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归天真的姿势:禅修临帖法的五个步骤(全文)

 金匠尚玉 2017-08-16


拙文《年龄的临界》发出了“十五志学”至“六十耳顺”部分之后(点此查看),许多网友都在期待“七十从心”。今天儿童节,先不急着发出来。返老还童非能一蹴而就,中间环节是工夫修养。工夫须用心,惟心能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前年写的天心石


这两天都在读丘新巧《姿势的诗学:日常书写与书法的起源》(本周六新书分享会将有签售,详情点此查看),有时甚至是在拉筋的时候,在弯腰的姿势中阅读。新巧论书本诸《易》所谓时义之大,以为羲皇画卦、仓颉造字、二王作书之日常书写,莫非姿势之诗学也。诗者无他,有感于物而莫由达、积之日久而不能不言,言之不足而歌咏之,歌咏之不足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笔之书之而已。世之所谓“三大行书”,莫非此类也。



新巧书中谈《奉橘帖》,诗一般的理论语言。台灯照在微黄的书页上,似乎散发出橘子的馨香。


儿童是姿势最丰富的人生阶段。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最富于诗性、舞蹈性、书写性、势的多变性和可塑性的阶段。所以,袁昂《古今书评》一连用三个少年儿童的譬喻来评论王羲之、王献之和陶弘景的书法: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


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有充悦,而舉體沓拖,殊不可耐。


陶隠居書如吳興小兒,形容雖未成長,而骨體甚駿快。


儿童与婴儿非常不同。婴儿纯是一团混沌之气,但儿童已经开始屯如经纶,渐见“文理之相别异者”(参许慎《说文解字序》)。这时,想通过一种蒙昧的教育保持其天真未凿是徒然的,甚至是有害的。《易》所谓“发蒙”诚然不是现代教育片面提倡的所谓“启蒙”、“开发”,但也绝非蒙昧主义、反智主义。


我前日批评愚昧读经,有人以为我西化、主张启蒙教育,实属误解。我反思读经问题的文章《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恰恰是在对启蒙的反思中展开的(点此查看此文)。现代人所谓“启蒙”的问题,我早在2004年的儿童节就谈过。


那个儿童节,我坐在英国Warwick大学的图书馆读康德、席勒、尼采、福柯、阿甘本,写了一篇儿童节的献礼:《猜度一个问题:何谓成熟》(去年儿童节之前,我曾在微信发出此文,点此查看)。我的问题意识是要回应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启蒙》。


后来在同济的课上带学生读《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可视为亚里士多德给他儿子的儿童节礼物),又曾发展《猜度成熟》的思路,写了一篇《尼各马可伦理学道学疏解导论》,结合《易经》蒙卦大义,谈了“启蒙”的局限性和“发蒙”的根源意义(点此查看此文:上篇下篇)。至于石涛所谓“蒙养”,则尽矣(参拙文《画道、易象与古今关系》)。


今天发出的讲稿,卑之无甚高论,只是“蒙养”方法入门的一点可操作建议和经验,仅供参考。原是在自道的讲稿,由学员居晓、陈洵录音整理,见收拙著《心术与笔法:虞世南笔髓论注及书画讲稿》(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刚出,本周六新书分享会有签售,详情点此)。以前在古典书院公众号发出过一些部分,现发出全文。封面配图是这篇讲稿在书中的首页。下面文中配图是平日在报纸上临写的一些黄山谷帖,多有禅语。






临帖禅修的五个步骤



柯小刚(无竟寓)




    我从大学的时候开始练习静坐,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有个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打坐就像解冻。不知前人有否讲过这个譬喻。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河水结冰、自然解冻的过程?就算没有见过河水解冻,冰冻食品解冻总见过吧?我们把冰冻食品从冰箱里拿出来,冻品“咔嗒咔哒”一节一节,自然解开。同样,打坐的时候也会发现身体骨节会逐渐自我调整,到位的时候会“咔哒”一声。到位了就柔和了,好像经历了“身体解冻”的过程。


    当然,身体解冻之后的状态不是像水那样滩成一片,而是像春天的柳梢、树枝、嫩芽、竹竿等等。它是柔软的,但却是有韧性的。所以,解冻的譬喻在这个意义上又是不太恰当的。不过,如果你能深入理解水的话,还是恰当的。因为坎卦中间就有一个阳爻,外柔内刚,跟柳梢是一样的。


