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平王东迁   实则是一个阴谋

 恶猪王520 2018-04-15
 前面一文,在《西周的盛衰》中把周平王东迁的逃跑主义,认为是西周灭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仔细察看这段历史,实际还濳藏着很多可疑之处。
平王东迁后,当时大多数诸侯并未把周平王当正统地位看待,周平王最初的时间里,诸侯九年不朝贡,而是另立了周宣王的次子,周幽王的弟弟姬望为周惠王(后周平王将其恶贬为周携王),存在了二十多年的“二王并立”的现象。
周幽王虽然昏庸,但周平王通敌(西戎),灭亡西周,灭亡自己的国家,杀父、杀弟的行为,已为人所共愤。且太子的地位早已被废,已经丧失了继承大统的资格,所以当时包括齐国、楚国等多数诸侯是不承认周平王的。
但周平王得到了身边几个强大的诸侯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支持,并且派兵把他护送到洛邑。而相反周惠王那边,身边只有虢、莫等位于周朝北境弱小的诸侯支持,齐国、楚国,虽是拥护者,但太遥远,难以在一旦有事时,即时、实则的,军事上的有力支持。

申国的国君为了保住自己外孙姬宜臼太子的地位,勾结戎狄偷袭了周幽王,并杀死周幽王。
在这场战乱中,周的公卿贵族被西戎杀害者无数,西戎在抢掠一空后,放了一把大火,镐京在大火中受到极大破坏,褒姒被西戎掳走。
从这些历史上的记载看,西戎这次是重在抢掠,并无政治上有其它的图谋。在杀害了周的公卿无数后,掳走褒姒,一把大火,然后带着抢掠而来的物品,满足了强盗心理后,一走了之。(游牧民族寇掠的方法,一般以抢掠为主。以历史上为例,清兵入关后,在满族内部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派是沿用游牧民族固有的方法,掳掠一空后,退回关外,另一派则主张入主中原,后来为了断掉那些想回东北的满人思归之心,不惜把他们在东北的老家付之一炬)。
所以我说,西戎这次的入侵,在政治上是没有图谋的。
稍微从一点军事、政治的角度分析,都会明白,西戎是在满足了强盗之心后,就主动撤退走了,那么后来那些赶来的诸侯,秦“力战”就成了一个疑问,且力战无详实史料,倒是护着周平王东迁,特别详细。

史书上一般的记叙:
经过几次战乱的镐京,早已残破不堪,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
(战火毁坏,被迫迁都,似乎并不是一个理由,晋国曾经攻破了齐国都城的外城,齐国仅凭内城拼死抵抗,晋人在撤退时,把外城的所有军民全部杀害,在对齐国都城一番大破坏后,一走了之。破坏可以重建)
但王室的力量实在太薄弱,无法独自完成迁都之举,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东迁。
这是一段看起来完美无暇的文字,无懈可击。
但细思,此时的周平王只不过七八岁的一个小孩。所有史书上的记载,周平王在位期间,政由方伯,且作为天子的周平王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郑国做人质,朝政被郑庄公(护卫周平王东迁郑武公的儿子)操纵。
成年之后的周平王尚还只相当于一个傀儡,怎么还是小孩时期的周平王却决定了迁都这样的大事?
迁都这样极其重要的军国大事,会出自一个小孩之手的谋划?
从来自古,主弱臣强,对帝王都不是一件好事。天子势微,强臣进京,董卓进京,结束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朱温进京,结束了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江山。
把迁都的倡导者责任归结到周平王,这个当时仅七八岁小孩的身上,有“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的感觉。

拨开历史的迷雾,首先对这四位“护卫(打发)周平王东迁”的四大诸侯,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作深刻的了解 ,似乎可以看出历史的真相。

