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书治要心得》第四章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

 清醒4321 2017-08-15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在“道”和“德”没有了之后,“仁”“义”开始显现出来。在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王的时代,“德”也没有了,就用“仁”,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天下。“失仁而后义”,而到了东周时期,春秋战国的时代,“仁”没有了,则是以“义”来治理天下。在没有了“仁”之后,“义”显现出来。我们看到,在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很多的“义”士。“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儒家五常中是极为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一、仁者爱人,义者循理

什么是仁和义?在《群书治要·周易》上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也就是说仁义是做人之本,“不仁不义”的人,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人。而古圣先王的教化,其核心也在“仁义”二字,如《群书治要·列子》上说:“圣人之教,非仁则义”,说明圣人教化天下,不是仁,就是义。

仁义是什么意思?在《群书治要·荀子》中讲到:“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仁”的意思是爱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义”的意思是循理,做事要符合道理和规律。圣人用仁和义来阐明人道,所教导人们的无非是行仁义而已。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开篇即说道:孟子见于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把利益带给我的国家吧?”孟子答道:“大王!为何一定要谈利益呢?只要讲求仁义就足够了。”我们读圣人的经典,往往未能明了经典的深意,孟子教我们讲仁义,并不是说讲仁义就没有利益,相反,讲仁义必定会有大利。这个大利,我们看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以仁义立国,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所以,《大学》上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实际上,有仁义必定会有大利。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反而会失去利益。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陆贾讲到,“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说明治理国家要以道德为上策,处理事情要以仁义为根本。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更是指出:“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就其所以亡也。”说明乱国的君王,只图扩大其领地而不行仁义,追求地位尊贵而不修道德,这是抛弃所以存在的理由,而趋向所以灭亡的途径。

 

二、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是众善之首,仁爱思想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也是贯穿《群书治要》始终、最重要的主体思想。魏徵等人在节录经典时,节取了大量关于“仁”的嘉言和故事,强调治国者要修习仁德,推行仁政。

如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说道:“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而得人的方法,在于为政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修身必须依据“道”,修道要依据“仁”。所谓仁,是指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是指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为最重要。

在《群书治要·傅子》中,对仁说得更为详细:“昔者圣人之崇仁也,将以兴天下之利也。利或不兴,须仁以济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于沟壑然。夫仁者,盖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无施于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失其事亲之道矣;推己心有乐于妻子,以及天下,则天下之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欢矣;推己之不忍于饥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无冻馁之忧矣。此三者,非难见之理,非难行之事,唯不内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哉!”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从前,圣人崇尚仁政,是用以来为天下人兴利,利民之事如果尚未兴办,就必须以仁政普济天下。若有不得其所的人,应看作是自己把他们丢弃到沟壑一般。仁爱的人,都将心比心以待人,所以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推想自己之所求,延及天下之人。推究己心之好恶来尽孝于父母,并延及天下的父母,那么,天下的子女就不会丧失侍奉双亲的准则;把自己对妻子、儿女的爱护推广到天下,天下做丈夫、做父亲的人就不会失去家庭的欢乐;用自己忍受不了飢寒的心情去想天下人之心,天下生灵就不会有冻馁之忧。这三点不是难懂的道理,也不是难办到的事情,只是不能推己之心以宽诚待人。连这些切近的事都不去思考,哪里还会有什么远虑呢?《群书治要·傅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把仁的含义阐发得淋漓尽致。

所以,古圣先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有一颗仁爱之心。在《群书治要·说苑》中说道:“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意思是:“唐尧心怀天下,用心去周济贫民,痛心于百姓的苦难,忧心于众生不能顺利生长。有一人挨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挨饿的。’有一人寒冷,他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冻的。’有人犯了罪,他就说:‘这都是我造成的。’他仁爱昭着而正义树立,施恩众多而教化深广。所以即使不加奖赏,百姓也会努力;不施刑罚,民众也会安定。先推己及人,然后施以教导,这是唐尧治理天下的方法啊!”

