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陳傑思:中華十大義理

 昵称30232863 2016-03-29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仁即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仁爱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基于本能的爱。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孔子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爱最高的境界,就是程颢所讲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仁”是“信”的必要前提,“仁”必须与“智”相统一。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译: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做事如同见到贵宾一样,使唤人民如同主持重大祭祀一样。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就不能强加于别人头上。做公务,不能使别人怨恨,在家中,也不要使人怨恨。”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译:子张向孔子询问仁道。孔子道:“能够在天下施行五种德行,便是仁了。”子张又进一步问孔子内容是什么,孔子道:“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庄重就不会导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奋就会有成就,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作为仁者,自己要立身同时又要使他人立身,自己要通达同时又要使他人通达。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推己及人,这就可以称为践行仁的方法。”(施:给予。济:救济。譬:比喻。也已:相当于“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u)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需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即便有了富贵,也不能安处;贫和贱是人们所嫌弃的,不通过正当途径,即便处于贫贱之中,也不自我嫌弃。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德,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仁就是先付出艰难的劳动,然后才获取,这就可以称为仁了。”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用仁德去守着它;虽然得到了,也必定会失去它。”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献媚,这样的人缺乏仁德。”
子曰:“知者乐(yao)水,仁者乐(ya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e),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活跃,仁者宁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 仁远离我吗?我想做到仁,仁就来到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志向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游习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孟子说:“同情之心,也就是仁的开端。”

孟子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孟子说:“仁义之人不可战胜。”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译:孟子说:“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是仁;羞耻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仁、义、礼、智,并不是由外界赋予我的,而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未曾思索罢了。”

《中庸》第二十七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译:所以君子尊崇德性,注重学问,达到广大的境地,详尽细微之处,达到高明的极点,推行中庸之道。

义
义即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正义的基本理念是:扶助生命是善,伤害生命是恶。任何个人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在自己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善应当远远大于恶。正义维护的是整体利益,因而正义的最大障碍是贪图不正当的私利,所以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必须在维护正义的前提下去获取个人的合法利益。在现代社会,欲达到正义之目的,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因此,这六个方面可纳入“义”的范畴之中。专制作风、官僚特权思想都是对正义精神的损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假“正义”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体圈子里讲“义气”,以抽象的“义”去压制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倡导“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译:孔子说:“看见利益便能想到正义,遇到危险而愿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中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了。”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完全依据利益多少来行事,就会多招怨恨。”(放:通“仿”,依据。)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说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也没有说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唯有依从义来行事。”(适:可。莫:不可。比:紧靠,为邻。)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整天与众人聚在一处,说的话从不提及仁义,还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以造就啊!”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仪来施行,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诚信的态度来成就,这就是君子啊!”(孙:同“逊”,谦让。)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不担心贫穷而是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少而是担心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便不会觉得贫穷;和睦,便不会觉得人少;安定,便不会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地的人还不来归顺,就培育文化、修养道德来招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注:“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礼记·礼运》: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译:仁爱是正义的根本,也是和顺的基础,心中有真爱的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体:基础。)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译:孟子说:“仁是人的安身之所,义是人的正确道路。让安身之所空着而不去居住,放弃正确的道路而不去走,可悲!”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你不远千里而来,将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君王!何必谈利!要讲求仁义就行了。君王说:‘怎么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么样对我家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么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孟子曰:“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译:孟子说:“作为臣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君王;作为儿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父亲;作为弟弟,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兄长。这是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抛弃仁义,怀着功利之心相互对待,这种情况下还不灭亡,是没有的事。”