    现在是仲春时节,少阳升发,气往上走,有时可能会上火。我这几个月因为做古典书院,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休息不够,气机不降,弄得口腔溃疡很严重,嘴唇都裂了,说话都痛。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躺在床上用意引气,使往下走。早上起来打坐时又用功半小时,现在好多了。心的力量是很大的。不过要经过涵养功夫,才能聚起来,使得上劲。这就是孟子所谓“求放心”、“集义养气”的方法。


    修身养气的方法很多,几乎无事不可作为功夫。今天既然在自道讲书法,就带大家练习一种用书法临帖来修养的方法。前面几次课,我带大家做的是偏动态的“笔势练习”,站着写大字。今天,我们坐下来静修:静静地用心临帖,做修身养气的涵养功夫。







气与势:从习气的动势到心气的涵养




    在前面的笔势练习中,大家已经找到了很high的感觉:指腕调锋的韵律感,行笔徐疾的节奏感,提按浅深的弹跳感,左右使转的滑翔感等等,非常过瘾,对不对?所以啊,大家从一开始就找到了挥毫的乐趣,六个小时站在那儿划拉,根本停不下来,完全颠覆了小时候学书法的枯燥经验。在最初入门的时候,我是带大家学会先动起来。但在能动之后,要学会用心。怎样用心?必须先静下来。静下来会用心之后,将来再动起来,仍然吉祥止止,定性如如,就算入门了。


    在找到动感乐趣之后,我们现在开始反思一下:前面学的“外家拳书法”虽然很high,但有什么问题没有?我们发现问题很大:乐趣是找到了,不过太浅,还只是皮肉之乐,未入骨髓。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渐渐深入的乐趣。我们不要再像先前那样动态地挥毫了,要开始学会静下来,用心写。


    之前的动态笔势练习,动作可以很大,用的是势。有些同学已经能感受到“气”的推动,但这气还比较粗。为什么粗?因为没用心。所以,那个气还只是习气,势还只是形势,没有达到“性”的认识。自性生心,心生意,意生气,气生势,势生形,形诸笔墨。真正的“气推着走”应该是“意领着走”,而不只是动作节奏的惯性带动。


    如何用意?首先养心。所以,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用心临帖的方法。这套方法叫什么呢,正式的名称可以叫“书画修养”或“通过书画的功夫涵养”。通俗一点,可以叫“书画禅修”或“以书画为禅修的方便法门”。其中,“临帖禅修”是“书画禅修”的初级阶段,以后还可以逐渐深入。


    我先给大家示范一下“临帖禅修”法的步骤,然后每位同学自己来实践,看有不有意思?首先,盘腿打坐。最好是双盘,所谓跏趺结坐。这是来自印度的方法,实践表明确实很好,有助于定性,不必因其非中国固有而排斥。中国人本来的“坐”是双膝着地,屁股坐在自己脚上,非常有益经脉畅通。这种坐法传到日本和韩国,他们今天还常常这样坐。很多人误以为这个叫“跪”,其实“跪”虽然也是双膝着地,但不能坐在自己脚上,必须挺直腰和大腿,所谓“长跪”。唐宋以后,从西域传来的高脚桌椅开始流行,便有了垂膝而坐,至今成为人们主要的坐法。不过,古人即使在椅子上也讲究“正襟危坐”,不倚靠后背,不歪扭腰颈,不耷拉脑袋,但又不紧张,自然放松。这种坐法从明式家具的设计形式还能想象出来。今人嫌椅子还不够舒服,又从西方引进沙发,瘫进软软的海绵和弹簧里,气血瘀阻。因此,现代人特别需要重新学习什么叫做“坐”。


