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高古玉:兴隆洼文化玉器

 天宇楼33 2017-08-15


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正式发掘出土玉器的总数已达100余件。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认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开创中国史前用玉之先河。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000年。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石制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种类包括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陶器较厚重,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以装饰压印的网格纹和'之'字形纹为特征,多罐、钵类陶器。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环绕聚落有一条防御用的沟壕。从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还有的墓用两头整猪随葬。

在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的兴隆洼址,是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故命名为'兴隆洼文化'。这是一处距今已有七千二百五十年至八千年左右历史的古代文化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