孟子曰:“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译:孟子说:“如果不符合正义,如果不符合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介:同“芥”,小草。)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译:孟子说:“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辟:同“避”。)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中华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中华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封建礼教则是存在于封建时代,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特权、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必须批判和否定的。对“礼”的倡导,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仪规范,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人就趋向于仁道了。践行仁道,是由自己去做,难道是由别人去做吗?”颜渊说:“请问践行仁道的纲目是哪些?”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去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去听,不合于礼的事不去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去做。”(一日:一旦。)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人民,用刑法来整治人民,人民暂且免于犯罪,但缺乏廉耻感;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仪来规范人民,民众有廉耻感而且心悦诚服。”(道:通“导”,引导,教导。齐:规范,整治。格:亲近,服从。)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译:林放询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问得很重要!礼,与其奢侈,不如俭约;丧葬,与其铺张浪费,不如真正地哀伤。”(易:失常,过于浪费。戚:音欺,忧伤。)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译:孔子说:“《诗经》激起好善恶(wù)恶之心,遵循礼才能立身处世,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情操。”(诗:指《诗经》。)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译:孔子说:“恭敬而不知礼,就会疲劳;谨慎而不知礼,就会畏惧;勇敢而不知礼,就会混乱;正直而不知礼,就会刻薄。(葸:畏惧的样子。绞:刻薄。)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君子在九种情况下考虑:看的时候要看清楚;听的时候要听全面;脸色要温和;举止要恭敬;说话要忠实;做事要严肃认真;有不懂的地方想到向别人请教;愤怒的时候想到可能产生的恶果;看到获得利益的时候想到道义。”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译:有子说:“礼在应用中,和谐最为可贵。以前圣明君王的治民之道,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不论小事大事都依此而行。有的时候行不通,只知道一味地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约束,也是不可行的。”

孟子曰:“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译:孟子说:“(一个人只知)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不接受教化,就接近于禽兽。”


“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智”,他说“知(智)者不惑”,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学》中讲“格物致知”。在封建时代专制主义的压迫之下,“智”受到了极大损害,出现了迷信与盲从的劣性。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科学精神”,改革开放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译:孔子说:“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就教于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就:接近。正:匡正,纠正。)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孔子说:“喜好仁德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昧。喜好聪明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喜好诚实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贼害(自己)。喜好正直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刻薄。喜好勇敢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混乱。喜好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择其中的优点来学习,对于缺点就要改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孔子说:“聪明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译: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意:通臆。必:必定。固:固执。我:自以为是。)

《中庸》第二十章: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译:智慧、仁爱和勇敢是天下通行不变的道德。(知:同“智”。)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要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切实地实践。

孟子曰:“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孟子说:“ 明辨是非之心,这是智慧的萌芽。”

孟子曰:“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译:孟子说:“仁爱的实质在于敬爱父母双亲;道义的实质源于尊敬兄长。;智慧的本质就在于明白前二者并坚持去做。”

王阳明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译:王阳明说:“凡是批评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
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中庸》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当诚信原则同仁义相冲突时,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诚信,仁义就变成假仁假义。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办了。”

子曰:“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译:孔子说:“如果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孔子说:“言语一定要真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孔子说:“君子以所说的超过所做的为可耻。”

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子夏说:“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总是再三反省自己:给人家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日:每日。省:反省。)

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译:孟子说:“到达极高的诚实的境界,而不能感动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真诚,就想感动他人,也是不可能的。”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
译:荀子说:嘴上能够说的,就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宝”。嘴巴不善言辞,却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器”。嘴巴善于言辞,却不能身体力行,这是“国用”。嘴巴上说好的,行为上却是恶的,这是“国妖”。治国者应当敬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

 


在中国古代,“忠”具有尽心尽力、忠贞不贰、坚守正道等含义。在现代社会,“忠”就是指忠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忠的对象是国家、民族,是正义事业,而不是有权势的个人。爱国精神是指热爱祖国的人民、土地、文化,并为之奉献的精神,是当代中国需要大力倡导的精神。在历史上,有荀子的“苟利社稷,不求富贵”,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的精神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违背道义的愚忠,对有权势的个人的绝对服从,个人崇拜等等,这些现象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忠”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忠于祖国、敬业奉献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孔子说:“君主要按一定的礼仪来差使臣子,臣子要按忠诚的原则来为君主做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一致却不互相勾结,小人结党营私却不能团结。”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带头端正起来,谁敢不端正?”

