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开始我们的邯郸 自由行。 有人会说了,邯郸有什么可玩的?你们怎么上那儿去玩? 这叫我怎么回答你呢?我不知道你说的好玩的标准是什么,你是不是认为只有去天涯海角,远在天边的地方才好玩? 距离远近不是好玩不好玩的标准。有句名言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住在北京的谁还会稀罕长城、 颐和园(尽管这是世界级的景点)?但是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生中不可不去的地方。 有没有可玩的、可看的,那要看你用什么眼光来看。 现在要去的地方,一要看有没有奇特的自然风光,二要看有没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果两者都有,那就是有旅游价值了。 邯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邯郸在北京的南面,经过保定、石家庄、邢台,还没出河北省呢。但再往南就到河南了。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我们乘火车下午1点多钟到达邯郸。下车后在邯郸火车站附近找一个宾馆下榻。因为已有多次 自由行的经验,就不用事先找好酒店旅馆,下了车就在附近找,肯定能找着。在车站附近住,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方便,到哪都四通八达。一般可能认为,车站附近价格贵,其实不然,经验告诉我们,车站附近的旅店多,竞争激烈,所以价格反而实惠。 安顿好后稍事休息,我们去赵苑公园。赵苑公园在火车站的北面,坐公交一个车就到了。 赵苑公园总占地1158.5亩,是市内最大的公园。大约在2300年以前, 赵国第四代国君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曾在这里带领将士苦练骑马射箭。苑内保留了插箭岭、南北梳妆楼、铸箭炉、汉墓、皇姑庵、照眉池等遗址。这里地势起伏,文化丰厚,是一座融历史与生态、人工景观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我们从公园的南门进去,公园的正门是北门。 我先给大家来个合影,这是我们邯郸行的开始。此行共16人,从 自由行来说,算是人数比较多的一次。 进得门去,里面是一个非常大的 广场,有点气势。 公园内种植的小花。 这些小花虽然普通,但常年开放,成了装扮公园的主力。 给这些老花们合个影。 边走边聊,今天下午就是休闲,不着急赶路。 ![]() 这里历史上曾是 赵国军事演练、工业冶炼的主要基地和皇家园囿区,是赵邯郸故城大北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往前走,看见一块大石上刻着“汉墓”二字。邯郸作为两汉时期 赵国的国都,曾鼎盛一时,并于西汉后期发展成为享誉天下的全国“五都”之一。两汉时期的赵都是在战国时期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处为插箭岭5号墓,是西汉时期王宫贵族墓葬之一。 ![]() 没见着高岭啊。问一下公园的清洁工,说这就是插箭岭,不高,也就是个小土坡。 ![]() 发现绿树丛中有“插箭岭遗址”的石碑。 ![]() 这里有一块石刻对插箭岭做了介绍。相传此处为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时,演练骑兵队伍时的场所。骑射时箭头没入土中,后世经雨水冲刷,多有箭头出土,故名插箭岭。 ![]() 插箭岭为一夯土筑成带状土丘,长630米,宽20~40米,高3~8.7米,出土有战国、汉代三棱铜镞,汉绳纹陶片。实属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垣墙体的一部分。 ![]() 仔细察看文字说明。 ![]() ![]() 石头附近有一雕塑,没有文字说明。但毫无疑问,他应该就是赵武灵王。 ![]() 赵武灵王赵雍(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 赵国君主,生于 赵国首都邯郸。赵武灵王在位时, 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 赵国因而得以强盛。