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州吁下场的启示

 MTC2707 2017-08-14
四.州吁下场的启示X

天下礼乐崩坏,制度法纪开始瓦解。郑庄公作为诸侯可以爬到天子头上,封国中的臣子自然也就可以爬到诸侯的头上来。
卫国州吁(yù)就是这么上台的,他当了国君后,又被自己的臣下给做掉了。这前后两起臣子废黜国君的事件,在性质上却是截然相反的。究竟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头说来。
州吁原本是卫庄公的庶子,但是却很讨父君的喜爱,所以对于君位一直虎视眈眈。不成想卫庄公死前还是照周礼让长子姬完来继位,是为卫桓公。州吁和段一样只得在自己封邑内当大夫了。
但是现在天下好不安生,周朝连中央的权威保护都不了了,更不用说去维护诸侯国内的秩序了?这是野心家们的黄金时代。
州吁并不死心,他和他的心腹死党石厚一直在寻找机会弑君篡位,好自己当主公。
卫桓公又是一个懦弱无用之人,原本因为公子滑而准备对郑国发动战争,却最终被郑庄公巧言令色地给唬住了。州吁和石厚知道这位国君有多少能耐,不久就找到了机会。
卫桓公要前往洛邑吊唁刚去世的周平王,州吁和石厚为此准备了一场践行宴。在这场鸿门宴上,州吁和石厚对卫桓公是百般热情,无微不至。跟你存在利益冲突的人忽然变得态度这么好,总是需要特别的提防的。
果不其然,石厚借敬酒忽悠住卫桓公,州吁趁机解决了他,自己如愿以偿当上了卫国国君。
州吁是春秋时代第一位成功篡逆的公子,不过现在才成功了一半。州吁上台才三天,外界舆论就汹涌开了,既有来自贵族的反对,也有国人的抗议。
于是石厚便想到了发动对外战争这招,既可以转移矛盾,又能宣扬自己的武力而树立威信,让自己跟军队一体,好有更强有力的武力支持。当然,借着国家战争的名义处死几个反对派怕是难免的。
除了国内的因素外,州吁的算盘是趁着周天子和郑国闹僵的时刻,借此机会向周桓王献一番殷勤。于是才有了五国伐郑的战争,并且州吁还算是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体面回国了。虽然他这次去几乎什么也没有做,但是样子摆到位就够了。
可是国内舆论还是不平息,州吁总觉得自己的座位烫屁股。石厚自然知道州吁的担忧,偏巧自己的父亲石碏是卫国上卿,在朝中德高望重,一言既出国人
皆服。可是自从卫庄公去世后便高老回家了。石厚想如果能让老父亲出面,不怕州吁坐不稳诸侯之位。
可是,石碏一向反对石厚和州吁来往,但是无论怎样都阻止不了。后来石厚帮助州吁篡位之后,石碏基本与儿子断绝了父子关系。但是这次石厚为了自己的主公兼死党,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还是硬着头皮来求老爹了。
来见老爹,石厚是很紧张的,生怕老爹根本就不让他进门。可是出乎意料,石碏(què)这次还好言好语和他说话,虽然没有答应他回朝从政的要求,却给石厚出了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方案:直接朝见周天子,让周桓王直接册封州吁,还用担心自己的合法性了么?
虽然州吁之前勤了一次王,但是周天子能够册封一个弑君的反贼么?这岂不是鼓励天下造反,最终反到自己头上来么?石厚是聪明人,石碏也知道儿子的顾虑,于是添加了一条补充条款:陈国国君是周天子最忠顺的臣子,我们又是陈国的友好同盟,你们先去结好陈侯,让他给你们到天子面前说个情,还怕时间不成么?
太妙了!石厚都要跳起来了,这可是最彻底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了!上次战争给积的德这次都能用上了。于是他和州吁带了几车的金银财宝,开赴陈国去了。
石碏关键时刻还是帮了儿子一把,但是如果真要帮,他自己出山不就得了,用得着又花钱又托人情还跑这么大老远周折一顿么?
一个素来对你不满的人对你态度转变如此大,考虑如此周到,切记一定要提防啊!不管他是你的兄弟还是父亲。
但是被喜悦冲昏头脑的人是不会有心提防的,何况还是自己的父亲。尽管他平时很聪明很能干。
就这样州吁和石厚兴冲冲地来到了陈国,毫无防备的他们一到陈国朝上就被束手就擒。原来石厚早就密送血书给了他的至交陈国大夫针,假手陈国诛除了两个逆贼。
卫国群臣叹服石碏,并为石厚求情,但是石碏不为所动,大义灭亲。卫国众臣无一不敬重石碏的义举。有诗赞曰:
  公义私情不两全,甘心杀子报君冤。世人溺爱偏多昧,安得芳名寿万年?
