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

 襄阳孙金福 2017-08-15
 
         沈垭天主教堂位于湖北谷城县紫荆镇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九年,该堂己成为天主教鄂西北的总堂。目前是全国四大天主教堂之一

明朝末年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在此传教,后在此建筑了规模庞大的教堂,成为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载。在清末天主教传教士刘和云所著的《湖北襄郧属教史记略》中就这样写到:木盘山(即今日磨盘山)会堂乃中华全国公教堂重要地区之一,仅稍亚于北京耳,然较他处亦殊安稳也。

明朝从中叶起,天主教的耶稣会、遣使会、方济各会、巴黎外方传教会相继来华,从沿海深入到内陆,逐渐打开传教局面,使天主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作为沈垭天主教堂,它在建国以前的教务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耶稣会时期(1634—1784年)

明朝末年天主教传入谷城,据史料记载,最早入境传教的外籍传教士为耶稣会传教士何大化,后又陆续有其他外籍传教士来此传教。天主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雍正元年(1723)末,礼部奏请在全国禁止天主教获准,除在京为宫廷服务的侍士照旧供职,允许进行宗教活动以外,其余传教士皆被勒令回国。禁教令颁布后,沿海各省率先禁止传播天主教,遂后,内陆也大肆搜捕天主教徒。可以说,正是由于清政府的禁教令,使天主教在大城市无法立足,从而在谷城沈垭这个荒僻之地兴盛起来

遣使会时期(1784—1838年)

1784712日,天主教遣使会会长奉罗马传教部之命继承管理耶稣会在华教务。1790年,遣使会传教士阿本及潘奈一块儿来到沈垭传教,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天主教在磨盘山地区发展得很快,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法籍传教士刘方济各克来掌管教务时,沈垭天主教堂已管理谷城、老河口、房县等17个县,教徒达7000余人。

方济各会时期(1838—194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钳制下,清朝政府被迫取消教禁,并规定中国政府有保护天主教堂的义务,天主教在中国遂又得以公开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谷城地区的天主教发展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

建国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1950年以四川天主教神父王良佐为首的500多名教徒发表宣言,倡议中国天主教会割断与帝国主义者的联系,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在全国掀起了三自爱国运动1952年元月,沈垭天主堂成立三自革新委员会,主任为常和德,副主任为李国成。三自革新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一是领导教徒执行会章,爱国反帝,努力生产;二是管理教内财产、事务。当年当地参加革新的天主教徒共计876名。从此,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地天主教徒在三自革新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着正常的宗教活动。

但从1968年到1978年间,由于历史及自然的原因,沈垭天主教堂天灾人祸不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1968年,教堂大圣堂被拆除。

1975年,修道学院建筑在一次山体滑坡中毁于一旦。

1978年以后,沈垭天主教堂又重新恢复了教务活动。

1978年,沈垭乡政府在教堂原址拨7间平房作临时教堂。

1982年,湖北省委发文通知:谷城县沈垭天主教堂为省重点开放的教堂之一。

1985年,沈垭天主教堂重新正式开堂,湖北省省委统战部宗教处负责人、省天主教主教和襄樊市宗教局及谷城县统战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开堂仪式。

1987年,国务院拨2万元专款,把临时教堂予以修缮和扩建。

现在,沈垭天主教堂又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天主教活动中心,影响遍及谷城、房县、保康等地区,日常来此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有1000多人。

三百多年过去了,沈垭天主教堂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见证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如今,古老的教堂里又人来人往,广大天主教徒在这里进行着正常的宗教活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沈垭天主教堂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指引下,终于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老河口 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