    我初学打坐是在初中的时候。看到功夫片里打坐练功,很羡慕,就开始学。没有老师教,但能买到各种“气功”的小册子。那是八十年代,有所谓“气功热”。功夫修养是古老的传统,儒释道都有各自的方法,但现代人所谓“气功”却是新玩意,是从古书里摘出各种修养方法,参以己意,统称为“气功”。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可以读到儒释道原典,才开始比较靠谱的静坐练习。我第一次把腿盘上去是在大三的时候,当时用力掰上去,一会儿就得下来。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就能自由了。大家练习的时候不要急,先多拉筋,身体柔韧,气血条畅了,自然就能盘上去。暂时不能双盘,就用单盘或散盘,或者跪坐、垂膝而坐,都可以。无论什么坐姿,关键是要做到端正而放松,静心调息,进入一种“精神饱满的休息状态”。然后就可以开始做“临帖禅修”的练习了。临帖的时候,可以保持坐姿不变,方便随时回到打坐调息的状态。


    通常同学们临帖都是这样的:拿着字帖,看一笔写一笔,没心没肺地描画,对不对?这样进步很慢,因为没用心,临的不是书法,而是字形;增加的不是功夫,而是习气。为了对治习气,进入真正的临帖,我们不妨先进入打坐的状态,让感觉更敏锐,气定神闲,然后可以面对古人法帖,心摹手追。蔡伯喈书论云“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庶几可至也。







无迹的追摹与心力的培厚:临帖禅修中的读帖方法




    “临帖禅修”的步骤大体如下:第一步,静坐调息,散怀凝神。静坐与调息一静一动,散怀与凝神一散一聚,都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古人讲书法,同时强调“散怀抱”和“凝神静思”(可参蔡邕笔论、虞世南笔髓论),并不矛盾。这个道理在笔法的二力相抗(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流中有涩、涩中有流)、墨法的枯润相生、章法的疏密布白中都有体现。临帖前打坐,可思此理。


    第二步:远观读帖,初接其气。气息略定之后,漫无目的随意翻阅字帖,从大局上感受整体气息。这时还是静坐状态,眼睛是散焦着来看的。如果不会散焦,可以先看远方,然后移到字帖上来,眼神还是“发花”的。这时不必细看局部,只需较快地从头到尾翻阅一过,得其总体气象,逐渐调动兴致,接通气息。这个阶段看字帖跟看画可能没有太大差别,都是望气观象。


    看帖时,心要淡,意要远,以便初接其气。不要一上来就细看字的笔画结构,分析结体。这个不是不做,而是要等到下一步,等我们通过远观得其整体气息之后,再细看笔法、结体、章法,才不至于因小失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近看和远观常常要交替进行,远观得其笔意、气象,近看得其笔法、结体,都很重要。但在流俗教法中,或所谓“专业教学”中,初学者往往一开始就被误导入细节分析,不懂远观,以至于技术比较熟练之后还是接不上古人的气息。这是特别值得初学者注意的误区。


    第三步:读帖画空,心摹手追。对帖子总体望气之后,可以聚焦到一个一个字,揣摩笔法。看的时候,可以把笔拿在手上,但不要蘸墨,以便一边读帖揣摩笔法时,一边用干笔在空中比划。眼睛看着字,不看手,也不看笔,但感觉却在手上,体会指腕调锋、提按、迟速节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落墨写字之前把视觉负累解放出来,专心手上的感觉。视觉则专注于原帖笔法的观察。心在揣摩原帖笔法,同时,把笔法转换为手的动作,而且暂时不用担心这动作是否到位(后面再通过落墨写字进行检验和调整),以法帖为核心,建立“心摹手追”的心手联动习惯,然后再落墨写字就有了主心骨,不至于仓促落墨,被习气带着走。


    读帖画空时要看字形结构,更要通过字形来揣摩每一笔起、收、行笔法:是方切的起笔,还是逆锋的圆起,或者露锋的尖起?是出锋的收笔,还是藏锋的收笔?转折的地方是方是圆?哪里重按铺毫,哪里提起聚锋?笔画是弯是直,有否微微波动?哪里快,哪里慢,哪里顿挫,哪里蓄势,哪里发力?同时,把这些笔法的理解转换为手指、手腕、手臂的各种精微动作,在心摹的同时画空手追。一个字要划两三遍,乃至四五遍。看着字帖画空,闭上眼睛凭记忆画空,交替进行。


