,许崇智被驱逐后,在吞并许部粤军的基础上加以扩大。首任军长蒋介石,北伐时的军长是何应钦。北伐中12师分别参加了南昌战役和武昌战役,结果1师师长王柏龄战败逃跑。龙潭战役中,众将士不顾蒋作壁上观的将令,配合第七军取得了龙潭大捷。北伐后发展成为蒋的嫡系中央军。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


第二军:来自湘军谭延闿部。北伐中随蒋介石参加了南昌、杭州、南京等地的战斗。宁汉分裂后,因谭属于武汉国民政府,所以与程潜的第六军密谋控制南京城,抓捕蒋介石,但因程潜变卦而失败。蒋闻讯后,勒令第二军渡江北上,并令何应钦趁机将其缴械。远在武汉的谭延闿命副军长鲁涤平升任军长,率部西进,归辖武汉国民政府。宁汉战争后,鲁涤平被任命为湖南省主席,二军缩编为第十八师,随鲁涤平入湘。后在湘省事件中被桂系逐出,逃至江西投奔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和抗战中屡战屡败,逐渐消沉。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


第三军:来自滇军朱培德部。北伐中参加了攻打湖南和南昌等地的战斗。攻克南昌后,第三军负责留守江西,并扩大为第五路军,朱培德升任江西省主席兼第五路军总指挥。宁汉分裂后,朱培德属于武汉国民政府,但对宁汉之争持中立态度。后在李宗仁、蒋介石等人拉拢下,逐渐倒向宁方。宁汉战争中支持宁方讨伐唐生智,但又态度暧昧,出工不出力。北伐后逐渐倒向蒋介石,先后追随蒋参加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最终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歼灭。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


第四军:来自粤军第一师。护法运动时,广东省长朱庆澜将手下二十营亲军交给孙中山,成为国民党最早的武装力量。孙中山委任陈炯明为粤军总指挥,粤军在陈指挥下逐渐壮大。孙陈反目后,粤军第一师发生分裂,大部分官兵支持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第一师扩编为第四军,军长为李济深。北伐中,副军长陈可钰率第十师、第十二师及独立团开往前线;李济深身则与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留守广东。北伐中,第四军所向披靡。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大捷,攻下武昌,获得了铁军威名。

 

攻克武昌后,陈可钰因痛心于国民政府内部纷争日烈,加之疾病缠身,遂离职赴日就医。此后第四军扩编为第四和第十一军两军,分别以张发奎和陈明枢为军长。宁汉分裂之后,因陈明枢一向与蒋介石友善,而被汉方赶走,由张发奎升任第二路军总指挥,统一指挥两军,继续北伐河南。郑州会议后,决定将河南的地盘交给冯玉祥,张发奎率军返鄂。铁军第四军一向以敢打硬仗而著称,加之张发奎最听汪精卫的话,所以一直被武汉国民政府作为先锋,一路过关斩将,冲锋在前。可是等到第四军南返,战利品已经瓜分殆尽,唐生智占据两湖,朱培德主政江西,战功最大的铁四军反而没了容身之处。

 

唐生智一向担心能征善战的第四军会跟他抢地盘,汪精卫下令东征讨蒋之后,唐生智利用自己担任总指挥之机,下令第四军为先锋,企图让第四军和蒋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利。张发奎看出唐不怀好意,于是到达江西后,便顿兵不进,想要趁机谋夺江西省主席朱培德的地盘,如果不成则南下广东,返回老家。朱培德瞅出张来意不善,于是离开南昌,跑去掌握自己的军队。张朱二人互相对峙,结果南昌空虚,共产党趁机发动了南昌起义。

 

原来在中山舰事件后,第一军中逐出共产党员之后,北伐军各军中就属第四军中共产党员最多。北伐中共产党员以敢打敢拼而闻名,张发奎对这些屡立战功的下属甚为欣赏,所以对清共态度犹豫。直到汪精卫拿出共产国际那份让共产党另组军队的“五月指示”后,张才下决心清共。但是仍然留有余地,不愿斩尽杀绝,军中仍然潜伏着大量的共产党员。

 

后在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被裹挟参加起义的第十师师长蔡廷锴不愿跟共产党走,率第十师出走福建,另立山头。后在蒋的支持下重建十一军,请回陈明枢担任军长。而随叶挺继续南下的第四军官兵,后在广东战败,残部在朱德率领下上了井冈山,建立了红四军。第四军至此分裂成张发奎、陈明枢、李济深与红四军四部分。后来上演了多次手足相残的悲剧,成为北伐军中最有悲剧色彩的一个军。

 

八一起义之后,共产党一下子拉走了张发奎麾下的两万多部队,张已无力在江西与朱培德争雄,于是以南下追击叛军为名,率部南下广东。李济深起初意图利用张发奎帮他清剿南昌起义军,对张入粤表示欢迎。但张站稳脚跟后,不但无意帮李同起义军作战,反而大有反客为主,占据广东之意。最终趁李济深赴南京参加二届四中全会之机,发动张黄事变,控制广州。

 

