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每个孩子爱上音乐课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8-15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音乐教育尤其如此。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教育,更是情感教育、人格教育。

 

策略一:倾听与体察
如果教师能静下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俯下身研究他们的行为意识,会发现几乎不存在生来就爱捣乱的孩子,每个调皮的身影后面都有一个值得关注和理解的动机。有的孩子调皮是想吸引老师的关注;有些孩子出格的行为只是想争得一次表演的机会……面对他们,最好的策略就是耐心倾听与体察。可以投其所好让他们大胆表达,或了解他们的真情告白,或鼓励他们积极表演……当他们的情绪有了宣泄的渠道,他们的心声有人关注后,他们也会成为音乐课最和谐的“音符”。

策略二:贴心和温暖
调皮的孩子总会吸引关注,而生性胆小的孩子因为他们不会惹事却时常受到忽略,在热闹的集体活动中发现他们并不难,记住他们的名字并找机会和他们聊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他们与老师的距离感。课间看似随意实则有心的聊天是沟通的最佳方式。“小李同学的新鞋子真帅气!”“小雨,你歌唱时的表情令老师陶醉”…… 通过聊天,给孩子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孩子,你在老师心中!

策略三:宽容并鼓励
每个孩子不可能发展都一样,这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原因。教师若能为他们停下脚步,仔细了解、分析各自的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宽容,会赢得很多顽皮、固执的童心。

聪明的小轩音乐课上爱讲话,不好好唱歌、练竖笛。每次抽查,他装作一脸的无所谓,惹得老师多次批评。与班主任沟通后发现他是公认的文学才子,作文很棒。看来以往的“不良表现”有“恃才自傲”之嫌。又一节音乐课到了,学唱歌曲《西风的话》,我对小轩的态度从欣赏开始,学习歌曲前,先请他听听同学们朗读歌词的语音语调如何,情感是否到位,他的点评果然句句在理;然后请他示范朗读,很棒。不过,老师指导大家品读后感受到文字间的情感还是被规范严谨的字词音节给束缚了,西风与老友重逢的喜悦没有抒发尽兴,怎么办?要不改读为唱?果然,和同学们一样,小轩静听细唱,充分领略了音乐与文学契合后的魅力,看得出,他在歌唱中获得的那份酣畅与尽兴。从此以后,课堂上玩世不恭的小轩不见了。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健康阳光、具备健全人格的孩子。因为儿时的音乐学习经历,而在人生中乐与音乐相伴;因为音乐融入生命,而让成长的道路更加丰富和温暖――这不仅是笔者的事业追求,也是笔者赠与孩子们的至高心愿与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