卫国重新为卫桓公发丧,从邢国召回了在那里避州吁篡逆之难卫桓公的胞弟公子晋,扶立为卫宣公,厚尊石碏为国老,石氏一门世世代代奉为卿士。卫国与陈国的关系也更加亲睦。
石碏使用调虎离山之计,除了逆贼。哄州吁前去陈国,将他的势力孤立开来,使他失去了还手之力。等州吁在陈国束手就擒,国内亲州吁的势力自然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无论多么有势力的人,一旦脱离开自己的势力根基,就会变得脆弱不堪。这种情况下,调虎离山是当然的优选计策。但是调虎离山不是说调就能调的,关键还在于如何调,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调。
州吁和石厚知道自己的根基还不够稳固,一旦贸然离开,国内将可能有叛乱,自己身在国外也会有危险,所以他们是非常忌惮离开本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他们调出本国,第一必须麻痹他们的戒心,第二还要有一个具有足够诱惑力的条件,对它的欲望能完全压倒他们的顾虑才行。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石碏是最好的人选,他的天然角色和政治角色都能起到稳住二人的作用,而且他的诱饵对于州吁和石厚的吸引力是致命的,是梦寐以求的。石碏提出的方案又是如此的可行,由此才能调出这两只虎来。
我们再来说下州吁,真可谓是“其兴也勃,其亡也速”。州吁篡位并没有太费周折,看似一帆风顺,杀了先君就可以了。但是之后虽然石厚帮他多方打点,出了很多主意,费了极大周折,但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终难逃覆亡的命运。
如果我们比对一下州吁和段两人各自的造反经历就会发现,两人采取了截然相反的造反路线,但最终殊途同归。州吁采用的是易得手难固守的策略。一蹴而就地上台,但是上台后却几乎没有任何统治基础,就在他为巩固基础而努力的过程中遭到了灭顶之灾。
而段的路线却恰恰相反,是先期难于得手,因为事前要准备很多工作:建立根据地、培植嫡系势力、整顿武装力量、伺机谋反作乱等。任何一个环节有失就全盘皆输。若不是有母后撑腰,段等不到最后一个阶段就早被郑庄公收拾了。但是这样的造反一旦得手,就很容易固守住,只要清洗了先君的嫡系势力,然后自己的一班人马上来取而代之,就能稳坐钓鱼台。
但是不论是得手难还是固守难,总体来说,造反都是一个相对高风险的工作,困难不是在篡位成功前,就是在坐上君位后,只要一朝出错,便小命难保。
段和州吁是春秋时代最早的两位造反者,两个人一个依靠母亲,一个仰赖死党,造反的档次都还很低,只不过是造反个体户而已,最终都落得身败名裂。
但是现在周天子已经无力再主持国际公法了,弑君篡逆之辈必将前赴后继而来。
郑国是凭着庄公君臣的集体谋略摆平段的,卫国则是石碏凭自己的谋略和权势除掉了州石逆党。在这个旧有制度逐渐崩坏的时代里,石碏仍然是坚定的保皇派,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捍卫了卫国的礼制。
但是石碏看似正义的举措真的对卫国有利么?他所铲除的公子州吁有政治野心,有统治手段,有国际视野,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个不错的君主,特别在春秋开始大乱之时,这样的君主是能够建立一番功绩的。
实际上州吁几乎就要成功了,如果石碏能够帮助州吁坐稳国君之位,卫国或许就真的能够率领反郑联盟击溃郑国,自己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当世小霸。不过对于周天子和整个周朝的局势来说,除了换了个人坐庄,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周天子还是需要看诸侯脸色,小国一样要巴结小霸,中央的强国一样要像争夺霸权。
而石碏所扶立的合法的公子姬晋呢?他能比州吁更优秀么?在秩序发生重大转变的年代,对的不一定是好的,同样好的也不必然是对的,因为评判标准和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错位。如今宗法分封制度已经逐步瓦解了,各国都不再是能依靠制度来稳定国家了。国君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国家盛衰的重点之一,到底卫宣公能将卫国带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说石碏正义凛然,那是指动机和结果,从过程来看,石碏其实也是非法的,作为一名臣子,这种调虎离山后借刀杀人除掉国君的伎俩甚至比州吁的篡逆还要卑劣。但是这却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正义观点,动机是第一位的,手段是次要的,结果是用来最终评定功绩的。还有一点是,对待不义之人非法之徒,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
石碏受到称赞的原因还在于他能够大义灭亲,对国家忠心耿耿,因为这些品质是宝贵的,尤其是在这个纲常沦丧的乱世之中。
但是,宝贵的事物必然是稀有的,权力滋生贪欲,政治斗争中剩下的多是狡诈奸邪之徒,像石碏这样能够一手遮天的权臣,为公废私的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则是祸国殃民之辈,如果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