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 爱壶到“底”

 自华居 2017-08-16
融古2017-08-15

整理:乐元

随着对紫砂器物的了解日益加深,器具在满足实用基础条件之后,对趣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紫砂壶的各个部分中,增加变化因为提高我们对紫砂的趣味。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壶底足也是构成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底足的尺度和形式处理,直接影响造型视觉的美观。就造型,壶底大致可分为

平底、

一捺底、

加底(足圈)、

钉足四种。

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的造型宜用暗接处理。就情怀,紫砂壶壶底可以用来落款,早期也可用来寄托文人情怀。

造型:

平底(个人认为平底和一捺底很相似,很多作品似平似捺,在此不多做言论,先单独介绍)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陈鸣远制《南瓜壶》

一捺底

顾景舟制《座有兰言》

清中早期 《十六瓣菊式》

《印包壶》

加底(圈足)

在紫砂壶身成型时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复合嵌接,亦称“挖足”。加底、脚圈应视主体造型而设置,用复子和勒子工具加工处理,亦有借鉴花盆底足处理手法,在方壶上采用挖出“犴门”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故宫博物院宜兴窑紫砂壶

陶瓷器足的一种样式。是指器物底部承制一个圆形圈来托器身。圈足始于唐代的瓶、壶、盘、碗等器具上,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类器皿几乎全有圈足,很少例外。

清早期 陈砺成制 竹节壶

陈鸣远 制 束腰壶

九瀚艺术旗下陶手陈俊—浑方式

九瀚艺术旗下陶手伍海红—映花壶

清 朱泥菊瓣壶

筋纹壶,继承中创新,可藏拙,也藏巧,壶底纹理优雅,匠心独运,开辟了一方世外桃源。

钉足

钉足它源于铜器鼎足,用钉足支架壶体,稳而不滞,透出灵气。型制大小,钉脚高、矮、粗、细宜视主体而统一协调,圆器一般用三支钉足,方器则为四支钉足。

时大彬制 如意三足鼎

陈鸣远 制素带壶

俞国良 制传炉壶

寄情:

紫砂器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文人雅士的倡导和参与,而早期壶底也为早期文人提供诗文发挥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