秦襄公

公元前777年,秦襄公把自己的妹妹穆赢嫁与西戎丰王为妻。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周孝王始封秦时是秦地(今甘肃天水),只是大夫之职,而到了秦襄公时已把都城迁到汧邑,秦在不断向东发展势力,进行着东进战略。且到了秦襄公时迁都汧邑,已经逼近了周王朝镐京附近的京畿地区。
作为臣子,和自己国家的敌人通婚、联姻,是何用意呢?
很显然,秦的不断东进,已经引起了周王朝对自己这位不安份的臣子的警觉,感觉到了这位不安份臣子对自己京畿地区的觊觎之心。
而从史书上也可察,周王朝对秦不是充分信任,秦在周平王东迁,所谓有功后,才受封诸侯。
秦也感受到了周王朝对它的防范之心,以当时力量,秦还不足以挑战周王朝,也就出现了通行一般的说法“处于夹缝之中的秦,一方面在周王朝面前,竭表忠心,另一方面秦襄公又把自己的妹妹嫁与西戎丰王”。
说秦襄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没错。他这是作政治、军事上的规划,防止自己腹背受敌的境地,周王朝并不充分信任他,可能就要发兵消灭他,仅以表忠心还不行,和西戎联姻,不仅可以防止自己腹背受敌,甚至还可成为后援。
秦襄公通过嫁妹西戎,得到较可靠的声援,迁都汧邑,东进占据膏沃之地,加强武备,这两项重大政策,秦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假如没有机遇,横亘在秦面前的西周王朝,就是秦继续东进战略的最大障碍,但周幽王的“废太子”,引发的一场战乱,给秦襄公带来了机遇。
周幽王死后,丰镐周围存在着四种势力:
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势力,他们死后由王子余臣(周携王)继承。在这次战乱中受重创,原属西周中央的也只能算是残余势力。
二、是周平王的势力,周平王仰仗他的外祖父申国国君的势力,但申是小国,力量有限。
三、是戎族的势力。
四、是秦的势力,秦和西戎还有一层联姻的关系,实际此时秦是最强大的。
秦襄公此时是选择追随周平王,还是周携王?
周平王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且身边还有一个背理失义的外祖父申侯,论理、论义、还是军事力量,这一方都是最薄弱的。
周携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是不易被人操纵把控的,且身边还有原西周朝廷忠心耿耿的虢公翰等人。
选择追随周携王,对秦襄公没有任何好处可言,而选择追随周平王,几岁的小孩,大臣可以以辅助为名,执掌大权在手。
秦襄公驱逐了周携王的势力,迫使其离开镐京京畿地区,迫使周携王及他的追随者虢国一起东迁。
秦襄公以护卫为名,因功得到了原周的发祥起家的“龙兴之地”,至此周王朝(东周),西起不过潼关。秦的东进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一跃而成为诸侯大国。

郑武公

早在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时就制订了东扩战略计划。
郑武公时秉承父意(在此事件中郑桓公为护卫周幽王而战死,但战后的利益瓜分,郑武公首要考虑的是今后郑国的长远发展利益),一方面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另一方面进一步实施攻灭东虢国和郐国,吞并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的具体行动。
趁着周天子巡视虢国防务时灭亡虢国。
在这次护卫平王东迁中,获得大片周“赏赐”给他的土地,在平王东迁后,控制周王朝的朝政。
郑武公的疯狂开疆辟土,引起了成年之后的周平王猜疑,要求收回虎牢关以东的赐地。郑武公迁都郐,建立新都。
从以上史料上看,郑武公护卫平王东迁,趁机扩大地盘,获得赏赐大片,原属周王朝直辖的土地,进入朝廷,把控朝政,郑武公也成了平王东迁,实际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郑武公对平王东迁的如此拥护,其中的迷,似乎可以解开,把“天子”安置在他靠近便于控制的地方。
郑武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鼻祖,周王朝的朝政被他掌控,甚至后来贵为天子的周平王,却有失尊严的把儿子送到诸侯国的郑国,去做人质。作为天子的周平王不得不看他的脸色行事。史书上的周平王“政由方伯”,这把控朝政的方伯是谁?
周平王东迁,天子失势,其中的复杂关系,“周室再兴,晋、郑之功”,是不是有些滑稽了?