    在这些步骤中,应当随时注意调节坐姿和颈、腰、肩、臂等关节,使其端正而放松。注意调整气息,用腹式呼吸,深静绵长。要有为落纸写字做准备的意识。读帖画空时要反复记清每一笔的起止笔法和整个字的间架结构,确保下一步蘸墨落纸的时候,已经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可以完全放松。读帖画空就像是跳伞前的准备,等到蘸墨落纸,就像是跳下去。创作更是这样,要敢于撒手。但撒手的前提是集聚心力。等到下一步落墨的时候,如果你觉得有一点不到位,有一点不放手,有一点不放心,你都可以回到这一步,再看一遍字帖,再画空一遍。一旦落墨下笔,就要肯定,以整个字为单位,不许对着字帖看一笔,写一笔。一定要养成整字临习的好习惯。如果哪一笔写得不对,回头可以再对比、纠正。


    其实,做事情也是这样的呀。你在发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条件要去准备,准备这个准备那个。一旦准备发动的时候,一切放下,什么都不管了。失败就失败了,什么都不管。但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就是养成一个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先蓄势再发动的习惯。整部《孙子兵法》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读帖画空很重要,平时要经常做,才能在心中积累笔墨。否则,胸无点墨,落笔即任习气,必然俗不可耐。读帖画空不只是熟悉字型,也不只是熟悉每一个笔画的用笔、动作、节奏。最关键的是,画空是蓄积心力,还有激发书兴。


    在心摹手追的读帖中,你的书写的兴致会慢慢蓄积、慢慢蓄积、慢慢蓄积,然后你的心力也会慢慢地蓄积、蓄积,然后你在落墨的时候才能真正找到什么叫“气推着你走”。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意思。“气”是从“心力”和“兴致”发出来的。只有厚养心性、意兴,写字的时候才能感到笔头有“气”,写出来的笔画才有“象”。《庄子·逍遥游》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注意通过读帖画空来厚积心气、胸怀和兴致,只是“埋头苦练”,要么“创作”时听任习气乱写,要么“临帖”时看一笔写一笔,没有心力,没有意兴,很可能写一辈子都没有气、象。


    读帖画空时可以拿笔,也可以不拿笔,用手指在空中写。远观望气的读帖之后,可以先用手指画空,再用执笔画空。手指画空主要画的是结体和行气,比远观望气仔细一点,但比执笔画空更重视大体。执笔画空则要深入细化到手指手腕的笔法动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步读帖时要看懂每一笔的起、行、转、收,看明白每一处的笔锋状况是聚是散、是藏是露、是方是圆,同时,其行笔是快是慢、是行是止、是顿挫涩行还是放笔直走。这些看懂之后,执笔画空时才会调动手指、手腕、手臂的动作,揣摩这些动作如何完成笔法上的要求。由于没有落墨,空中书写的过程无拘无束,非常自在,会很享受。


    画空虽然无法形成可见的作品,但空中画的恰是书法的本质:心画。心画是用心体会的东西,而心是无形无象,没有痕迹的。《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书法的“本”就是心。用心读帖,用心画空,这是务本。落墨上纸,写出可见的字乃至可卖的作品,这是末。扬雄说“书为心画”。画空就是心画的练习。字在心里,落墨写到纸上就像照镜子,只是为了检验我的心画是否能与古人印证:就像《五灯会元》里的人遍访名山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检验自己悟的东西对不对,得到印证。写到纸上也不是“到此一游”,留下可以傲娇的资本,而只不过是印证一下自己的心。纸是镜子,墨是在镜子上照出的心。


    当然,画空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没落墨,看不到书写效果,我们就无法检验读帖时对笔法的理解是否正确,也无法检验手的动作是否到位,能否能达到笔法的要求,写出符合字帖笔法要求的字。不过,这样的画空练习非常必要,意义非常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暂时脱离纸墨质碍的束缚,使我们在技术还不熟练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比较本质的东西里面去,体会书法的深层乐趣,以便在落墨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书兴”、“心力”和“笔意”,保持初心,正确理解落墨到纸上的真正目的乃是实现读帖时对笔法和笔意的理解,以及检验和调整这种理解。同时,练习和调整手的动作,使它符合读帖时所理解到的笔法的要求。


