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明医成才之道

 谷山居士 2017-08-16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伤寒课程教材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内经”领取内经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讲座全集(视频)

“疼与痛”

来自五味学苑

03:51


很多人会说“我要找老中医”。

中医想要炉火纯青,需要花费的时间肯定比很多其它行业所需要的更长。但是,是不是说能够用中医看病一定非要到“老”了呢?认识很多80后,纯中医,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临证,运用纯中医手段治疗各类疾病,求诊者很多,效果也不错。也认识很多50后,不知道枣皮就是山茱萸,一张方开了浙贝、大贝两味药,药师问:你是不是开重复了?


他说:浙贝是浙贝,大贝是川贝,不重复!70多岁了,上班是拿着报纸看,下班公园去散歩。直接问我什么方咳嗽?口腔溃疡什么药方效果好……?所以就不得不思考,中医学习是不是有方法呢?我这几年带过一些年轻人,都是非常年轻的中医,学一到二年,临证运用纯中医手段治疗各类疾病,效果很不错。

学中医,成为名医,是每个中医人的梦想。

名中医不是明中医,有些名中医是包装出来的,大把的名誉称号都有,就是没有疗效!这两年经常接到某某中医大师传成工作室短信、电话说你交几万元,发你个某某中医大师徒弟证,不用学你就成名中医了!悲哀呀!出卖文凭、出卖证书、出卖色相……某某中医大师也卖?医德何在?仁心何在?一纸徒弟证成名中医了要害多少患者呀?

或许,我学习中医的过程可以让你少走冤枉路。但只能做明中医,想成名中医吗?找人炒作、包装……君不见张悟本、胡万林……

爱好中医是中医成才的前提条件,不爱好中医就没有兴趣学中医,就不会真心学中医,把学中医觉得很痛苦,把学中医当成一种负担,把学中医当成被人强迫的工作,不把学中医当成事业的人不要学中医,学了也是个傭医,害人不浅!



信中医是中医成才的首要条件,

因为相对其他学科而言,中医学存在着文献浩如烟海,理论与文化与现代脱节,临床扑朔迷离的现象。导致了个人成长较艰辛漫长,需要更加坚定努力的决心和耐心摸索的过程。没有信念的支撑和毅力,是难以坚持到成功的。内心不相信中医的人,即使读经典,做临床,跟明师又如何会真心实意呢?读经典怀疑理论,做临床怀疑疗效,跟明师怀疑老师,也不就成为过场吗?不信中医根本难以潜心思考中医的理论,更不会有耐心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现在有好多人考研读搏,职称主任,导师……给患者开了中药,再开一堆西药,你说他信中医吗?初学几天中医的人就叫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你还没学,就评判古人,学不会读不懂就说是糟粕,你别学中医了。

熟读经典勤于临床中医是中医成才的必备条件,半日临证,半日读书是大家中医网的封面词,我很赞赏,多年来也一直在做。中医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华的综合体,读经典要学医古文,学中医你不懂文言、医古文就别学中医。有人看书不少,尽是近年的作品,什么经验集呀、什么白话解……也学了不少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买书不读是藏书家,读书不悟是阅览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经才能开智,古人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因为他学的是五经呀!不熟读经典,否则就没有厚实的根基,就难以保证中医思维方式的正宗与规整。



临床是求真求实的真谛,中医是临证第一的医学。


中医的一切真伪和学说真假,至今为止只能通过临床实践的有效与否来加以印证和识别。如果脱离了临床,即使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甚至下笔万言,导师编书万卷,不作临床,教出的学生不会看病,学生没看过病就岀了几本书,是现代中医的怪象

读经典与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必经之路。读书,临证;再读书,再临证,交替往复,是明中医成长的必行功课,二者缺一不可。不然的话,熟读经典,缺少临证,恐怕是口头的演说家,难得真知实谛。若一味忙于临床,不回味经典,不回顾理论,又会困守有效经验,是不能提升境界、推广创新的。或者根本就西化,脱离岐黄之道,像这样的情况现在非常多。

找明师是快速入门的捷径,中医真知根源于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

而初学者对经典古籍的领悟较困难,而临床实践的机会有限。如果仅靠个人努力摸索肯定会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而跟明师就好比寻找直路一样,如果能得到明师正确指引,必将少走许多弯路,缩减大量时间。像李东垣,叶天士……这些大家莫不都得益于此。如果找不到明师,宁可自学,千万不要被庸师、假师……误了终生事业与生命,大家知道吧?前几年我认识的一二十多岁立志学中医云某跟了胡万林,喝胡万林的什么汤死于山西一山间旅馆。自学中医从古至今就有不少自学成才的中医名家,像古代的张元素、黄元御、吴鞠通,近代的岳美中、何炎燊……

修佛悟道学中医讲悟性,得道有先后,道行有深浅,主要是由于悟性的高低,看见东西从高处往下掉的人何止千万?只有牛顿悟出万有定律!心有灵犀一点通,悟性有天赋使然,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加以提高。读经才能开智,悟性可以通过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修炼来加以培育。从而达到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力,强化对中医临床的感知力。


勤观察,善总结,有新知,知必行是成才提升手段。


勤观察者,中医是人文医学,来自大自然,经曰:人发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善总结,道者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之。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勤观察自然、社会……,善总结规律……,具备了这些明医成才必要素质,但才有大小。要成为比较有建树的明医大家,不仅要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还要在理论或临床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就要求需要比较深厚的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这才能达到学术上质的飞跃。此时拓宽见识、归纳总结就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素质了。所以说要成为高水平的名医大才,需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古人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提升、升华。唯有聚众人之智慧,立于前人之肩膀,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进步更快,从而在一定领域超越前人,引领他人。如古之明医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


爱好中医是驱动力,


是发动机,没有这个根本的动力,后面的一切都为零。读经典和做临床,是左右转动的两个车轮,跟名师与讲悟性,是催化剂。善总结,有新知,知必行是成大材的必要条件!

五味中医 名医 小程序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 END -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