《忠经·天地神明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译: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亨:通达)

荀子曰:“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译:荀子说:“指责我而且指责得对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当的人,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我的敌人。”(非我:指责我。是我:赞扬我。)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范仲淹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去为大家忧虑,在天下人享受安乐之后才去享受安乐。”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译:顾炎武说:“天下的兴盛或衰亡,普通人都有责任。”(匹夫:普通人。)

顾炎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 顾炎武《日知录》)
译:顾炎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每一种声音要用耳倾听;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关注。”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林则徐说:“如果有利于国家,就要奉献生命,岂能避免灾难而趋向安乐?”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孝”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年纪幼小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外出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以:用来。)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现在人们把能赡养父母就当作是“孝”。然而,人们也能养狗、养马。如果赡养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这与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一方面感到喜悦,一方面感到担心。”(年:年龄)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天子章》)

译:孔子说:“爱自己亲人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尊敬自己亲人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以亲爱恭敬之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礼记·檀弓下》)

译:子路说:“伤心啊,贫困!活着的时候不能好好赡养,死的时候不能按礼制来安葬。”孔子说:“吃豆类喝清水,尽情欢乐,这就是孝。以衣棺敛其身体,迅速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相称,这就是礼。”(啜:吃。菽:豆类。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还:迅速。称:相称。斯:这。)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有子说:“君子致力于培植根本,根本培植起来了,为人之道才会产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根本吧!”(弟:同“悌”音替,意即弟弟善事兄长。)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译:曾子说:“孝道有三种: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译: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民众的道德就归于淳厚了。”

盂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盂子·梁惠王上》)
译:孟子说:“孝敬我的老人,推及到孝敬他人的老人;慈爱我的晚辈,推及到慈爱他人的晚辈。”
盂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译:孟子说:“世人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种:四肢懒惰,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喜欢下棋喝酒,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图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耳目的欲望,父母因此受耻辱,这是第四种;逞勇敢好斗殴,使父母遭受危害,这是第五种。”(很:同“狠”。戮:羞辱,耻辱。)

《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毁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级境界。
《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译:孝,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产生。

《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译: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是人最重要的品行。

《孝经·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译: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人的德行,最大的就是孝。

《孝经·圣治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译: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别人,叫“悖德”;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尊敬别人的,叫“悖礼”。

《礼记·祭义》: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译:不辱没自身,不让亲人为自己感到羞耻,可以叫做孝了。



廉一是指个人生活中的朴素精神与节俭精神,二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尚书·大禹谟》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物质欲望的膨胀是当代社会的顽症,贪污腐败是政治生活的大敌,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廉”的精神。欲望不必完全断除,但需要合理节制。纵欲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行为均不符合中国国情。倡导“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节俭、朴素、廉洁奉公的民族品格。

子曰:“行己有耻。”(《论语·子路》)

译:孔子说:“译: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正派,不发布命令,人民会遵照去做;他本身不正派,虽然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奢侈会不谦让,节俭就显得寒伧。与其不谦让,宁可寒伧点。(孙:通“逊”。固:简陋,寒伧。)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见到贤者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内心自我省察。” (自省:自我反省。省音醒。)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他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多结交贤明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奢淫乐为快乐,以游玩无度为快乐,以吃吃喝喝为快乐,则是有害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道德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故不知敬畏,轻慢有道德的人,亵渎圣人的话。” (狎:音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君子要有三种警戒: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警戒好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微,要警戒贪得无厌。”

《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戏弄人就会丧失良好的德行,玩赏物品就会丧失志向。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译:骄傲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会获得益处,这就是天道。(时:这。)

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孟子说:“羞耻之心是道义的起点。”

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译:诸葛亮说:“君子的品德,以虚静的方式养生,以节俭的方式培养品德,只有在淡泊之中才能够明确志向,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贞观政要》: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译:快乐不可过度,过度快乐就会产生悲哀;欲望不可放纵,放纵欲望就会有灾难。