    总之,先画空再落墨,可以有助于临帖的整个过程始终是以笔法和笔意为中心的,始终是一个观察、理解、练习和调整改变的过程,是一个功夫涵养和变化气质的过程。反之,如果我们不做画空练习,仓促落墨,过早地进入墨和纸的有形世界,很快就会进入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被形质和习气裹挟,丧失“心力”和“笔意”,名曰临帖,实则与古人法帖毫无关系。读帖和画空实际上是与古人接气、谈心、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书兴、心力和笔意感觉的过程。这些无形的东西在心里有所培养、有所蕴藉、有所厚积,手上再做有形的练习才不会丧失心、意、兴,才能与古人做有效的“手谈”。临帖如弈棋,也是一种“手谈”。但谈话对话不像围棋那样坐在对面,而是在远古,对面的只有古人留下来的笔墨痕迹,所以,临帖时必须先通过读帖,意与古会,然后才能临帖手谈。


    当然,一旦落墨,心中所积的意兴、感觉很可能受挫,因为我们的手头动作可能不到位,达不到笔法要求,我们对字帖的笔法理解也可能不对,导致按这个笔法写,写不出原帖的字形。这时一定要放下笔,运用理性,分析自己的动作是否有问题,为什么不能达到刚才所理解的笔法要求?还要分析我们对字帖笔法的理解是否正确,为什么按这个笔法的理解写不出原帖上的字形?这是后面要做的步骤了,我们等会儿再讲。







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培养自性觉知:临帖禅修法中的书写和省察




    第四步:决断而虚旷,对临和背临。人们通常理解的所谓“临帖”就是指这个环节。只是这个环节并不适合一上来就使用,而是必须做好前面三个步骤的准备工作才好上手。有两种方法都可以用:“对临”和“背临”。对临是指对着字帖边看边写,背临是不看字帖,凭记忆临写。背临可以逐字进行,也可以整篇进行。对临时须注意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而要以整个字为单位,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如果你在画空的时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到现在落墨上纸的时候,就可以只是用眼睛的余光瞟一眼字帖就写,或者甚至可以把字帖合上,背临刚才画空的那个字。


    合上字帖背临可以有效地改变“看一笔写一笔”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你就容易堕入一种缺乏觉知力的习气重复状态,没心没肺,浑浑噩噩,写了半天也不知道在什么,长期不能进步。为了对治这种坏习惯,我建议你们在前面读帖画空环节多用心,多揣摩,多画空,然后到落墨临帖的时候,就可以合上字帖背临了。但这样背临的结果,必然有很多细节与原帖不同。那就可以再读帖,比较刚才的临写与原帖的差距、再画空、再背临。这就是下一个步骤,比较分析的理性步骤。


    有同学说,我一旦把字帖合上,提笔临纸,心里就没着没落的,不知从何下笔……那么,这还是没做好准备。好,你可以“倒带”,你可以再回头去做一下读帖、画空的步骤。然后,再合上帖,提起笔。你总归要敢下这个决心,用心记住字,以及字中每一笔每一画的起收笔法、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衔接节奏、方圆使转。如果你心里没底,你可以画空十遍、二十遍,直到你敢于把字帖合上,扔掉,用自己的独立内心来背临。这是培养心力的过程。如果说还没谱,你可以随时“倒带”。但是等到你要落纸的时候,那就是个决断了。文字和书法本来就有决断之象,正如《易经》夬卦所示。夬者决也,就是决断。故《系辞传》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尤其当你将来走到创作阶段,提笔临纸,更须纯以意兴发动,散淡虚旷,胸无点尘。有一点着相,有一点滞碍,笔下就俗。如果想我今天要写成什么什么样,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出来的东西肯定就不是个好的作品。这层意思大家还不能体会,可能会觉得太玄乎。其实很实在,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培养。怎么培养?从心力开始培养。在临纸虚旷、“书者散也”之中,是有内在的主心骨的。那个叫心力、笔意、书兴、发机。锻炼心力和笔意的最好方法就是背临。