结果没曾想军中潜伏的共产党员发动广州起义,张成为众矢之的,被迫离开部队。第四军在桂系与粤系的夹击下苦战失败,被迫逃到江西投奔蒋介石。后来张发奎趁蒋桂战争之机东山再起,但是旋又与蒋分裂,此后第四军在汪精卫遥控下打出护党大旗,先后参加护党救国战争、中原大战与两广事变,一再失败之下,部队越战越少,最后被桂系收编。九一八事变之后,两广与中央和解,才重归中央军帐下,先后参加抗战和解放战争,最终撤往台湾。而陈明枢麾下的第十一军,后来扩大为第十九路军,在上海一二八抗战中打出威名。后因不甘被蒋派去打内战,在闽发动福建事变,最终被蒋解散。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


第五军:来自李福林的福军。福军本是广东当地的一支民军力量,在北伐军各军中战斗力最弱,所以与李济深的第四军一部一起负责留守广东。广州张黄事变时,李福林因对广西出身的李济深不满,故而倒戈支持张黄。是镇压广州起义的主力。张黄失败后,李福林受到牵连,从此离开军界,由李济深的亲信徐景唐担任第五军军长。后来蒋桂战争中,徐景唐支持桂系进攻广东,结果被陈明枢、陈济棠打的大败,第五军被收编。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


第六军:来自湘军程潜部。北伐中第六军属于右路军,在蒋的指挥下一路从江西打到南京。为了抢头功,在第一军与第七军主力未到的情况下,独自攻占南京,结果因此开罪了中央军与桂系。参与制造了南京事件,斩首英国领事,轮奸英国领事夫人之事,据说就是第六军所为。四一二时,程潜对清共持保留态度,不愿支持老蒋。宁汉分裂后,程潜支持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却又暗中与宁方的李宗仁等勾结,最终在宁汉战争中倒戈,支持桂系讨伐唐生智。

 

唐生智刚刚倒台,李宗仁就卸磨杀驴,突然囚禁程潜,第六军群龙无首,仓皇撤往江西,结果在蒋介石与朱培德的共同围剿下全军覆没。


第六军军长程潜


第七军:来自李宗仁与白崇禧的桂系。北伐中先是参加左路军,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攻打武昌等一系列硬仗。此后加入蒋的右路军,赴江西同孙传芳部作战,连战连捷,一路血战杀进南京。第七军几乎参加了北伐中的所有硬仗,以高达四分之一的伤亡,取得了歼敌俘敌十三万的骄人战绩,一跃成为压倒铁军第四军的钢七军。

 

蒋介石下野后,李白以第七军为主力,赢得了“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的龙潭战役,一战奠定了国民政府在东南的统治。又在宁汉战争中摧枯拉朽般击败了兵力最为雄厚的唐生智,将两湖地区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桂系的势力达到顶点。但桂系北伐时,与其他各军的倾巢而出不同,将几乎一半的兵力交给黄绍竑留守广西,这造成桂系在攻占东南后明显兵力不足。宁汉战争中,桂系全军西进,虽然攻克了两湖,却造成东南富庶之地尽被第一军控制。以至于桂系在二届四中全会上只能拱手将中央权力重又交还给蒋介石。

 

桂系在扩张过程中,因为采取鄂人治鄂政策,大量重用鄂籍将领,导致桂系内部由鄂籍保定军校生组成的鄂籍集团的壮大,打破了桂系内原本广西陆军小学同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桂系内部的分裂与不和埋下了伏笔。最终在蒋桂战争中,对李白重用鄂人不满的李明瑞率部在前线倒戈,第七军军长夏威离开部队,曾经威名赫赫的第七军被蒋缴械。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


第八军:来自湘军唐生智部。第八军是最晚加入北伐军的一个军,北伐战争即因北伐军北上支援受到吴佩孚攻击的唐生智而拉开序幕。攻击武昌受挫后,蒋介石率兵东征江西,由唐生智任前敌总指挥继续围攻武昌。攻克武昌后,唐生智利用自己为两湖人士之便,大肆招兵买马,至宁汉战争前,由第八军发展而来的第四集团军麾下已拥有七个军另十个暂编师,成为北伐军中最兵多将广的一支势力。唐生智因此野心膨胀,早在攻下武昌前就意图割据两湖,导致蒋大骂大不了两湖不要了,到江浙去另开局面。宁汉分裂后,唐生智担任汪精卫的东征军总指挥,以武力逼蒋下野。后又为了争夺中央权力而发动宁汉战争,结果因为盟友朱培德、程潜、谭延闿等相继倒戈,而被桂系轻易打败,部下被桂系收编。

 

蒋桂战争中,唐生智在老蒋的金元帮助下,策反了被白崇禧收编的旧部,重建第八军。唐生智重掌兵权后,与蒋的关系一度亲密,先后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为老蒋出力。但是唐当初是以重回湖南为号召夺回军权的,部下湘籍将士思归之心甚重,而老蒋不放心放虎归山,不但不支持唐重归湖南,而且图谋以任命唐为军事参议院院长为名,将唐召到南京夺取兵权。最终唐与蒋再度反目,投到汪精卫的护党救国军帐下,就任护党救国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率部由河南南下,企图重回武汉。结果因为事先与其联络的阎锡山、刘文辉、何健等均临阵倒戈,唐生智很快战败出国,第八军被蒋取消番号。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