卫武公

卫武公,据说就是西周“共和时期”,流放周厉王的共伯和,同样也是一位极有领袖欲的强势人物。
卫武公,卫厘侯之子,深受其父卫厘侯的宠爱,卫厘侯赐给他许多财物,和用这些财物眷养死士,收买武士,所谓疏财重义,因而身边聚集一些死士集团。
公元前813年,卫厘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
和收买的这些死士,在卫厘侯的墓地前,袭击卫共伯,夺取卫国国君位置。
而杀死卫共伯的方法更独特,将其逼进墓道,迫使其自杀。显然这是减轻世人对他兄弟相残诟病的指责(民间有所谓“打死人偿命,气死人不偿命”的说法,卫武公深知此道,不同方法,世人评价是不同的。)。
卫武公在这次护卫周平王东迁中,也是受益者,封国由侯国变为公国,成了卫国第一个称公的国君。
卫武公在护卫周平王东迁中,似没有象秦、郑、晋,那样获得大规模开疆扩土的机会,可能是卫国在其中最弱的缘故,但这位曾在“西周共和”时期领袖级的人物,他的性格不会放过这一次左右时局,出风头的机会。

晋文侯

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晋穆侯去世,叔父晋殇叔篡夺君位,晋文侯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公元前781年,晋文侯以武力夺回君位。
这同样也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一代君主,在他叔父篡位,对他形势不利时,不是硬拼,而是避其锋芒,暂时逃到国外,集聚自己的力量,当机会到来时,迅速果断的回国以武力夺回国君的位置。
青年时期的晋文侯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成长起来,政治斗争的残酷,亲情,家族,一切都为了政治利益的需要。后来当他在选择周携王、周平王,站队时,两次机遇时,始终从晋国利益的角度出发,并最终敢于亲自带兵斩杀周携王,恐怕与此有关。
《国语》中说:“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是晋文侯决定了周平王的命运,他也因此获得辅佐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权。后来晋文侯在汾水流域扩张晋国疆土,并得到周平王的承认。
这里“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是不是从另一个方面透露了,晋文侯所谓对周平王的忠,是有条件并因此获得利益的呢?
“辅佐天子,征伐的大权,在汾水流域的扩张疆土”,晋文侯为晋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那么当初在镐京,周携王、周平王,站队时,晋文侯选择了周平王,也就可想而知了。
古时聪明一些的帝王,往往会把各路诸侯,搞个平衡,相互制约,以不给皇权构成威胁,决不会征伐这样的大权交给某个诸侯的,假如臣子有这样的想法,就会按“谋逆”处理。
但周平王东迁后,从史料上分析,晋文侯在周平王、周携王之间态度似乎有些暧昧,是对郑武公在朝廷中操控大权不满,还是什么?
随着周携王在北部站稳脚跟,势力不断壮大,晋文侯感受到了威胁,晋文侯早有向北拓疆发展的野心,在再一次选择时,晋文侯再次选择了周平王。
晋文侯趁着周携王巡视虢地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大统”为名,袭杀了周携王。
周携王的悲剧在于没有看透晋文侯的投机心理,当他在两者之间徘徊时,周携王却对他采取了友善、争取的态度,因而对他缺少防范之心,导致晋文侯的偷袭成功。
晋文侯是一个务实主义,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晋文侯在位长达35年,在他统治时期,晋国迅速崛起,是晋国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晋国始祖唐叔虞受封时,晋其实也只是一个百里小国。
历代的晋国国君总是拿“继文绍武”来自勉,文指的就是晋文侯,他们将他当作效仿的榜样,晋文侯是晋国史上一位重要地位的国君。