    背临是从初学向高级阶段过渡的必须环节。目前教大家的是单个字的背临,将来还要做整篇法帖的背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独立心力会逐渐得到培养加强。现在教的“临帖禅修”方法是开始学会培养和调动心力的初始练习。此前带大家做笔势练习就像是“少儿武术班”,主要是带大家动起来。现在身体已经能动起来了,就要学会把心力蓄积起来,而不只是说把我的手臂、手腕、手指,乃至于这个腰都调动起来。身体动势和节奏都还是外在的东西。现在要学会蓄积心力,把心力调动起来。心力是无边无际的,大的不得了,看你会不会用。孟子的讲法叫“集气”、扩充。通过集气和扩充的功夫涵养,心力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养越厚。你画空一遍就是滚一层雪球,画一遍就是滚一层雪球。在这个过程中,心力越来越强,气越来越聚。然后这个字形呢,不知不觉中也会越来越熟。


    第五个步骤:比较分析,反思改进。用墨写出来的目的就像照镜子,方便看到自己的不足,反求诸己,以思改进。所以,上一步骤蘸墨落纸写完之后,不能扔下不管,仓促地往前赶任务,盲目追求临帖的数量和进度,而要放下笔,重新打开字帖(如果是背临),把自己刚才写的字与原帖并置在一起,运用理性,仔细比较整字结体和每一笔的起止笔法、用锋、形态、线质、枯润、粗细、角度、部件大小比例、部件或笔画之间的贯气、向背、揖让、穿插等多方面的差别,总结经验教训,看哪里写得比较好,哪里有差距,哪里得法,哪里不得法,哪里理解到位,哪里理解有误,如此等等。这时候尤其可请老师指点。然后,重复前面的步骤,再写一遍,好的地方继续发扬,有问题的地方改正。然后再分析比较,反思改进……如此可重复数遍,直到相对满意,再往前走到下一个字(或下一行、下一帖,取决于临写的单位。初期可以字为单位,然后可以行、篇为单位)。


    以上就是“临帖禅修”的五个步骤。总结一下:首先静坐养气,其次读帖望气,第三心摹手追,第四落墨背临,最后分析改进。关键是要用心,提高自觉,变化气质,改掉简单重复习气的临帖习惯。按这个方法临帖,一个字写一遍需要三五分钟,写三遍要十几分钟,貌似很慢,但这三遍下来,对一个字的理解和书写习惯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不至于经过无数遍重复之后还是“我体”的老样子。如果我们不用心,不用这套临帖禅修的方法、提高觉知的方法,呼噜呼噜龙飞凤舞,貌似写得很多很快,结果反而是浪费时间,甚至有害,因为这种不用心的重复练习不但没有帮我们变化气质,反而会强化自己的固有习气,使之更难改变。当然,“个性”是很宝贵的,应该培养,但培养的方法却是在经过“与古为徒”、“变化气质”之后回归的“与天为徒”、“自性开显”,而不是意必固我的习气。


    我见过有些同学临帖根本不用心,看一笔写一笔,根本没看明白每一笔的笔法和笔画之间的气脉关系,然后就贸然往纸上写,也不知道他看帖的时候看的是什么。这样写一百遍还是错误的,写一百遍都是自己的习气,有什么用呢?一点用都没有。不用心的“临帖”没有与古人的对话,没有自己的反省和修行,都是习气在那里流转,一直在那里流转,浑浑噩噩,无论自我感觉良好还是不良好,自己一点变化都没有。这样“临帖”的初学者很多。对于他们,非常有必要学学“五步禅修临帖法”,以便在临帖中提高觉知力,充分培养、调动、蓄积心力,同时把这个心力灌注到手上,让眼睛更敏锐,让手上的动作更精微,让分析比较字形和笔法的头脑越来越有条理。这种练习法是从感觉到理性,从直觉到悟性,从总体气象到细部结构的全面训练,是对身心觉知的全面提高。



在天台山



在艺术中求放心:书画禅修作为身心治疗的方法




    临帖禅修法不但有助于提高书法学习效率,而且具有身心治疗作用。在临帖禅修过程中,气血经脉自然得到调节,情志郁结自然得到条畅,灵性智慧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打开。譬如说强迫症、抑郁症,肯定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强迫症在哪一点上可以得到治疗呢?就是在落纸的时候坚决不能看帖子这点上,会非常有效。如果你放不下,看一笔写一笔、看一笔写一笔,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可能还有坏处。假设你本身有强迫症倾向,这种错误方法可能会加重你的强迫症倾向。有的同学就是不放心,其实这一笔他已经知道怎么写了,反复画空十几遍、烂熟于心了,落笔的时候还要再看一笔、写一笔。这样的学员如果是一位妈妈的话(我们的学员中,妈妈似乎占了一半),孩子会特别烦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唠唠叨叨唠唠叨叨,叮咛叮咛,一直叮咛个不停,说了一遍又一遍说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放心。那对于这样的同学,用禅修临帖法就可以很有效地帮她克服不良习气。