后陆续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胡人。因此战国晚期 赵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两国的强国,军事实力位居七雄之首。应属有作为的一代君主。 ![]() 往东走,看见有绮丽的水面。 ![]() ![]() ![]() ![]() 水边的石刻。 ![]() 公园西面的“旭光门”。 ![]() 旭光门下面的绿地小径。 ![]() 再往北走,就来到了公园的北门。北门内有一座人工小山。 ![]() 往门口走,门内中间是一个带水池的绿化地带。 ![]() 赵苑正门坐南面北,整个建筑是群雀式建筑,雄伟壮观。 ![]() 这个中间有孔的大圆形是啥意思? ![]() 这回知道了,这高高耸立的两门柱之间,是“古赵名宝”——和氏璧啊!听说过和氏璧的故事吗?没听说过啊,那我也先不给你讲,后面会涉及到。 ![]() 从北门往东行,有成语苑,这里先不说了,跳过去放到下集详细说。这座桥很漂亮。 ![]() ![]() 湖中还有小亭,名曰:湖心亭。 ![]() 见一高台。上去看看。 ![]() 高台上啥文字说明也没有,不知其名。从高台上可见附近的成语诗词走廊。 ![]() 高台下有女子健身踢毽子。 ![]() 高台附近还有生肖造型。这些生肖造型与我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同,非常卡通生动。 ![]() ![]() 小蛇还围上围脖。 ![]() ![]() 这小老虎不但不可怕,而且还挺可爱。 ![]() ![]() 这小鸡造型别具一格。 ![]() ![]() ![]() 相信此为高手所为,非一般艺人工匠所能。 ![]() ![]() 继续东行,见“铸箭炉”石刻。 此处相传是 赵国都城驻军铸箭的场所,故称“铸箭炉”。此夯土台基周围曾发现大片铁炉、矿渣、烧土块、瓦片等战国两汉时期遗物,是战国两汉时期规模较大的冶铸遗址。 ![]() 转向南行。按地图,此处应该有一座“皇姑庵”,但没有见到。问园内工人,说就是这个地方,没有建筑了,就是一个遗址台了。 ![]() 向南行,幽静的小河水在暗暗地流着。 ![]() 见“南北梳妆楼”石刻。 这里曾是战国两汉时代的两座宫殿建筑。分南北两楼,中有步道相连,俗称前楼、后楼。相传为 赵王到此演练骑射或游猎时休憩和欣赏歌舞之场所,目前尚存南北相连的两个夯土台基、柱础及散水等基址。 ![]() 往南行,见“照眉池”石刻。 照眉池,系 赵王行宫遗迹。相传此处是 赵王宫女在歌舞之前,以池为镜,梳妆照眉之处。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吟咏,成为邯郸十大景点之一。 ![]() 远处池中有雕塑。 ![]() ![]() 三位宫女,右边的一位正在对水池照眉,那两位正相互交流化妆的心得。 ![]() 拍 摄水中倒影。 ![]() 这块石头上刻着一首诗:“回头霸陵上,北指邯郸道。短衣妾不伤,南山为君老。” 这首诗名叫《邯郸歌》,是南北朝萧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出自《乐府诗集》。萧衍,即南朝梁武帝,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好诗赋,工书法,通音律。在位四十八年。据《史记》载:汉文帝行至灞陵,指着新丰道,对慎夫人(邯郸人)说:“此走邯郸道也。” 遂命慎夫人鼓瑟,文帝倚瑟而歌,意凄凄然。全诗以慎夫人口吻所写,描绘了汉文帝与慎夫人的一段感情经历,全诗用典,笔法细腻,感人至深。 ![]() 满池的莲蓬,还不到开莲花的节气呢。 ![]() 心向往鱼之乐,身欲往之? ![]() 远处小山坡上有拍婚纱照的。 ![]() ![]() 再往前走,水池对岸有“清风白昼”的石刻。查一下,这里也有典啊!出自叶子奇的《石门茅屋》: 藤萝抱石门自牢,茅屋谁怕秋风高。 落花芳草共幽独,清风白昼何萧骚。 山中无地着野马,世间万事如牛毛。 不见崇墉贮歌舞,春风容易长蓬蒿。 作者叶子奇,元末明初大学者(约公元1327年—1390年)。自幼专业于学,凡天文、历 史、博物、哲学、医学、音律,无不涉猎,且多有造诣。 ![]() 这块石头上的文字没查到出处,但作为书法欣赏还是挺不错的。 ![]() 吃完晚餐,到站前察看明天要乘坐的公交车,邯郸站已经沐浴在灯光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