三、治国之道,贵在仁义

大到一个国家、政权,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其兴盛衰亡,都和其是否能够行仁义有关。《群书治要·汉书》中节录贡禹在其奏疏中讲到:“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从周代成王、康王以来,几乎将近一千年了,想治理好天下的君主非常之多,可是太平盛世却不能复兴,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抛开古圣先王治国的法度,而听凭自己的心意去做,才使得奢侈畅行而仁义荒废啊。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姜太公还说道:“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即道义胜过私欲,国家就昌盛;私欲胜过道义,国家就衰亡。

在《群书治要·孟子》中说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家(原注无家字)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内(原注无之内二字);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说明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施行仁政;他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行仁政。诸侯各国的衰落与兴盛、生存与覆灭亦是同样道理。天子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天下;诸侯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国家;卿大夫如果不仁,就保不住宗庙;士人和百姓如果不仁,就保不住自己身体。

《群书治要》中多次提出,为君者能够行“仁”,百姓自然就能“行仁”,在《群书治要·礼记》中孔子说:“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告诉为君者,如果他能够崇尚仁德,那么下属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做仁德之事。在《群书治要·礼记·大学》中说道:“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民众就随之实行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民众就随之逞凶施暴。

在《群书治要·新语》中,还记载了一个周文王行仁的故事:

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朽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归心焉。

这个故事讲的是,周文王建造灵台,修建池沼的时候,挖地挖出了一具死人骨头,管理修建的官员把这事报告文王。文王说:“给他改葬。”官员说:“那是无主的尸骨。”文王说:“拥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人的主人;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的主人。寡人本来就是他的主人,你还到哪儿去找他的主人?”于是叫那位官员备办寿衣棺木给他改葬。天下的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文王真是贤君啊,连朽骨都受到他的恩泽,又何况是活着的人呢!”有人得到珍宝但给国家带来灾难,文王得到枯骨,以此表明他仁爱的诚心,因此天下人心归向啊!

因此,《群书治要·孟子》讲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恶于众也。”说明只有仁德的人应该处于统治地位,没有仁德的人如果处于统治地位,就会将其不良行为传播给民众。

 

四、失仁后义,义者循理

夏商周三代,是以“仁”治理天下,到了春秋战国的时代,大部分人都不讲“仁”了。“失仁然后义”,义就是循理,依照道理和规律来办事情,在春秋战国时代,王道不行,但是人们还讲道义。虽然出现了臣弑君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讲“义”的。

什么是义?《群书治要·荀子》中讲道,“义者循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这称为义。《吕氏春秋》中说道:“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之所在也。”意思是:义是万事的准则。君臣、上下、亲疏都是因它而起,它是治乱、安危的关键所在。

在《群书治要·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鲁昭公十五年,晋国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先包围鼓城。鼓城人请求举城背叛鲜虞投降(晋国),可是荀吴不答应。这时,左右部将就说:“不费一兵之力,就能得到一座城池,将军为何不同意呢?”荀吴说:“我听叔向这样说过:‘如果你的喜好与厌恶没有错失,民众就知道他们该向何处去,这样,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若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投降,这是我们极其憎恶的;别人带着城邑背主来降,我们自己却为什么喜欢呢?如果赞赏我们很憎恶的,对所喜欢的该怎么办呢?如果不加赏赐,这就是我们失信,用什么来庇护民众?力量可以就进攻,否则就撤退,总之必须量力而行。我们不可因为想得到城邑便趋近于奸诈,那样所失去的更多。”于是荀吴就派使通知鼓国人,先杀死谋反的人,然后加强守备。晋军一连包围鼓城达三月之久,鼓城人又准备开城投降,并且派投降代表拜见荀吴。荀吴说:“看鼓城人的面色,就知道城内还有食粮,你们暂且加固、守卫你们的城池!”这时,一位晋国军官(很不理解地)说:“能获得城池却不接受,偏偏在这里劳民伤财而按兵不动,如此又怎样奉事君王呢?”荀吴说:“我正是以此奉事君王。假如得到一座城池,却使百姓变得怠惰,那要这座城池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得到城邑招来怠惰,还不如保持原本的状态。招来怠惰不会有好结果,抛弃原来的状态就会不吉祥。鼓国人能事奉他们的国君,我也能事奉我们的君主。遵循正义而不违背,端正好恶而无差失,城池既可得到,又能使民众明白正义之所在,从而拼死效命于晋国而没有异心,这不是很合适吗?”后来鼓城人告知晋军说,城内粮食已吃完,百姓力气已用尽,晋军才占领该城。荀吴攻取鼓城后率军凯旋而归,没有杀死一个鼓城人。

我们从这里可见,当时虽然处于乱世,但是仁义之道并没有失掉。在《群书治要·国语》里面,还讲到一个故事:

晋武公攻打翼国,杀死哀侯,劝阻栾共子(不要抵抗),说道:“如果你不死战,我把你封为上卿,执掌晋国政务。”栾共子辞谢说:“我听说:‘人为三个人而活着,侍奉他们始终如一。’父母生育他,老师教诲他,君王给予他爵禄。只要是这几件事,就应以死相报,这是做人的原则。臣岂敢为了私利而抛弃做人的原则呢?您又用什么来教导人呢?如果我跟随君主却有二心,您怎么会任用我呢?”于是战斗至死。

在《群书治要·论语》中,夫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志士仁人,不为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义,宁肯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

实际上,像栾共子这样的义士,春秋时期有很多。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更是层出不穷,如南宋时期的文天祥,就用生命为仁义做了最好的注解。他的绝笔文写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正是有无数这样的仁人志士,中国文化才能够传承几千年来,薪火不断。

五、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魏徵等人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是仁义,其次才是法律制度。

在《群书治要·司马法》中讲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古圣先王治理天下,真正以仁爱为怀,以道义来治理天下,因此天下太平。

在《群书治要·文子》中也讲到:“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见其终始,可谓达矣。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先本后末,谓之君子;先末后本,谓之小人。法之生也,以辅义;重法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头足也。仁义者广崇也,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意思是:有学问的人,能够明白天和人的职分,知道治和乱的根本,能预见事物的发展和结果,这就可以说是通达了。治国的根本是仁义,其次才是法律制度。先根本后其次的人,称为君子;先其次后根本的人,称为小人。法律的产生,是为了辅助道义推行的;如果重视法律而抛弃仁义,这是重视帽子和鞋,却忘记了自己的头和脚。仁义宽广高大,不增加仁义的厚重,却只扩张其广度的做法,会毁坏仁义;不扩张仁义的基础,却仅增加其高度的做法,会使仁义倾覆,所以没有大的栋梁,就不能承担重负。

《群书治要·文子》里面还说道:“有功离仁义者,即见疑;有罪有仁义(有仁义原作不失仁心)者,必见信。故仁义者,事之常顺也,天下之尊爵也。虽谋得计当,虑患而患解,图国而国存,其事有离仁义者,其功必不遂矣;言虽无中于策,其计无益于国,而心周于君,合于仁义者,身必存矣。故曰:百言百当,不若舍趣而审仁义也。”

意思是:有功但却丧失了仁义的人,就会被怀疑;有罪却不丧失仁义之心的人,一定被人信任。所以仁义,是事物的自然之性,是天下最为尊贵的品德。即使计谋得当,事先考虑如何预防祸患而祸患也得以消除,想使国家得到发展时就能实现发展,但如果所从事的事有违背仁义的地方,其功业是一定不会圆满实现的;出言虽不能提出好的策略,计谋也对国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一心为君主着想,而且符合仁义,他就一定能有安身之处。所以说,与其要求每次言语都得当,不如根据仁义来选择自己的做法。

同样是行仁,不同的人动机却不一样。在《群书治要·礼记》中就讲到:“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利仁强仁,功虽与安仁者同,本情则异也〕。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意思是:孔子说:“仁爱有三种情况(指安仁、利仁、强仁),三种仁爱之举的外在功效虽可能相同,但其内在心情(动机)却各不相同。即使与仁爱者有同样的外在功效,其施行仁爱的内在心情(动机)却难以知道。等到与仁爱者出现同样的过失之后,其施行仁爱的动机便可以知道了。真正的仁爱者是安适自然地去施行仁爱;聪明的人是知道施行仁爱对自己有利而去施行仁爱;畏罪的人心存畏惧,也会勉强地去施行仁爱。”

因此,在《群书治要·论语》中,孔老夫子多次提到“仁”,说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想要仁德,仁德就会到来。又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约身〕。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善在己,不在人〕?”意思是颜渊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自己能在一天中克己复礼,整个天下就会回归到仁的境界。实践仁德完全在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息,正是因为有无数的仁义志士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结果。在《群书治要》中,许多明君忠臣都堪称“仁义”的模范。《群书治要》一书处处散发着仁爱思想的光辉,尤其对于明君贤臣的仁义之举和古人阐发仁义的言论,节录很多,深刻体现了魏徵等人以“仁义”治国的政治主张。(邵阳后学肖祥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