分析这四位强势人物的臣子,再看一下周平王、周携王,这两位继承大统的竞争对手。

周携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周宣王次子,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西周末代王。
因幽王昏庸,迫弟裂土瓜分,蔓散各方,弟望迁钜鹿,即今幽都。
周幽王继位,为政昏庸,迫使弟兄宗族蔓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初封莫国(今河北任丘县周边地区。
周幽王被杀后,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周王,史称周携王,立国于中山一带,从此周朝存在了二十多年“二王并列”现象。
周携王这一方得到了原周幽王之时的大臣拥护,虽有人说,这只是谄媚之臣,但周平王是在申国继承的王位,反观,是不是周携王得到了原西周朝廷的支持,继承大统更有说服力呢?何况周平王这一方通敌(周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勾结西戎灭亡西周),按理周平王不当立。
周携王及原西周的残余势力虢公翰等人的向东迁徙,实际是被迫离开镐京地区的,以秦为代表的势力驱逐了他们。
由于拥护周平王的这些诸侯各怀鬼胎,为东方诸侯所不齿,因而周平王时,诸侯九年不给周平王朝贡(也有一种说法,二王并立存在了十年)。
周携王当政时,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内有和揖百族的内政国策,政通人和。
但由于缺乏对邻近晋国的防备,导致晋文侯偷袭成功,周携王在巡视虢地时被晋文侯所杀。
假如周携王不死,周王朝是不是能中兴呢?
周携王身不逢时,他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虢国、莫国等都是小国,周王朝的中央实力,由于分封,也早就有限了,何况再经周幽王废太子后的一场战乱打击,更加虚弱,连诸侯的实力甚至都超过了朝廷,周携王即使不死,恐怕也回天乏力了。
国策是国家兴亡的最重要因素,对某一个贤者(周携王),过高期望,不现实。对某一个愚而昏庸(周幽王),把西周灭亡,所有责任都加到末代君主身上,是不是太不客观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发现问题,就要迅速解决它,不能越积越累。

周平王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18年),周幽王之子,母王后申后,东周第一代帝王,公元前768年-718年在位,在位时间约五十年。
周平王何时出生?迁都时究竟多大?由于出生时间无法查出,史书上竟无记载,似有嫌疑之处。然而,其父周幽王生卒时间却很具体,故而也可推算出。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周幽王共活了二十四岁,如此大概可以推算出周平王的出生时间,假如周幽王15岁时生了周平王,那么平王东迁时充其量12岁,这是最大的说法。
一般说法七八岁的小孩,还是可信的,无论怎样算,此时的周平王还是个孩子,未成年人是肯定无疑的。
那些把迁都的决定权归结到一个小孩身上,甚至朝中元老级大臣反对时,周平王也那么坚决的记载,实在有很多可疑之处。
周公反对平王东迁,认为洛邑虽居于天下之中,但四面受敌(实际是易攻难守,地形缺乏天然关隘之险,后世也证明),而镐京,左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国、蜀国,沃野千里,称得上天府之国。
周公说的这些话是从军事上的守,实际上有一层,攻,出潼关,顺黄河,顺流而下,恰好东部一马平川,无太多关隘可阻,震慑东方各路诸侯。关中之地,确实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我国古代长期把首都设在关中,也是这个缘故。
周公的话似也证明“关中遍布戎人,秦把他们驱逐的话”,不可信。
否决周公的人是谁?小孩子的周平王不可能,一定是一位隐形而不能说明的手握重兵的坐镇一方的大诸侯。
此时的周王朝经此一场战乱,诸侯以成了真正凌驾于天子之上的人物。

迁都到洛邑之后的周平王如何呢?政由方伯,真正是一位憋憋屈屈的帝王,何止是周天子失势?
周平王也不想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帝王,想趁着郑庄公回郑国处理内部事务时,让忠于周王朝的虢公来代替处理政务。郑庄公得知后,向周平王发难,作为天子的周平王不得不向政郑庄公赔礼道歉,有损天子颜面的把儿子送到郑国去做人质。
有人说是周平王毁了周携王具体的历史资料,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但周平王只是因为和他“正统之争”,将其贬为“周携王”,同后世那些被杀被废的帝王降级降格,不承认他们的帝王身份,有所不同。
真正毁了周携王历史资料的是谁?真正隐瞒了“平王东迁”真相的是谁?
在拥戴周携王的齐国、楚国等国,他们史官记载的史书上,一定有详实的资料。
但是后来秦灭了六国,在“焚书坑儒”中,会不会把他们不光彩的一并烧掉并且篡改。

感叹之语

落难之人,不入亲戚朋友之家,免受羞辱。
势微天子,不入强藩诸侯之处,必为所控。

烽火戏诸侯,欺世盗名之言,诸侯分居各地,路途远近不一,岂能同时齐聚,而被幽王、褒姒,取乐,秦人戏言。

平王东迁,四大强臣各怀鬼胎,实为阴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