    对于静坐来说,这种书法临帖禅修法也有帮助。这种方法的一个好处是不容易走神。有些初学静坐的同学告诉我,他静坐其实完全是浪费时间,因为他坐在那儿胡思乱想,或者打瞌睡,还不如出去跑跑步更能帮助他专心调息。对于这样的同学来说,如果我们把书法结合进静坐里,使用临帖禅修的方法,他在打坐的时候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因为他必须去用心揣摩字帖上的字,很容易专一凝神。


    禅修临帖并不是我们异想天开的发明,而是为了对治现代人的习气而设计的方便法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回到书画学习的本质:书画学习和创作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在纸上写出作品,而是一种修养方法,是用心观象、以身养气。宗炳《画山水序》所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是去用心玩味那个象,体会“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看“道”在“物”中所映现的“象”。学书画本质上是学这个,而不是没心没肺地在纸上狂练一百遍,越写火气越重,笔画都浮在纸上,没有长进不说,反倒有害。自古很多书法大家的诀窍都是画空,画空比纸上落墨重要得多。


    古人讲惜墨如金,心里做了足够的功夫,蓄足了心力和笔意,落墨才气象万千,迥然脱俗。我们在入门的笔势练习中讲的蓄势和发力是初级的蓄积笔力,现在则是学习蓄积心力。这种蓄势是整个身心之气的涵养。这个势蓄多了,命笔落墨时才能真正在技术上落实,既能稳,也能发,收放自如。在临帖禅修法中,经过静坐调息、读帖望气、心摹手追的画空等步骤来蓄积心力,然后再命笔落墨,你很快就能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感和书写的冲动:这便是传说中的“书兴”。这个“书兴”是靠用心去读帖、画空、与古人对话而感发出来的兴致。王羲之《兰亭集序》云:“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不但是天地人生的感怀,也是书画学习的道理。


    禅修临帖法启示我们,书画的本质并不是纸上的形迹。之所以要命笔落墨,在纸上留下痕迹,只不过是为了照镜子,对照古人,反观自己。从画空时的心摹手追,到背临时的放手直书,再到分析比照时的亦步亦趋,禅修临帖过程是在自己与古人之间富有张力的推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古人法帖的理解,也提高了自性的觉知。相反,如果我们在纸上疲于奔命,像工作和生活中很多需要完成的任务那样,只是为了达到什么指标(一天多少字,一年临几个帖,几年得什么奖之类),书法就成了一种俗不可耐的负担,何苦要学?世上更有效的赚钱方式或出名方法还不要太多,何苦通过书法?学术也一样。有些“学者”非常可怜,整天搞课题赚钱,真不如早日转行。


书法也在纸上写字,但显然不同于在公司里做报表、填表格。但书法也绝不只是在填完表报之后,下班娱乐一下,放松一下,跟逛街一样,只不过是低级娱乐活动中的一种。书法是一种修养方法,是提高生命的修行方法。这是身体的修行,更是心灵的修行。在这种修行中,更多的功夫是不可见的,可见的只是较少部分。


在书画禅修中,在纸上写字的时间大概只占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用心静坐、读帖、画空或理性分析。饶宗颐先生就有画空的习惯,不管走到哪里都在画空。传说钟繇、颜真卿从小就喜欢在衣服上、被子上用手指画字,都把衣服和被子划破了。这些传说虽然不乏夸张的成分,但都告诉我们这些古代书画家善于画空。画空意味着这个人必然是用心写字的,而在纸上写字却完全有可能是有手无心的惯性动作。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凡是追逐利益的事情,人们往往用力不用心;反倒是没什么“用处”的事情,譬如一种艺术的爱好,却很有可能会用心去做。心无形迹可循,难以找到用心的着力点,在名利中还容易迷失。艺术就是用心的着力点和找回内心的方便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