《贞观政要》: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译:力行俭朴,节省费用,是弘扬大道的基础;崇尚奢侈,放纵情欲,就是败坏德行的根本。(克:能。)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杨仕德薛尚谦》)
译:王阳明说:“破除山中贼寇是容易的,破除心中贼寇则是困难的。剪除区区鼠辈,不足为怪。若像众圣贤那样扫荡除掉心中的贼寇,产生心灵廓清安宁的功效,这真是大丈夫超凡的伟大业绩。”


毅的本义是意志坚强,“毅”的精神包括了自主精神、独立意识、个人尊严、自我实现、奋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还有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威武不屈、勇敢顽强等精神。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弘扬“毅”的精神,克服奴性意识、自卑情结,纠正随波逐流的习性。“毅”的精神必须在仁义的前提下发挥,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倡导“毅”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译:孔子说:“ 君子把正义看作最重要的。君子勇敢而没有正义就会作乱,小人勇敢而没有正义就会当强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孔子说:“ 军队可以夺去统帅,普通人不可以丧失志向。”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 志士仁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了仁道,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道。”

《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天道运行刚健,君子因此而自强不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性格刚毅,责任重大,道路长远。以行仁道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不重大吗?至死方休,这不长远吗?”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孟子说:“住在宽广的仁爱的宅子里,立身于天下正确的位置中,行走在天下正大光明的道路上。得志时,带领民众和自己一起走正道;不得志时,独自践行正道。富贵不能使自己乱心,贫贱不能使自己改变志向,暴力不能使自己屈服,这就叫大丈夫。”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孟子说:“上天要将重任降临在一个人肩上,必定首先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四肢劳累,使他肚子饥饿,生活贫困,他的行为被扰乱,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灵,磨练了他的品性,增强他的能力。”(拂:违背。曾,同“增”。)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近思拾遗录》)
译:张载说:“为天地树立良心,为人民安身立命,为过去的圣人继承中断了的学说,为千秋万代开创太平盛世。”


“和”有协调、和谐、适中、合作等含义。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具体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是厚德载物、良性竞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和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坚持在建立和谐关系时必须坚持道义原则。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倡导“和”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但不必和别人完全相同;小人讲求同别人完全相同,但不追求和谐。”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译:孔子说:“君子施恩惠但不浪费,(使百姓)劳累但不(因过度而)产生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婪,庄重但不骄傲,威严但不凶猛。”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坦荡;小人的心中常常感到忧愁。”

《中庸》第一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这是“中”;喜怒哀乐已发之时,能够都符合正道,这叫“和”。中,是天下通行的根本法则;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达到“中”与“和”,天与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生长。

《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译: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侵害;各种道理共存而不互相冲突。

《国语·郑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译:(不同因素)和谐相处,就能产生新的事物;相同因素的累积,事物不会得到发展。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孟子说:“天时有利不如地理有利,地理有利不如人与人和谐。”

孟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译:孟子说:“父子之间相亲相爱,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长幼之间有秩序,朋友之间信义。”

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译:孟子说:“父母健在,兄弟无病无灾,是第一乐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乐事;得到天下的人才教育他,是第三乐事。

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宋]张载《西铭》)
译:张载说:“天被称为父亲,地被称为母亲。我们这些渺小的人,居于混沌的天地之中。所以天地万物,即是我的身体;天地的主宰,就是我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伴。”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译:音乐表现了天地的和谐精神。礼仪表现了天地的秩序。和谐,所以万物都能变化。有秩序所以万物都有分别。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大道的推行,达到天下公平。选择贤者,推举能者,讲信用,建立和睦关系,所以人们不只亲爱自己的亲人,不只将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有善终,壮年人有所作为,幼儿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鳏夫、寡妇、孤儿、孤老、残废者、疾病者,都有安养的地方。男人有职责,女人有归属。钱财让人厌恶,被丢弃在地上,不会是藏于自己;出力,担心的是力不出于自身,也不会是只为自己。所以,计谋被放置起来,不拿出来用,盗窃作乱者没有出现,从家中外出不必关门,这就叫做大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