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场外期权日益受到实体企业青睐——流动性、信用风险仍待解决

 遥远的雷音 2017-08-14


提要 随着场外期权的概念不断为实体圈所知悉,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形式趋向多元化,应用范围也正日渐扩大。与此同时,这一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也为参与各方积聚了不同种类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对手方信用风险和结构化风险等。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还需要吸呐更多不同类型的参与者为场外期权市场注入流动性,建议有关交易所、清算所加快筹备场外业务中央清算平台,以及尽快推出场内期权品种等。

□ 记者许倩

  昨日,在由华泰期货主办的“2016年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华泰期货专场——产业金融创新与融合”会议上,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鹏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更加具体化,特别是在场外期权领域,企业通过金融机构买入期权锁定原料采购价格和销售利润,或卖出期权来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将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价格风险输送给投资者或投机者,场外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会议上,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远大物产)衍生品事业部主管王强表示,不同于期货市场的简单方向性管理,投资者运用场外期权市场是转至一个能够表达更精细观点的风险管理平台。远大物产于去年开始为塑料下游贸易商、终端用户等提供了一个类似于“保险”的保价服务,作为远大物产的对手方,企业通过支付一定的权利金来获得指定价位的点价权,或低于行权价的其他有利价格来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塑料价格的波动风险。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各个领域的代表跻身为场外期权服务提供商,其面临的风险点趋同。

  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小果介绍,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的名义金额累计超过6亿元,涵盖的品种包括贵金属、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产品等。“在承接了风险后如何将其进行转移,最主要的是看场内期货市场的品种是否足够齐全,场内期货市场的深度是否能够承载现货企业的大单,实践中常常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们只能去找同业其他渠道去对冲,但大家都同样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王小果建议,场外期权市场仍需要拓展不同渠道的各类市场人士参与其中。

  “今年2月开始,我们提供塑料品种的场外期权保价,对手方包括风险管理公司、贸易商、投资公司等,每个月的业务量都翻番,目前场外期权的名义交易规模超过5万吨。虽然我们的做市商业务运行平稳,但这类创新业务在帮助贸易商和下游客户对冲风险的同时,也为我们自身引入了许多结构性风险。”王强补充道,特别是当市场判断方向大致相同的时候,市场深度不够、流动性不足、缺乏对冲渠道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当期权逐渐由小体量转向企业的主营业务时,现有的市场结构将无法解决信用风险的集聚爆发现象,单看一对一交易评估的信用风险是很小,但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会逐单累积,在问题还小的时候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进一步解释。

  王小果也表示,随着场外期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信用风险将变成一个非常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国内的期货交易所、清算所都在筹备建立中央清算平台,建议能够加快这方面工作,由中央清算所充当信用担保者的角色,场外期权的交易双方都把头寸、保证金放到第三方平台上,以降低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除了风险管理公司、现货商提供场外期权报价,一些期货私募为培育市场、获取更多现货市场信息,也在场外市场中崭露头角。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量化研究员何炫驹表示,公司去年下半年开始提供LLDPE和PP品种的场外期权报价,目前累计成交的场外期权名义金额超过10亿元,交易规模超过10万吨,未来还会拓展至PTA和农产品的场外期权报价。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来为市场提供更大的流动性,因为有时候现货商体量太大,对私募的资本金也造成压力,导致不敢接太大的单子。”他认为,若能尽快推出场内期权,将有助于缓解场外市场的流动性难题,加大市场的深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