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后,本来不想说法。因为他发现佛法甚深微妙,而众生刚强难调,很难明了其中真意。他思维: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 后来,在梵天的再三恳请下,佛陀还是本着悲心,说法度众。于是,他来到鹿野苑,为当初追随他的五比丘说法。 在首次说法中,佛陀根据他的修道经历和印度医生治病的原理,提出了四谛法门。谛是真实之理,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这也是佛陀最初的宣教纲领。苦谛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谛是探寻产生痛苦的根源;灭谛是痛苦的彻底息灭,也就是涅槃;道谛则是平息痛苦的方法。 佛陀真是有大智慧,仅仅用四个字,就对轮回和解脱的原理作了高度概括。 四谛又包含两重因果——苦和集是流转门,灭和道是还灭门,即佛法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认识苦和苦的成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走出轮回,走向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苦和苦的止息。这种解决不是暂时的,而是从根本上解除轮回之因。 轮回的根究竟在哪里?从表面看,轮回是一种现象。事实上,轮回的根就在我们内心,是无明引发的贪著和需求,使我们不断追求,生生死死。我们真正需要解除的,是导向轮回的心理,而不是逃避某个现象。 如果不从内心断除轮回之根,即使躲入深山,也不过暂时得到安静。一旦进入红尘,贪著和需求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关键要解除轮回之根——没有无明,没有贪著和需求,轮回才会彻底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